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時間觀”
還記得2019年新年賀詞一開頭,習近平就引了一句古語:“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睍r光一去不再回,每一寸光陰都很寶貴。習近平的“時間觀”首先是“惜時”——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早在2004年1月,還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就寫過一篇文章《珍惜在位時》。他寫道:“一個領(lǐng)導干部,在位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一個地方工作的時間更有限。我們每一個領(lǐng)導干部都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時間,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014年2月,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發(fā)表了對“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感慨,2019年3月,習近平訪問意大利時曾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2020年,戰(zhàn)“疫”期間,社會生活按下“暫停鍵”,治國理政按下的卻是“快進鍵”。為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史無前例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召開。截至5月14日,習近平13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這期間,習近平6次到地方考察,49次同各國政要通電話,最頻繁時1天就與3個國家首腦通了電話。
3月6日,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說:“今年年初,我就考慮結(jié)合到外地考察,把有關(guān)地方特別是還沒有摘帽的貧困縣所有負責同志都請到一起開個會,研究決戰(zhàn)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也考慮過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開,但又覺得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實現(xiàn)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難度,必須盡早再動員、再部署。”
1月23日,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習近平說了這樣一段話:“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近代以后,中華民族被各種內(nèi)憂外患耽誤的時間太久了,因此中國人民始終有著超乎尋常的緊迫感、時代感?!?/p>
(摘編自“新華網(wǎng)”2020年5月15日)
多維解讀
1.竭盡全力趕上時間。時間的車輪前進得非??欤瑥牟粫檎l停歇。要想完成每一項既定計劃,就要竭盡全力地趕上時間流逝的速度,這樣才不至于在時間的洪流中亂了陣腳、失了分寸。
2.拼盡全力超越時間。人的一生有無數(shù)規(guī)劃與夢想,如果一味地縱容時間走在我們的前面,卻不去設(shè)想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就很可能導致“事倍功半”的效果,乃至更大損失。習近平主席面對疫情,及時對扶貧地方規(guī)劃進行部署改變,積極開展落實,這啟發(fā)我們,要竭盡全力超越時間,預知風險,為自己的夢想打造更大的空間。
3.用盡全力創(chuàng)造時間。習近平主席忙碌地召開工作會議,多次到地方進行實際考察,對疫情、扶貧等進行反復商討,把爭取出的時間高效利用,這既是作為領(lǐng)導的有效時間管理,也是對百姓民眾的負責??梢?,我們在對夢想、目標進行規(guī)劃時,要時刻把握時間、珍惜時間,然后進行新的計劃實施。如此,方有更高成就。
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在《海波里昂》中說:“時間是什么?是日晷上的投影,是鐘鳴,是沙漏,是日日夜夜,是春夏秋冬,是月,是年,是世紀——這些都只是時間的公斷而可見的標志和尺度,不是時間本身。時間是人的生命?!睍r間是人最大的成本,也是每個人的資本和財富。
珍惜時間,亦是珍惜生命;聆聽時間的聲音,亦是感悟生命的足跡。
心靈驛站
時間即生命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表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jīng)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墻上掛著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歷,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因為時間即生命。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么事,學一點什么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費光陰。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積極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時間。
我自己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一個人。我不打麻將;我不經(jīng)常地聽戲、看電影,幾年中難得一次;我不長時間看電視,通常只看半個小時;我也不串門子閑聊天。有人問我:“那么你大部分時間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發(fā)現(xiàn),除了職務上的必須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動之外,我的時間大部分都浪費了。我應該集中精力,讀我所未讀過的書;我應該利用所有時間,寫我所要寫的東西,但是我沒能這樣做。我的好多的時間都糊里糊涂地混過去了?!吧賶巡慌?,老大徒傷悲?!崩?,我翻譯莎士比亞,本來計劃于課余之暇每年翻譯兩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懶。翻譯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為活得相當長久,十分驚險。翻譯完成之后,雖然仍有工作計劃,但體力漸衰,有力不從心之感。假使年輕的時候鞭策自己,如今當有較好或較多的表現(xiàn)。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為一個中國人,經(jīng)書不可不讀。我年過三十才知道讀書自修的重要。我披閱,我圈點,但是恒心不足,時作時輟。“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蔽胰缃衲赀^八十,還沒有接觸過易經(jīng),說來慚愧。史書也很重要。我出國留學的時候,我父親買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滿了我的行篋的一半空間。我在外國混了幾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帶回來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氣讀了《通鑒》一遍?,F(xiàn)在,我要讀的書太多,深感時間有限。
無論做什么事,健康的身體是基本條件。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所謂“強迫運動”。我踢破過幾雙球鞋,打斷過幾只球拍,因此僥幸維持下來最低限度的體力。老來打過幾年太極拳,目前則以散步活動筋骨而已。寄語年輕朋友:千萬要持之以恒地從事運動。這不是嬉戲,不是浪費時間。健康的身體是做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錢。
(作者梁實秋,選自《雅舍小品》)
賞析
生命看似漫長,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倏忽一瞬。
作者就此提出觀點:珍愛生命,就要學會珍惜時間。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翻譯莎士比亞著作,本來計劃于課余之暇每年翻譯兩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作者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懶,說明只有多讀書,且持之以恒地學習、運動,才會擁有一個健康、有意義的人生。
成語小解
白駒過隙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p>
【釋義】如同白色的馬在縫隙前飛馳而過,轉(zhuǎn)眼就不見了。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造句】時光如白駒過隙,生命卻不需要太多的回憶。
彈指之間
【出處】唐·司空圖《偶書之四》:“平生多少事,彈指一時休?!?/p>
【釋義】彈指:按佛經(jīng)說法,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比喻時間極短暫。
【造句】人生如夢,彈指之間已過數(shù)年。
征集令
最短的是時間,它轉(zhuǎn)瞬即逝;最長的也是時間,它永恒無盡。時間會洗滌一切,讓山巔變塵埃,青絲成白發(fā)。請以“時間”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來信請寄“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或投至“czb.zwz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