伊沙克·迪萬
在過去二十年中,黎巴嫩一直依靠資本流入,其規(guī)模每年平均高達GDP的20%。由于高利率,存款(主要以美元計價)增長至黎巴嫩GDP的400%左右,其中大部分錢借給了國家,用以填補巨大的財政赤字。去年7月,現(xiàn)金賬戶赤字超過了GDP的25%,公共債務超過了GDP的150%。政府債券和央行存款分別達到了銀行資產的14%和55%,總主權風險暴露接近資產的70%。與此同時,2011年以來GDP增長卻接近于零。
去年年底,隨著大量取款導致擠兌,繼而資本流入戛然而止,“紙牌屋”轟然倒塌。今年年初,黎巴嫩陷入三重危機:國家和銀行都已破產,缺少流動性也無法借貸,而國家則面臨著巨大的外部赤字。
3月份,政府宣布無法履行償債義務。隨后,為避免主權債務違約,黎巴嫩政府與國際專家一起制定了經濟改革計劃,旨在加強經濟弱環(huán),包括降低公共債務、減少財政赤字、貶值黎巴嫩鎊等。政府還計劃銀行業(yè)重組——由銀行所有者和大儲戶承擔巨大損失(大約900億美元)的主要部分。
迄今為止,這些改革還沒有任何落實措施。黎巴嫩政府確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了100億美元,但協(xié)商無果。當局甚至沒有采取金融危機最基本的應對手段——資本管制。因為貨幣危機,2018年以來進口暴跌近一半。再加上信用枯竭和新冠疫情沖擊,許多企業(yè)都倒閉了。與此同時,GDP以兩位數的速度下滑,失業(yè)率飆升至30%以上,貧困率沖高至50%,中產階級大量消失,人才大量外流。
黎巴嫩有一套拜占庭式的宗派權力共享體系,經常因為爭論和腐敗而陷入癱瘓。政治精英明白,大量難民是國際談判中的有力籌碼,因此他們樂于靠外匯儲備過日子,同時等著坐收地緣政治租金。
更糟糕的是,黎巴嫩政治和經濟精英(這兩個群體重合度很高)可能故意將他們經濟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損失轉移到老百姓頭上。5月,黎巴嫩銀行協(xié)會提出了自己的經濟改革計劃,建議用國家資產避免對銀行的損害。換句話說,就是讓普通人承擔調整的負擔。
此外,中央銀行開足馬力印鈔,用通脹消滅黎巴嫩鎊資產的價值,提振外匯儲備。黎巴嫩鎊在短短九個月間貶值80%,6月同比通脹率更是達到90%。與此同時,美元計價銀行賬戶取款需要交納50%或以上的稅金,并按照官方匯率而不是平行匯率兌換。
這本質上是阿根廷“小畜欄”政策的翻版。2001年,阿根廷通過凍結存款的辦法阻止銀行擠兌,損失由中產階級承擔。這種方式在經濟上的代價十分高昂,吸收損失需要多年時間,在此期間,黎巴嫩將面臨資本流入緊缺、貨幣政策錨缺位以及貨幣和銀行體系信任不足。
到那時,黎巴嫩精英寄希望于國家已有足夠的財政空間,可以保證與國際債權人達成有利協(xié)議,讓他們得以反復攫取國家利益。這將導致黎巴嫩前景黯淡,精英們卻可以在這塊嚴重縮水的小蛋糕上占有更大的份額。
去年10月,受多年來壓抑的怒火驅使,黎巴嫩爆發(fā)了全國性示威??棺h者有序地分成多個團體,旨在改革黎巴嫩政治制度。
當然,黎巴嫩的宗派政治不會輕易結束,因為宗派政治誕生于恐慌和不安全。但當前危機已動搖了體制的合法性。即便是與伊朗結盟,到目前為止真主黨也在迅速失去鐵桿選民的支持。國際社會如果能夠堅定支持改革要求,將大有裨益。盡管這在短期內可能導致危機深化,但最終將迫使黎巴嫩實施真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