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通過大量來自德國SAL-AML登記處的真實數(shù)據(jù),研究了從確診到治療開始(TDT)的時間與預(yù)后之間的關(guān)系。所有注冊的非APL患者(2 263人)均接受了強化誘導(dǎo)治療,隨訪時間最短為12個月。
在單因素分析中,研究人員分析了每延遲一天治療的TDT對緩解、早期死亡和總生存(OS)的影響,分為TDT治療的0~5、6~10、11~15和>15天組。中位TDT為3天(IQR:2-7)。0~5、6~10、11~15和>15天組的未調(diào)整2年總體存活率分別為51%、48%、44%和50%(P=0.211)。在考慮已明確的預(yù)后因素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中,將TDT作為連續(xù)變量的風險比(HR)為1.00(P=0.617)。根據(jù)年齡(≤60歲vs. >60歲)和初始WBC計數(shù)(高vs. 低)進行分層分析時,各TDT組間的OS未見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本研究表明TDT與患者存活預(yù)后無關(guān)。(摘自:Bl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