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查孕期和嬰兒期接觸抗生素是否與兒童超重或肥胖有關,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重點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檢索了美國醫(yī)學文摘數據庫(PubMed)、荷蘭醫(yī)學文摘數據庫(Embase)和循證醫(yī)學數據庫考科蘭(Cochran),從起始日起一直到2019 年4 月18 日的相關數據。研究人員從中篩選出了涉及孕期和嬰兒期接觸抗生素與兒童超重或肥胖之間的關系的觀察性研究。在篩選出符合條件的研究,并提取數據之后,研究人員使用統(tǒng)計軟件(Stata 12.0 版)進行了薈萃分析。對方法學質量的評估是由AMSTAR 2(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布魯耶爾研究所)進行的。
最終,研究共納入23 項觀察性研究,涉及1253035 名參與者。薈萃分析顯示,孕婦產前接觸抗生素與兒童超重或肥胖沒有顯著相關性,而研究人員在妊娠中期亞組分析中發(fā)現,接觸抗生素導致后代超重或肥胖的風險增加(風險比為 1.13,95%置信區(qū)間為1.06 ~1.22,P = 0.001)。此外,嬰兒期接觸抗生素可增加兒童超重或肥胖的風險(風險比為 1.14,95%置信區(qū)間為1.0 ~1.23,P = 0.001)。研究人員總結稱,這項薈萃分析發(fā)現,在妊娠中期和嬰兒期接觸抗生素可能會增加兒童超重或肥胖的風險。
另一篇論文則確定了從兒童到青少年(2~15歲)的肥胖軌跡,并調查行為、飲食和腎上腺皮質調節(jié)產生的差異。前不久,一份名為《世界兒童的未來》的報告指出,大量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飲料等商業(yè)廣告導致未成年人過多購買不健康食品,進而造成超重和肥胖問題。1975 年至2016 年,肥胖兒童和青少年人數從1100萬人增至1.24 億人,對個人和社會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國家兒童衛(wèi)生和人類發(fā)展研究所的關于早期兒童保健和青年發(fā)展的研究數據,共有1077 個家庭被包括在內。參與者在15 個月到15 歲之間進行了11 次人體測量。研究人員在參與者3 歲和4 歲時進行了行為自我調節(jié)評估,15 歲時進行了飲食行為紊亂和皮質醇覺醒的評估。
潛在生長曲線模型確定了4 種BMI 軌跡: BMI 平均值40%和70%的非超重、超重/肥胖,以及嚴重肥胖軌跡。與非超重的青少年相比,嚴重肥胖的青少年在兒童早期表現出較低的行為自我調節(jié)能力,15 歲時的皮質醇覺醒水平較低。超重/肥胖和嚴重肥胖的青少年在15 歲時表現出更高水平的飲食紊亂行為。
研究人員表示,肥胖軌跡與早期兒童和青少年的調節(jié)障礙的生物行為標記相關。生物行為失調在嚴重肥胖的年輕人中尤為明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彈性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將肥胖和嚴重肥胖的青少年與沒有肥胖的青少年區(qū)分開來。
最后,嚴重肥胖能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后果,可以影響減肥手術。美國東卡羅萊納大學外科學系的Michael D.Morledge 和Walter J.Pories 回顧了這些挑戰(zhàn),包括嚴重肥胖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外科手術候選人的評估,以及手術的早期和晚期效果,并提供一些建議來應對這些挑戰(zhàn)。此外,研究人員還討論了醫(yī)療保險規(guī)定的術前社會心理評估可能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