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白,馮汝麗,曲信彥,匡 武,高 群,林 謙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由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死率的特點[1],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早發(fā)家族史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2]。家族史這類遺傳因素在中醫(yī)理論中多歸于先天稟賦的范疇?!端貑枴毭握摗诽岢觥叭艘蕴斓刂畾馍臅r之法成”的觀點,認為人類先天稟賦的形成與出生的時間、氣候特點、地理特征等密切相關。五運六氣學說即是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將時間、氣候、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等相統(tǒng)籌,闡釋其中規(guī)律的動態(tài)理論。本研究以五運六氣學說為依據(jù),通過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時的五運、六氣及運氣相合特點,探索其五運六氣稟賦特點,以期為中醫(yī)藥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新思路。
1.1 資料來源 由電子病歷系統(tǒng)收集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2009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全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采集病歷號、性別、出生年月日、西醫(yī)診斷等信息。多次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只記錄1次。最后篩選出符合標準的病例共500例。應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
1.2 資料處理
1.2.1 出生日期的干支轉(zhuǎn)化 參照萬年歷,將出生年月轉(zhuǎn)化為干支紀年、紀月的形式。
1.2.2 五運
1.2.2.1 歲運 根據(jù)年的天干推算五運,即歲運。甲年、己年,土運統(tǒng)之;乙年、庚年,金運統(tǒng)之;丙年、辛年,水運統(tǒng)之;丁年、壬年,木運統(tǒng)之;戊年、癸年,火運統(tǒng)之。其中,奇數(shù)年屬陽,為歲運太過之年;偶數(shù)年屬陰,為歲運不及之年。五運六氣交接時間為大寒,如出生在公歷1月之后,大寒之前,按五運六氣推算應將其歸于上一年。
1.2.2.2 重組歲運 遵《素問·氣交變大論篇》之旨,重新啟用一種歲運組合模式,即將相克歲運組合,如火運太過之年與金運不及之年,因其均表現(xiàn)為炎火之象,故列為一組,十天干依次重組,共成5組。
1.2.3 六氣
1.2.3.1 司天在泉的推算 根據(jù)年的地支劃分六氣,據(jù)此推算司天與在泉。其對應關系是:子年和午年對應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丑年和未年對應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寅年和申年對應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卯年和酉年對應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辰年和戌年對應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巳年和亥年對應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1.2.3.2 主氣的推算[3-5]每年的主氣固定不變:初之氣對應厥陰風木,從大寒至春分;二之氣對應少陰君火,從春分至小滿;三之氣對應少陽相火,從小滿至大暑;四之氣對應太陰濕土,從大暑至秋分;五之氣對應陽明燥金,從秋分至小雪;六之氣對應太陽寒水,從小雪至大寒。
1.2.3.3 客氣的推算 客氣的三之氣與本年的司天之氣一致,六之氣與本年的在泉之氣一致,其輪替順序與主氣一致。
1.2.4 運氣相合 運氣相合是以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統(tǒng)籌一年五運與六氣情況的研究方法,包括運氣同化、運氣異化及平氣之年[6]。運氣同化,即五運與六氣同類化合,包括天符年、歲會年、太乙天符年、同天符年和同歲會年。運氣異化主要有運盛氣衰和氣盛運衰兩種形式,其中運克氣為不和;運生氣為小逆;歲運太過之年,氣生運,為順化;歲運不及之年,氣克運,為天刑。平氣之年分正平氣年、次平氣年和偽平氣年[7],此處只統(tǒng)計真正意義上的平氣之年,即前兩者,后文所提平氣之年特指正平氣年和次平氣年。
參考既往學者對于運氣相合的研究方法[8],將上述情況分為4組:天符組(天符、同天符和太乙天符)、歲會組(歲會、同歲會)、不和組(小逆、不和、天刑)、平氣組(順化、平氣年)。其中,天符組與不和組多為氣候變化劇烈之年,歲會組和平氣組氣候變化相對緩和,基于天人相應的原理,其對當年出生人的先天稟賦亦有重要影響。觀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在不同歲運、主氣、客氣、司天、在泉、運氣相合等的分布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Excel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的天干、歲運分布情況
2.1.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的天干分布情況 本組500例,天干分布:丁年(63例)>戊年(61例)>甲年(57例)>己年(55例)>乙年(53例)>壬年(48例)>庚年(43例)=辛年(43例)>癸年(41例)>丙年(36例),丁年人數(shù)最多,丙年最少。天干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711,P=0.053)。詳見圖1。
2.1.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歲運分布情況 本組500例,土運(112例)>木運(111例)>火運(102例)>金運(96例)>水運(79例),出生在土運年的人數(shù)最多,出生在水運年的人數(shù)最少。歲運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9.075,P=0.059)。詳見圖2。
圖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歲運分布
2.1.3 出生年份重組歲運分布情況 火運太過、金運不及(114例)>金運太過、木運不及(106例)>木運太過、土運不及(103例)>土運太過、水運不及(100例)>水運太過、火運不及(77例),出生年份屬火運太過、金運不及者最多,水運太過、火運不及者最少。重組歲運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625,P=0.047)。詳見圖3。
圖3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重組歲運分布圖
2.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出生月份的地支分布情況
2.2.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地支分布情況 亥(65例)>酉(52例)>寅(47例)>辰(45例)>午(44例)=戌(44例)>巳(41例)>卯(36例)>申(34例)>未(33例)>子(31例)>丑(28例),亥年出生人數(shù)最多,丑年最少。出生年份地支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0.598,P=0.001)。詳見圖4。
圖4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地支分布
2.2.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月份地支分布情況 戌(53例)>子(49例)>卯(47例)>申(45例)>午(44例)=亥(44例)>寅(41例)>酉(40例)>丑(39例)=未(39例)>辰(33例)>巳(26例),戌月(寒露到立冬前1 d)出生人數(shù)最多,巳月(立夏到芒種前一天)最少。出生月份地支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941,P=0.185)。詳見圖5。
圖5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月份地支分布
2.3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的六氣分布情況
2.3.1 司天之氣-在泉之氣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對應司天之氣-在泉之氣的分布情況:厥陰風木-少陽相火(106例)>太陽寒水-太陰濕土(89例)>陽明燥金-少陰君火(88例)>少陽相火-厥陰風木(81例)>少陰君火-陽明燥金(75例)>太陰濕土-太陽寒水(61例),司天-在泉為厥陰風木-少陽相火的病人人數(shù)最多,太陰濕土-太陽寒水者最少。出生日期對應司天之氣-在泉之氣的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435,P=0.006)。詳見圖6。
圖6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司天-在泉之氣分布
2.3.2 主氣、客氣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對應的主氣分布情況:太陽寒水(96例)>陽明燥金(93例)>厥陰風木(83例)>太陰濕土(81例)>少陽相火(78例)>少陰君火(69例),出生主氣為太陽寒水者最多,少陰君火者最少。出生日期對應的主氣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04,P=0.213)。詳見圖7。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對應的客氣分布情況:少陰君火(95例)>陽明燥金(89例)>太陰濕土(87例)>厥陰風木(81例)>少陽相火(78例)>太陽寒水(70例),出生客氣為少陰君火者最多,太陽寒水者最少。出生日期對應的客氣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64,P=0.340)。詳見圖8。
圖7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主氣分布
圖8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日期客氣分布
2.4 運氣相合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對應的運氣相合分布情況:不和組(251例)>平和組(183例)>天符組(161例)>歲會組(100例),其中不和組人數(shù)最多,歲會組最少。出生年份對應的運氣相合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2.801,P=0.000)。詳見圖9。
圖9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年份運氣相合分布
本研究共納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00例,其出生日期范圍涵蓋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及六十甲子的周期,故能通過分析出生時間在歲運、司天、在泉、運氣相合等方面分布的差異性,全面地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先天稟賦特點。
歲運能反映全年的氣候特征、物化特點及發(fā)病規(guī)律等情況[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歲運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重組后的歲運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組歲運的想法源自《素問·氣交變大論》,其中歲運太過之年,與其克制一行不及之年的氣候特性相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歲火不及,寒乃大行”,因此,本研究將其兩兩歸為一組進行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火運太過、金運不及之年出生者發(fā)病人數(shù)最多,此兩年特性為“炎”,當此之時,易出現(xiàn)的癥狀為“甚則胸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nèi)痛”(歲火太過之年)、“肩背瞀重……甚則心痛”(歲金不及之年),上述癥狀皆為急性心肌梗死常見臨床表現(xiàn)。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后,地氣主之”,即司天之氣主司上半年之氣,在泉之氣主司下半年之氣。而司天在泉隨年支而變。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年支、司天之氣-在泉之氣的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年支角度看,所采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亥年出生者最多,丑年出生者最少。丑年對應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亥年對應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這與司天之氣-在泉之氣的分布情況一致。《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記載:“厥陰司天……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厥陰司天……主勝則胸脅痛”“少陽在泉……心痛發(fā)熱”,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之年,易出現(xiàn)心胸疼痛不適等癥狀,此段描述與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表現(xiàn)相近。
從運氣相合的角度看,小逆及不和之年氣候變化較大,而天刑之年氣候變化更為劇烈[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出生于不和組(包括小逆、不和及天刑)的人數(shù)最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與既往研究心系統(tǒng)疾病病人出生年份屬不和組者最多的結(jié)果一致[8]。
從發(fā)病的節(jié)氣特點來看,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戌月(寒露到立冬前一天)人數(shù)最多,巳月(立夏到芒種前一天)人數(shù)最少;主氣分布情況為終之氣(小雪至大寒)>五之氣(秋分至小雪)>初之氣(大寒至春分)>四之氣(大暑至秋分)>三之氣(小滿至大暑)>二之氣(春分至小滿)。據(jù)此可見,出生于天氣寒冷月份的人更易罹患急性心肌梗死。徐方易等[9]研究吉林延邊地區(qū)7 549例冠心病病人的先天稟賦時亦發(fā)現(xiàn),出生日期主氣為太陽寒水者最多。蔣新華等[10]研究2 8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發(fā)病時間發(fā)現(xiàn),其好發(fā)于冬季。柳子靜等[11]研究1 40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發(fā)病與環(huán)境因素關系時發(fā)現(xiàn),最低氣溫、晝夜溫差顯著影響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發(fā)生。湯巧玲等[12]研究北京地區(qū)1 901例冠心病病人發(fā)病與六氣及氣象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冠心病病例數(shù)在初之氣、五之氣、終之氣最多,二之氣、三之氣、四之氣最少。冬季、氣溫較低之時,即是易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時段,亦是后天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生人數(shù)最多的時段,提示出生于易致急性心肌梗死時段的人,其后天更具有發(fā)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傾向。
本研究收集的病例僅來自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樣本量及代表性尚顯不足,以后可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另外,本研究僅進行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先天稟賦的探索,若能提取其發(fā)病時間的五運六氣要素,將進一步探索先天稟賦與后天發(fā)病時間的關聯(lián)性,或可更全面地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的運氣學規(guī)律,為疾病防治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