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霞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東佃莊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小學作文課的任務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書面語言表達與運用的方法,并將其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習慣及寫作技巧。因此,作文課不能上成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說教課,也不能上成空洞的說理課,更不能上成熟讀條例要求為主的背誦課,否則,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課堂上產生厭學情緒,作文就無從下筆,從而害怕寫作文,不愿寫作文,難以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心中必須明白作文課同其它課程一樣,有它內在的必然規(guī)律,只有循規(guī)索法,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寓教學與情景之中,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學習,才能把作文教學徹底落到實處。怎樣通過作文課堂使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呢?教師可以進行以下途徑的嘗試:
上好一堂作文課,教師必須做到有的放矢,在設計課時,教者必須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即教者必須了解,本班學生有什么樣的寫作能力,寫作心理,寫作興趣;存在哪些突出問題;有哪些困難等,依次對學生情況進行分析、歸類,明確用哪種“妙藥”可使“患者”藥到病除——這就是備學生。另外,在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整體性作文教學的同時,教師不一定按課本導行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可根據需要自行調整,設計教學內容,選取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組成教材,這樣的內容既具體生動又和實際密切聯系,學生的興趣很濃,覺得有話可說,有內容可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學生實際,在確定好教材內容的同時,教者必須潛心探索教法。這和我們做任何事情一樣,如果沒有恰到好處的方法,肯定會事與愿違。因此趣味教學、情景教學、現場教學、演示教學等都是可取的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一把好鑰匙,它猶如磁鐵一樣,使課堂教學產生吸引力,作文課有無興趣,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趣味性應貫穿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在作文課上,只有將平時在生活中觀察積累的素材進行整理、篩選、合理運用,才有內容可寫。因此,在課堂上,根據習作的范圍、采用不同的方式,上出特色。寫作之前,教者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欲望,可根據作文要求,從不同范圍交流,如親自看到的自然景色,自己喜歡的動物,親身經歷過的事,自己的奇思妙想,文章的讀后感受等。然后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說清楚,讓別人聽明白。孩子們通過小組交流,大家興趣很高,議論紛紛,每個人都覺得有話可說,爭著搶著發(fā)言,這時,教者再作以適當指導,讓學生選擇自己生活中那些積極的、有趣味的,能表現人物真、善、美的事例進行寫作練習。這樣,在作文教學中,既規(guī)范了學生的道德行為,又能培養(yǎng)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在學生熱火朝天的交流過后,教者趁熱打鐵,教學生運用提綱挈領,掌握合理安排材料的方法。再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這樣,學生覺得有內容可寫,從心理上消除了恐懼感,為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創(chuàng)造了條件。
當學生對寫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認知選擇能力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在寫作時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教學中,我喜歡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某種境界,以便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讓他們先說出來,然后動筆寫下來。
生活中的事物豐富多彩、美不勝收,往往事物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時培養(yǎng)學生即興留心觀察,用心思考,隨時記錄的好習慣。不斷探索事物的奧秘,認識事物間的聯系。
不能認為一兩節(jié)作文課就能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其實,觀察能力的提高,表達情感的訓練,文字敘述的技巧,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多數是在課堂以外的生活天地中進行的。因此,課后通過各種渠道指導學生的習作行為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把習作后的檢查、交流和展示落到實處,才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同樣的范圍要求,有的同學可能長篇大作。有個別同學也許還是寸步難行,這就要求教者必須用合理的方法檢查或側面了解 ,弄清原因所在,適時加以指點,讓學生把說過的內容寫出來,哪怕只有一個通順的句子,也要加以表揚,樹立他寫作的信心,做到人人都能寫出心里話。
修改能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tài)度。所以,每寫完一篇作文,我就讓他們用學過的修改符號進行修改。要求不要太高,讓他們先改正文中的錯別字及有明顯錯誤的詞語,再改正句子,使語句通順,讓別人能明白你話里的含義,然后改正句子中與事實明顯不符合的地方。最后再讓同學們互相讀習作,達到交流的目的,與他人分享寫作的快樂。
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因此,利用一定的時間,展開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在競賽中去“比、學、趕、幫、超”,使學生提高習作水平。
例如,在相同的時間里,針對同一題目,比寫作內容,比遣詞造句能力,比修辭手法,比情感的表達等,從各個方面去看,比出每位孩子的閃光點,這樣既肯定了自己的成績,又學習了他人的長處,使學生的作文興趣越來越濃了。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的途徑是多寫多練。每學期的課內習作,能使學生練得卓有成效。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注意學校、家庭、社會相互聯系、緊密配合、形成教育網絡,讓學生把隨時看到的事物盡快記下來,再把自己的作品讀給家長聽,讀給熟人聽,使學生不斷從各個方面得到實踐的機會,大膽嘗試,得到更多人的指導和鼓勵,長此以往必將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寫作能力和技巧方面也會大有收獲。
總之,作文教學方法很多,進行作文前的指導,著重在于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與思路的開拓。至于寫什么內容,怎樣寫,則應該由學生自己定。教師只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求實創(chuàng)新,尋找樂趣,就一定能收到實效,多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