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龍
時空頌
這個深秋
不時收到各種秋景的照片
秋高氣爽的日子
土地中賦形的色澤
總會在一夜之間冒出
這個深秋
我忙于收獲,也忙于憧憬未來
在某個雪后的早晨
我把圖庫里的照片一一整理
那些金黃,那些嫣紅
令人心碎
窗口
從老村移植而來的櫸樹
面帶羞澀,雪
會讓它白頭
而它落下的最后幾枚紅葉
會深藏在一場浩瀚中
不帶一絲蕭瑟
落日之詩
在巴帝亞乘坐摩托艇出海
駕馭著水上飛傘罩住了
白云悠悠下印度洋的落日
也在馬來西亞的海邊泳池中
捥起太平洋的落日
潑灑在全身,放出金黃
在阿爾卑斯山登頂雪峰
握起整把整把的白雪
用心擦洗落在腳邊的夕陽
卻在座西偏東北的莫斯科紅場
霜冷冬晨,錯把朝陽當成夕陽
接風的弟兄摸了我的額頭
感知一下我是否發(fā)燒
帶著半酣說
能見之物,終歸有限
當你走遍世界時,會不會
又把夕陽
比擬成朝霞
庚子清明記
疫情踩住了生活的剎車
鎖不住的春風,掠過車窗
徐徐打開了清新靈動的冊頁
讓你明白一棵樟樹,為什么
不假春風而落下的紅葉
同樣,那塊油菜花的金黃
恣意呈現(xiàn)又無限延伸
是否只是為了對得起
昨夜一場瀝瀝而來的春雨
春分過后的白晝
護持著計算晝長夜短的繩尺
昨夜里的雨中,一定落下了什么
不然誰會舉著巨剪,整理
綁扎出一把無型的刷子
等著去打掃
清明,一個干靜的詞匯
花開花落
——那些白色的梨花
——那些紅色的海棠
在這庚子年的春天,繼續(xù)著
周而復始的更替
只是轟鳴雷聲昨晚越墻
閃電,劃亮那片靜寂的泥土
有所思
那群羽翼光澤明亮的大鳥
飛翔在離地幾尺的地面
在石板般沉重的天空下
無法飛得更高
它們盤旋著緩慢而沉重
偶爾,其中的一只
會獨自離開,貼向地面
仿佛與大地合而為一
再以相同厚重的方式遠離
永無止境,飛向遠方
在初始的天際處成為一個小黑點
似在視野的盡頭尋找
——那是庚子春,靜讀《鼠疫》
摘記的讀書筆記
雨 后
時入申時,對面的味優(yōu)美食
飄逸出的奶茶香味
總能讓讀詩的人抬頭
高腳的不銹鋼座椅上
一個優(yōu)美的身影準時出現(xiàn)
喝了口奶茶后,雙眸
側視了一下遠方
時空集聚,又播撒出一些事物
西斜的陽光投射在格子絨大衣上
黃色,在一個雨后的下午明媚
低頭,回到詩集
一行關于玫瑰花的詩
正好映入眼簾
謁王鏊墓
堪輿師秉承皇恩
在梁家山不停地俯察
如今,墓地卻長出一棵棵
粗壯茂盛的枇杷樹
不遠處,主宰果院的果農
攀爬在樹梢
一些弱小、多余,病變的果實
被摘除、被丟棄——
接過煙的他,不停地講述
一個家族曾經的榮耀以及盜墓者的瘋狂
他如數(shù)家珍
如同說起幾個月后采摘時的豐收與喜悅
面對摘下的整筐青果
我和詩友葉梓,伏坐石級
像一對守墓的石甬
青澀、微苦中,被時間的格盤
緩慢地校準著內心的方向
拔節(jié)的花朵
寒冬已逝,微風拂來
不經意的一瞥里
一枝柏油路邊的蠶豆花拔節(jié)開放
紫色的花瓣靜如彩蝶
如此瘦弱從不逞強
卻長有飛舞的翅膀
頂端,幾片豆葉如手
捧著一個卷如喇叭的豆耳朵
我俯身
竟然看見一個長不大的自己
逃離漫長冬天寒冷的夢魘
正用微小的童心
舉起一個小小的號角
吹奏那個重復的音符
很遠很遠的湖面上
傳回過來了回聲
帶有遠古的鑼鼓聲
撞向身后的高樓
如飛行中產生的音障
變異,共振轟嗚
初夏,一只烏鶇
面對晨光
星辰也有難言之隱
微白的天際,并未
顯示陰影中固有的真理
一個墨色瓷瓶
隱惹在高壓線上
烏鶇,黑暗中的鳴吟
清脆雄辯,空氣顫抖
它沒有把控電流的方向
相反
如一個早起的光影練習者
腳,踏著鋼絲電纜
暗夜洗劫的一切開始凸現(xiàn)
黎明正在來臨
梢頭的樹葉己有微動姿態(tài)
與風吹河面,印證著
一些事物從未睡去
晝與夜的平衡世界
在一只烏鶇鳥的啼鳴中
如老先生的宣卷文本
在驚堂木敲擊中
又一次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