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風雨洛陽橋
在中國四大古橋中,洛陽橋恐怕是其中最獨特的一座了。第一次聽到洛陽橋的時候,人們都會以為這是一座建在河南洛陽的橋。其實,這座橋不在洛陽,而是在與洛陽相隔千里的福建泉州。
泉州的洛陽橋始建于宋代。在洛陽橋建成之前,當?shù)氐穆尻柦趦H有一座萬安渡口供兩岸的百姓渡船過江,然而由于該地是洛陽江的入???,風高浪急,往往“水闊五里,波濤滾滾”,因渡江而造成的傷亡事件屢有發(fā)生,巨大的風浪經(jīng)常導致沿岸的百姓連續(xù)數(shù)日無法渡江。
皇祐五年(1053年),北宋名臣、時任泉州知州的蔡襄開始主持修建洛陽橋。當橋開始修建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洛陽江??诘目癯奔彼?,傳統(tǒng)的建基方式根本不適用于這一水利條件復雜的江海交匯處。造橋的工匠與蔡襄商討之后,決定采用全新的“筏型基礎”。通俗來說,就是橋墩兩邊都造成尖的,像一個船的兩端,這樣可以減少海浪和江水對橋基的沖擊。
橋梁修建好以后,如何加固也是一個難題。蔡襄結(jié)合勞動人民的智慧,通過仔細觀察和思考,最終采用了“種蠣固基”的方法。通俗來說,就是在橋下大力養(yǎng)殖海蠣等水生物,因為海蠣會吸附在橋墩上,它們的分泌物和尸體可以將橋墩的石頭牢牢地凝固在一起。這一方法使得洛陽橋在潮漲潮落中屹立不倒。
洛陽橋的修建歷時將近7年,耗費1400萬兩白銀。建成后的洛陽橋長約1200米,寬約5米,擁有橋墩46座,雄偉無比。這座跨江接海巍峨宏偉的大石橋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跨海大橋。
洛陽橋建成之后,不少文人墨客都作詩贊頌。比如兩宋之交的理學家、曾當過朱熹老師的劉子翚就為洛陽橋作過詩,首聯(lián)便說道:“跨海飛梁疊石成,曉風十里渡瑤瓊。”
洛陽橋之所以稱為洛陽橋,是因為它上跨洛陽江出???。洛陽江的主干流發(fā)源于福建泉州的樸鼎山南麓,最后注入泉州灣。洛陽江之所以叫洛陽江,也有其淵源:相傳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使得西晉京都洛陽的許多世家大族南渡至泉州附近,發(fā)現(xiàn)該河周邊的風景和洛陽有些相似,該河遂得名洛陽江?;蛟S正是這樣的原因,洛陽橋在文學作品中也有了一層特殊的寓意。
南宋時期,在隆興北伐失敗之后,主和派非議紛起,當時的名臣王十朋上疏而且指明恢復大業(yè)不能以一敗而動搖。然而,王十朋的主戰(zhàn)思想不僅未被采納,而且他本人也被外放。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被起用為泉州知州,在泉州期間,他寫下了一首《洛陽橋》,詩中寫道:“北望中原萬里遙,南來喜見洛陽橋。”中原相隔“萬里”遙不可及,但是詩人在南方的泉州看到了一座“洛陽橋”,洛陽橋造福一方人民,固然讓人欣喜,然而南宋朝廷的偏南一隅又讓詩人悲戚無奈、黯然神傷。
洛陽橋也是中國四大古橋中距離臺灣最近的一座了,詩人余光中曾參觀過洛陽橋。據(jù)說,他以83歲高齡耗時1個多小時,用了1060步走完洛陽橋。回去之后,老詩人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寫出了《洛陽橋》這首詩歌:“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最后是我,晚歸的詩翁……少小離家,回首已耄耆……”
一篇《洛陽橋》道盡了游子的心聲,承載了游子的幾多鄉(xiāng)愁!
(作者邱俊霖,選自《知識窗》2020年第4期。有刪改)
讀有所思
1.作者在第一段中說“在中國四大古橋中,洛陽橋恐怕是其中最獨特的一座了”,洛陽橋的獨特之處有哪些?
2.文章第七段的作用是什么?
3.第六段引用劉子翚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第七段中說“洛陽橋在文學作品中也有了一層特殊的寓意”,“特殊的寓意”指的是什么?
這些橋 這些人
昆侖險,唐古拉高,在兩山之間的鐵路線上,火車轟隆隆地駛過幾百座鐵路橋。那些橋最長的達十幾公里,綿延望不到邊。列車駛過的鏗鏘聲仿佛是橋在歌唱。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詠嘆調(diào),而是英雄交響曲。那種鏗鏘聲調(diào),無論是徹骨嚴寒的風雪天氣,還是紫外線強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車通過,你都會聽到。應該說,列車通過時,是橋最激動的時刻,自然也是它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時刻。
橋是溝通的紐帶,逢山修路,遇水架橋??v觀天路上的這些橋,沒有儀態(tài)萬方的造型,沒有濃艷色彩,當然也有拉薩河大橋那哈達般潔白優(yōu)美造型的,但大多數(shù)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結(jié)構橋。遠遠望去,呈現(xiàn)的是水泥、鋼鐵、石子,是一種力的展示。望著它,如望男子漢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
橋常常是和水連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鐵路上的橋不光是跨水而過,無水也有橋。這里以橋代路,其原因是火車過凍土地帶要架橋;給野生動物設置通道也要架橋,讓野生動物從橋洞通過。
有水的橋自然都一樣,說說沒水的橋。天路上給野生動物鋪設通道的橋,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橋,長度為十幾公里,橋墩有一千多個,是青藏鐵路上最長的橋,遠望如一架天梯直抵遠處潔白的雪山。它的橋孔就是野生動物的通道,讓那些沒翅膀的生命從中滑翔。
橋隧車間主任靳東發(fā)告訴我,每年草灘上野花點點競妖嬈時,通道便開始熱身了?;液稚⑼咙S色的藏羚羊開始遷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幾千只,浩浩蕩蕩地通過通道。頭羊走在前邊,兩只長犄角像儀仗隊的指揮杖,如將軍帶領著一支長長的隊伍去遠征。它們快速過橋洞時,像士兵奔赴戰(zhàn)場,閃電一般快,頗為震撼。這時,正在干活的橋隧工們會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鉆進隱蔽處,屏聲斂息,不打擾這些可愛的西部的精靈。一次,一只小藏羚羊見橋頭鐵路防護網(wǎng)里長著青草,就去吃,頭卡在網(wǎng)格里不能動。工人們把它救出來,用牛奶喂養(yǎng),然后放生。從此以后,防護網(wǎng)換成密度更高的網(wǎng)格,再沒有藏羚羊被卡住。這座清水河大橋上走火車,下走野生動物。好天氣時,從昆侖山飄來的白云如長長的哈達舒展著、繚繞著,而遠處唐古拉雪山送來清涼的風,寬闊的草灘蟲吟鳥唱,悠閑的野生動物歡樂蹦跳,橋也叩動多孔清風,與人、與大自然和諧交談。
一個自駕的旅游者在橋邊沿路上丟了一個包裹,里邊有現(xiàn)金、衣服,想著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絕望地問了一下橋隧工,結(jié)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里面的東西絲毫不差。旅游者感激地望著那一張泛著高原紅的臉,心里發(fā)熱,將新款的沖鋒衣送給小伙子。小伙子喜歡極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邊有橙黃防護色彩和一個鮮紅的鐵路路徽,回贈給旅游者,兩人高興地穿著互換的衣服合了一個影。旅游者說,穿上這件衣服,握著他的手,好像心靈上搭了一座橋!
這些橋架在山水之間,凍土之上,起著連接溝通的作用。高寒缺氧、烈日暴曬、狂風飛沙,不管山險水惡,或是荒漠曠野,它們都恪守著職責,對于“擔當”這個詞受之無愧。
橋是有靈氣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人們對橋是感恩的!
行駛過青藏鐵路的人,會記住雪山、草原、湖泊,也會記住這些鐵路橋吧?
(作者馮文超,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7日。有刪節(jié))
讀有所思
1.文中畫線的句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2.文章最后一段在內(nèi)容與結(jié)構上有哪些作用?
3.文中的“橋”有什么寓意?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