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萍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彼未K軾喜食荔枝,他的《惠州一絕》膾炙人口。這次福州之行,我就吃到了酷似荔枝的美肴荔枝肉。
一周前我到福建莆田出差,當?shù)嘏笥寻⒊烧埼页酝盹?。他把我?guī)У揭患液苡刑厣牟宛^,入座后熱情地說:“我們福州有道傳統(tǒng)名菜,不但美味可口,還能開胃消食,你一定沒吃過,今晚我請你吃?!?/p>
過了一會兒,服務員把美食端了上來,一股濃郁的肉香混合著荸薺的清香,直往鼻子里鉆。我睜大眼睛一瞧,只見白凈的盤子內,盛著外形跟荔枝極為相似的肉團和切成塊的荸薺。那肉團的表皮布滿龜殼般的裂紋,上面裹著一層晶瑩剔透的朱紅芡汁,色彩艷麗,美如圖畫,極具視覺沖擊力。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肉團送進嘴里,只咬一口,美味立即在舌尖爆炸,那酸酸甜甜、油而不膩、外脆內滑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我頓時胃口大開,食欲大振。
吃完一個肉團,我問阿成這是什么菜,阿成賣了個關子,笑著問道:“莆田什么最多?”“莆田又名‘荔城’,當然是荔枝了。”我不假思索地答道。突然腦中靈光一閃:“難道這是著名的‘荔枝肉’ ?”阿成笑著點了點頭。
十幾年前,父親曾去過福州一次,回來后意猶未盡地跟我們講起他在福州吃的荔枝肉,說荔枝肉看上去像帶殼的荔枝,吃起來酸甜脆嫩,這是他這一生中吃過的頂級美味。沒想到多年后,我也品嘗到父親當年吃過的美食。這樣想著,我又夾了一塊荔枝肉,慢慢品嘗。荔枝肉里雖然沒有荔枝,但它的味道比荔枝還美呢。阿成喝了一口飲料,放下筷子,娓娓向我講述荔枝肉的來歷。
相傳唐玄宗有一位來自福州的梅妃。梅妃生于盛產荔枝之地,離開家鄉(xiāng)后,非常思念家鄉(xiāng)之物,以致茶飯不思,日漸消瘦。梅妃離家赴長安時,帶了家中的廚子。這名廚子為了幫梅妃解除思鄉(xiāng)之苦,經過一番思索和試驗,研制出荔枝肉,梅妃一嘗果然喜歡。后來,廚師回到家鄉(xiāng),把荔枝肉做給鄉(xiāng)親們吃,鄉(xiāng)親們吃后都嘖嘖稱贊好吃,于是這道菜便流傳開來。
荔枝肉深得我心,我自然要知道它的做法。師傅告訴我,把豬瘦肉切成荔枝大小的十字花刀,然后放入熱水中氽燙,撈出裝碗。荸薺去皮洗凈,切塊。將荸薺倒入裝有瘦肉的碗中,加紅糟汁、鹽拌勻,再加蛋清和淀粉攪拌均勻。將肉片收緊口,用竹簽串成荔枝狀,即成荔枝肉。裹上淀粉。鍋注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荸薺微炸,撈出裝盤。逐個將荔枝肉放入油鍋,炸熟后撈出,稍晾涼后再逐個取下竹簽。鍋留底油,入蔥白、蒜末爆香,加白醋、紅糟汁、番茄汁、白糖拌勻,再加水淀粉調成稠汁,倒入荸薺和荔枝肉拌炒勻即可出鍋。
荔枝肉配荸薺,不但營養(yǎng)豐富,開胃消食,也是福州人智慧的體現(xiàn)。這次福州之行,時間雖不長,但福州朋友的熱情好客和美味的荔枝肉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