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蕾 梁山縣檢驗檢測中心
食品安全關乎消費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檢測能為食品檢測與風險評估提供依據。若想發(fā)揮檢驗檢測的價值,要對檢測工作質量加以把控,確保檢測結果的可利用性,為食品安全把關。
食品檢驗內容如下:①添加劑。一般來說,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會對人體造成威脅,使用過量會損害人體各項機能。食品檢驗檢測,要圍繞添加劑指標進行分析,控制使用量,保障食品安全。②生物毒素。生物毒素屬于有害物質,若應用到產品中,必然損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常見的生物毒素包括黃曲霉素以及黑曲霉菌等,要做好嚴格把控。③浸出物。利用水與乙醇或者其他溶劑,開展食品檢驗檢測,分析產品的質量是否達標。④揮發(fā)油。根據揮發(fā)油的特點,選擇適宜的檢測儀器和檢測方式,保障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實現(xiàn)對產品質量的有效把控。
食品檢驗檢測實踐中,對于質量的把控,要圍繞影響因素,采取具體的措施。首先,把關樣品的采集以及制備。嚴格按照標準以及依據開展采樣工作。在實踐中如果采用隨機采樣方法,必須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開展檢驗檢測,保證檢驗檢測結果的科學性,以免因為采樣不合理對質量檢驗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對使用的采樣工具必須要進行消毒清潔,減少其對樣本的影響,以免因為二次污染造成檢驗結果不準確。除此之外,采樣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防護,減少人為污染情況的發(fā)生。對制作的樣本,要保證其均勻性和形態(tài)的合理性,準確選擇樣本。其次,對使用的儀器和試劑要做好嚴格的把控,從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層面分析,注重對儀器設備和試劑因素的控制。在實際應用中,如果試劑和空氣中含有的某些物質接觸會引發(fā)化學反應,那么會對最終的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試劑要做好密封與保存,以免其和空氣中的物質反應。使用的儀器要進行校準,保證檢測結果真實準確。如果使用蒸餾設備開展檢測活動,要定期檢查設備,看其封閉性是否達標。食品檢驗檢測使用的儀器多為精密儀器,要嚴格按照使用流程,落實維護與保養(yǎng)措施,保證檢驗結果的真實性[1]。再次,控制檢驗方法因素的影響。食品檢驗檢測中選擇的檢測方法,也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根據待測食品對象的特性,按照相關規(guī)定,選擇適宜的檢測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儀器分析法以及化學分析法等。在實際應用中,要結合具體要求,做好嚴格的把控,根據檢驗檢測方法的應用規(guī)范和流程,做好細節(jié)控制,確保質量達到標準。最后,控制環(huán)境條件。開展食品檢驗檢測的環(huán)境條件,也會對質量造成影響,要圍繞溫度和濕度等細節(jié)做好把控。如果開展的是食品容量的檢驗分析,實驗室的溫度要控制在20 ℃左右。
從檢驗檢測技術研發(fā)與應用前沿分析,應積極推廣使用互聯(lián)網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促使檢驗檢測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實踐中積極引入新技術,例如新檢驗檢測設備等,根據食品檢驗檢測需求和質控需要,充分發(fā)揮設備的價值與作用,助力各項工作的高質量落實,把關食品健康與安全。根據食品檢驗檢測流程和特點,圍繞質量管控目標,積極引入新技術手段,提高檢測檢測作業(yè)的信息化水平,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得出高質量的檢測結果,保障檢測工作價值的實現(xiàn)。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8 年段,檢測機構每年生成的檢測報告達到4.28 億份,大約80%的報告,也就是將近3.24 億份報告,為人工處理,意味著80%都沒有達到信息化水平。食品檢驗檢測的信息化發(fā)展還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促使檢測質量水平得到提高。
目前,食品檢驗檢測實踐中,應積極推廣應用各類新檢驗手段,比如理化檢驗法和生物檢驗法等。根據檢測的內容和任務,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和蛋白質芯片技術等,開展食品檢驗檢測,這對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注重檢測隊伍的業(yè)務培訓。圍繞所需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業(yè)務培訓,提高其專業(yè)能力,發(fā)揮其作用,高質量落實各項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作為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者,要具有終身學習意識,積極學習更多的新知識與新技能,熟練操作各類精細儀器設備,把關檢驗檢測作業(yè),實現(xiàn)檢驗的價值與作用[2]。
綜上所述,食品檢驗檢測實踐中的質量控制,要圍繞檢測方法和檢驗設備等,做好嚴格的把控,確保檢測價值的實現(xiàn)。圍繞檢驗檢測全過程,制定完善的質量管控制度,加大檢驗檢測隊伍建設,做好細節(jié)的把控,實現(xiàn)對食品檢驗檢測質量的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