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zhì)生活相對貧瘠的時代,瓜果梨棗裝點了人們的往常歲月,特別是兒童,一些甜蜜的童年記憶都跟這些有關(guān)。如今人們吃瓜,除了滿足味覺享受,大都與養(yǎng)生保健有關(guān)。瓜果梨棗,瓜為先,因為瓜在飲食中的意義非凡。
西瓜,又稱寒瓜、夏瓜,清涼甘甜,爽口清心,素有“夏季瓜果之王”美譽。西瓜味甘、性寒,歸心、胃、膀胱經(jīng),有清熱解暑、解煩止渴、利尿之功效,用于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淋痛等癥。入伏以后,西瓜便成了人們的最愛。關(guān)于西瓜,人們常好奇它的身份,有人對它是水果還是蔬菜的問題模棱兩可,其實西瓜亦果亦菜,里面紅紅的瓜瓤呈現(xiàn)的是水果般的美味,外面白白的西瓜皮可以做菜。夏日季節(jié),常喜歡光顧西瓜攤,喜歡看瓜主“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形象表現(xiàn),也喜歡讓瓜主掂量選好一個西瓜,拿回家洗凈,或放冰箱、井中冰鎮(zhèn)或者直接切開來吃。最愛看人們享受西瓜時的吃相:拋開熱燥天氣里的漫不經(jīng)心,集中精神、一氣呵成,暢快淋漓地享受西瓜紅紅的蜜汁兒,人們那種眉眼舒展、心滿意足的情態(tài)是夏日季節(jié)里最美的寫意。
毫無疑問,西瓜是夏天人們消暑解渴的佳品。清代大學(xué)士紀(jì)曉嵐對西瓜情有獨鐘,他在《詠西瓜》中極力稱贊西瓜的妙處:“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顧渚茶?!?/p>
說完西瓜說東瓜。東瓜,亦稱冬瓜、枕瓜、濮瓜、白瓜,冬瓜果肉雖不稱為藥材,但藥用功效不亞于冬瓜皮。冬瓜味甘、性寒,歸肺、小腸經(jīng),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水腫、痰喘、暑熱、痔瘡等癥。冬瓜含鈉量較低,對動脈硬化癥、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壓、腎炎、水腫膨脹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載冬瓜“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
冬瓜可是女性朋友們減肥美容的佳蔬,嫩嫩的冬瓜完全可以按照人們的創(chuàng)意演繹豐富的菜品,如冬瓜烤鴨湯、冬瓜蜆子湯、蝦米燴冬瓜均清鮮無比,冬瓜餅和冬瓜餃子也如意爽口、美味獨特。
再說說南瓜。南瓜,又稱番瓜、窩瓜,亦菜亦飯,熬煮一小鍋黃橙橙的南瓜粥,顏色鮮亮,養(yǎng)眼提神。南瓜餅更是甜糯可口,老少皆宜。南瓜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功效。據(jù)《滇南本草》記載,南瓜性溫,味甘,無毒,歸脾、胃二經(jīng),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qū)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便秘,并有利尿、美容、降糖、止渴等作用,還能化結(jié)石、防治動脈硬化與胃黏膜潰瘍,真的不能輕看。此外,南瓜全株各部皆可藥用,種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濕、驅(qū)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
瓜世界豐富多彩,按東西南北分,有了西瓜、東瓜和南瓜,還有北瓜。北瓜,即西葫蘆,別名茭瓜、小瓜、番瓜、角瓜、荀瓜、玉瓜等,味甘性寒,歸脾、胃經(jīng)。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jié)等功效。醫(yī)學(xué)經(jīng)典《海上名方》記載北瓜“補中益氣,調(diào)理腸胃”。可用于補脾益胃、益力氣、治腳氣,有益于脾虛食積、癰疽瘡瘍、無名腫毒等的食療去疾康復(fù)。北瓜因含有豐富的鉀等礦物質(zhì)及多種維生素,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北瓜原產(chǎn)印度,我國南、北方均有種植,可生吃、涼拌、熟炒、作餡等隨意烹制,最近吃了一道芥末北瓜炒肉絲,沖勁十足,完全顛覆了北瓜菜品曾經(jīng)的親和,我對它可謂一見鐘情,倒也十分地喜愛這樣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