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普蘭店區(qū)城子坦中心小學,遼寧 大連 116200)
在我從事的低段語文教學中,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掌握預習方法是有一定的困難的。于是我每天利用一些時間,教一些課前預習的小方法。久而久之,大部分孩子可以掌握預習的方法。但是很快我就發(fā)現,有些孩子在最開始學習熱情高漲,很愿意進行預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堅持到最后的孩子真是少之又少。過后我去和他們談話,有的孩子認為“預習根本沒用,因為預習了老師第二天還是會講一遍”;還有的覺得預習太麻煩,預習會耽誤玩的時間,所以慢慢的就放棄了預習。經過反思,我發(fā)現不能堅持預習的孩子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只有讓孩子們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們愛上預習、找到科學有效的預習方法并堅持下來,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預習就好比學步車,想要學好語文,應先學會預習,如果孩子會預習了,那么就說明他能夠運用自身的已有經驗去對一個新的事物進行預先的了解,當他遇到不懂得地方時,他能夠主動思考,或者求助工具書。當孩子面對一篇新的課文時,他會有主動讀課文的欲望,有了這種欲望的驅使,孩子能夠更加認真地去研讀課文。當然,光讀讀課文時不能做到充分預習的。預習課文我們要做到多讀、多想以及多動筆。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可以在課文的重點地方圈一圈,畫一畫。這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讀課文的時候會遇到讀不準或者不認識的字,這時候我們可以查字典然后給字標上正確的讀音,這樣一來,孩子對這這個字的讀音就會有很深刻的印象。當遇到含義深的句子時,可以用熒光筆畫上。重點的字詞也可以加以圈畫。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圈出來并打上問號等。等孩子在課文上留下這些記號,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再格外加用心聽講。這就為孩子上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也打好了孩子課上注意力的定向基礎。當一個孩子能帶著他自己的問題上課時,他的求知欲望就會更強,同時也能變被動為主動。孩子就能慢慢的學會預習。
《百度漢語》中對預習的解釋是:“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币话銇碚f,初中以上的孩子能對課進行很好的預習,這是因為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他已經學會了怎樣預習。同時也說明孩子的自學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孩子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習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學科知識,更是他獲得課外知識的好機會。實際上就是孩子對新知識進行主動的挖掘和探索的過程。如果孩子不去主動實踐和探索,那他永遠也不能提高自學能力。反之,他一直主動對未知的領域進行發(fā)掘,這樣無形之中就提高了他的自學能力。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應該是邊讀書邊思考,在預習時他們將會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小孩子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自然就會對書中的新鮮事物產生興趣。好奇心就會帶著他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這時教師或家長能夠適當對孩子加以點撥和啟發(fā),他們就能夠將精力將投入到課外讀物和百科全書類的讀物中去。這樣一來,孩子學會預習的同時也增加了閱讀量。
如果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預習的習慣,那么他就會根據老師的教學規(guī)律。提前了解老師下一節(jié)課上課時要講授的主要內容及學習目標。如果孩子課前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地預習,然后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預習習慣。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問題,孩子可可以圈畫出來并且做上記號,然后通過查字典,查資料,來加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第二天老師講課的時候,進行側重的聽課,就會收獲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的內在動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對預習產生興趣。如果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發(fā)現好的預習筆記,要及時提出表揚,并在大家面前展示方便一起進步。另外還可以提前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并且給孩子留一些思考題讓他們回家查閱資料等。
既然我們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那么教師就應該讓孩子們明確預習的具體要求。可以明確提出,在初讀課文后,第一步要把自然段的序號標出來。第二步把課文中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圈畫出來認會。第三步要把不懂的字詞圈出來,然后查字典或看課下注釋解決。第四步應知道本課要掌握哪些詞句,每個自然段的段意。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帶著課后問題再讀讀課文,看看有什么新的理解。
孩子明確了具體的預習要求,還應掌握好的預習方法。例如查字典后出現很多意思怎樣去判斷,讀課文時什么時候出聲讀,什么時候默讀。怎樣圈點勾畫有疑問的地方,又怎樣給課文做批注。我認為一篇課文學生理解的是否透徹,能否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題,第一節(jié)的預習課很重要,所以我今后會更加注重預習課的教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傊A習在我們的學習中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對于孩子們來說,預習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
如果孩子能夠做到獨立、認真且有質量的預習,對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涯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因此,教師更應該加強孩子們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從多種角度調動他們對預習的熱情。當然,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也絕不是一朝一夕,雖然道阻且長,但是我愿意帶領著孩子們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