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磊,郝淑芳,張 鋒,王 歡,高 釗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形成斑塊,從而引起管腔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一類缺血、缺氧性疾病[1]。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并有逐年增高、年輕化的趨勢[2]。目前,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仍不甚明確,其中炎癥反應、氧化應激、血管免疫功能障礙等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有一定關系[3]。穩(wěn)定型心絞痛(SAP)是冠心病的一種較輕且較常見的類型,其后期的發(fā)展轉(zhuǎn)歸與早期的干預措施緊密相關。因此,早期識別及干預SAP的高危因素對改善病人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甘氨酸是由絲氨酸、蘇氨酸和羥脯氨酸等通過肝、腎等代謝合成,研究發(fā)現(xiàn)甘氨酸通過抗炎、抗氧化應激等作用發(fā)揮心血管保護作用[4]。但目前關于血漿甘氨酸水平與SAP關系的研究較少。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在2008年的年會上首次公布了心臟外科與介入治療狹窄冠狀動脈研究(SYNTAX),提出用SYNTAX積分評估冠狀動脈病變的復雜程度[5]。本研究探討血漿甘氨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就診且明確診斷為SAP的病人312例為SAP組,其中男209例,女103例;年齡43~88(56.74±10.40)歲;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的80名無心臟病史的健康者為對照組,其中男54名,女26名;年齡43~86(56.06±12.73)歲。納入標準:①SAP 的診斷符合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指南[5]中的診斷依據(jù)(典型心肌缺血所致心絞痛,由運動等誘發(fā),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 min內(nèi)可緩解,心電圖可出現(xiàn)ST段壓低);②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冠狀動脈心外膜直徑狹窄≥50%;③根據(jù)上述治療指南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排除標準:①現(xiàn)患或既往患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臟疾病者;②合并急性或慢性感染、肝腎功能障礙性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者;③近期接受過可能影響血漿甘氨酸水平治療者。本研究經(jīng)西安國際醫(yī)學中心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實驗室指標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入院次日采集空腹8 h后的外周靜脈血5 mL,置于真空抗凝管內(nèi),于1 h內(nèi)離心并分離血漿,存放于-80 ℃冰箱保存待用。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甘氨酸含量。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測定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肌酐(SCr)、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1.2.2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及SYNTAX積分分析 SAP組病人完善術前相關檢查,檢查無冠狀動脈造影禁忌證后行冠狀動脈造影,主要檢查病人冠狀動脈主干及任何分支血管狹窄情況。應用SYNTAX積分系統(tǒng),由兩位高年資、經(jīng)驗豐富的心內(nèi)科介入醫(yī)師來對各SAP病人的冠狀動脈病變情況進行分析,并計算SYNTAX積分,依據(jù)SYNTAX積分高低,將SAP組病人分為低SYNTAX積分組(<22分)、中SYNTAX積分組(22~32分)、高SYNTAX積分組(>32分)[6]。
2.1 SAP組與對照組臨床資料比較 SAP組與對照組年齡、性別、體質(zhì)指數(shù)(BMI)、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AP組甘氨酸、H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cy、TC、TG、LDL-C、hs-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SAP組與對照組臨床資料比較
2.2 不同SYNTAX積分SAP病人臨床資料比較 低SYNTAX積分組117例,中SYNTAX積分組102例,高SYNTAX積分組93例。3組間性別、年齡、BMI、糖尿病、高血壓、吸煙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SYNTAX積分組甘氨酸、HDL-C水平低于中、低SYNTAX積分組(P<0.05),且中SYNTAX積分組甘氨酸低于低SYNTAX積分組(P<0.05);中、高SYNTAX積分組Hcy、hs-CRP水平及SYNTAX積分高于低SYNTAX積分組(P<0.05),且高SYNTAX積分組Hcy、hs-CRP水平及SYNTAX積分高于中SYNTAX積分組(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SYNTAX積分SAP病人臨床資料比較
(續(xù)表)
2.3 Logistic回歸分析SAP的影響因素 將SYNTAX積分結合臨床資料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指標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均值為界將計量資料轉(zhuǎn)換為二分類變量,以SAP診斷結果作為應變量(發(fā)生SAP=1,未發(fā)生SAP=0),SYNTAX積分、年齡、HDL-C、LDL-C、hs-CRP、Hcy、TC、TG、甘氨酸水平為協(xié)變量,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為分類協(xié)變量,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SYNTAX積分、TG、hs-CRP、Hcy是SAP的危險因素,而甘氨酸則是SAP的保護因素(P<0.05)。詳見表3。
表3 SAP影響因素自變量賦值及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4 甘氨酸與SYNTAX積分的關系 以年齡、糖尿病史、高血壓病史、hs-CRP、HDL-C、LDL-C、Hcy、甘氨酸為自變量,SYNTAX積分為應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s-CRP、Hcy、甘氨酸與SYNTAX積分獨立相關。詳見表4。進一步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甘氨酸是中、高SYNTAX積分的獨立預測因素[回歸系數(shù)=-0.037,OR=0.720,95%CI(0.812,0.903),P<0.05]。
表4 SYNTAX積分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冠心病已成為全球死亡的主要危險性疾病之一,常因冠狀動脈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或壞死,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常由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浸潤介導而成,因此,炎癥反應被認為是冠心病的重要機制[7]。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常常用超聲、冠狀動脈造影及SYNTAX積分來判斷[8]。其中SYNTAX積分自2008年公布以來,一直用作冠狀動脈病變復查的一項指標,且長期作為預測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9]。甘氨酸是人體一種廣泛參與代謝途徑的非必需氨基酸,是哺乳動物和其他動物的主要氨基酸。多項研究表明,甘氨酸在抗炎、代謝調(diào)節(jié)、抗氧化反應和神經(jīng)功能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甘氨酸可降低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表達[4,10-11]。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漿甘氨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SAP組血漿TC、TG、LDL-C、Hcy、hs-CRP均高于對照組,HDL-C低于對照組,提示SAP病人體內(nèi)存在明顯的炎癥反應,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SYNTAX積分越高SAP病人炎癥反應越強烈。SAP組甘氨酸水平低于對照組,且SAP病人SYNTAX積分越高,甘氨酸水平越低,這與國內(nèi)外的大多觀點基本一致[12-13]。甘氨酸通過甘氨酸-N-甲基轉(zhuǎn)移酶調(diào)控載脂蛋白B(ApoB)的mRNA水平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形成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甘氨酸水平降低導致ApoB、VLDL水平升高,并促進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誘導泡沫細胞在動脈壁沉積,使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的炎癥反應增加[12]。本研究進一步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SYNTAX積分、TG、Hcy、hs-CRP是SAP的危險因素,而甘氨酸是SAP的保護因素。甘氨酸在心血管方面的保護作用,可能主要通過抗炎、抗氧化應激作用來實現(xiàn)的[14],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①通過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P38-絲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磷酸化活性,從而使細胞間黏附分子-1表達降低,進而降低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炎癥反應,同時抑制心肌細胞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凋亡,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15];②通過蛋白激酶β2途徑抑制線粒體激活,從而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進行保護[16-17];③通過增加細胞內(nèi)谷胱甘肽的含量,從而減弱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18];④通過減少TC、TG在肝臟的逆向轉(zhuǎn)運及減輕肝臟的炎癥反應,從而延緩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19];⑤通過降低Hcy的含量,從而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對血管起到保護作用[20-21]。本研究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提示,甘氨酸與SYNTAX積分獨立相關,SYNTAX積分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甘氨酸是中、高SYNTAX積分的獨立預測因素,提示甘氨酸可以成為SAP病人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程度的潛在預測指標。
綜上所述,血漿甘氨酸、SYNTAX積分是SAP的影響因素,甘氨酸與SYNTAX積分密切相關,可以成為SAP病人冠狀動脈狹窄嚴重程度的潛在預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