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裕坤
從“素質教育”的提出到“21 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從1986 年全日制《大綱》的出臺到2011 版《課程標準》的實行,這三十年里我國基礎音樂教育取得了較大的成績。2015 年9 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出應構建科學的美育課程體系并大力改進美育教育教學。這一政策的出臺再一次說明,基礎音樂教育作為學校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基礎音樂教育的質量是否真正提升了?近十年的音樂教研工作經驗引起了我的思考。
任何學科教育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學科本體,二是學科教育價值。學科本體始終是學科教育價值發(fā)生的基礎。但基礎音樂教育中有兩種現象經常發(fā)生:一是教師在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往往被教育學原則掩蓋,強調教育的原則和價值而忽視了音樂,二是教師在實施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對音樂的原則關注不夠、挖掘不深,這些現象削弱了音樂自身價值作用和音樂教育的價值作用。這也是提出并研究基礎教育音樂學科本體意義所在。
1.音樂學科本體的研究分析——學術度關注
通過對CNKI、萬方、維普等數據庫的檢索,共檢索文獻9 篇,繼續(xù)擴大范圍后以主題=“學科本體”并含“藝術”為檢索詞進行檢索,共檢索文獻23 篇,其中期刊14篇、碩博論文8 篇、會議報道1 篇。通過對文獻進行歷時性梳理,可以了解到與音樂學科本體包括與其相關研究的發(fā)展趨勢情況,可以了解到我國有關音樂學科本體的相關研究最早始于2003 年,之后整體呈波浪起伏態(tài)勢,發(fā)文時間間歇較長,發(fā)文量較少,學術關注度不高。2013年—2015 年3 年期間沒有任何發(fā)表文獻,2017 年—2019 年近三年期間每年僅1 篇相關研究(見圖1)。
2.學科本體的研究分析2—發(fā)表文獻機構關注
基于上述文獻的梳理可以了解到音樂學科本體的相關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全部來自于高校,師范類大學對其研究比例較多占63.6%(見圖2)。
圖2 CNKI 數據庫“音樂學科本體”相關研究中文文獻研究機構分布圖
3.學科本體的研究分析——關鍵詞共現網絡
通過對這23 篇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在其相關研究中,關于主題的研究并不集中,而關于美術課程與知識、學科建設、美的本質是其研究方面的熱點(見圖3)。
圖3 CNKI 數據庫中“音樂學科本體”相關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圖
我們能夠發(fā)現學者們對其研究的關注度并不高,研究的起始時間較晚。通過對作者所屬單位的分析可以發(fā)現,研究主體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以師范類大學居多,而基礎教育領域的教研科研人員和一線教師對其相關的研究幾乎為零。其次,在研究內容方面,很多論文中都提到或者使用了“學科本體”這個概念,但對學科本體概念和內涵缺乏深入研究都是基于本體、本體論和知識的層面進行單一界定的,對學科的概念、價值、功能和方法應用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探討。學理性研究和實踐性研究不夠充分,尤其對音樂學科本體的研究相對匱乏。而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站位較高的理論和思辨方法為主,尤其對基礎教育領域的學科本體的研究并不落地,缺少從課堂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谝陨戏治鰧A教育音樂學科的學科本體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緩的。
音樂學科本體的內涵我們可以從多角度進行論證。首先從音樂創(chuàng)造和研究的角度,音樂學科本體應該包括音樂領域的知識門類,或者說該領域知識與知識之間復雜概念集合的本質;其次從音樂傳遞和教與學的角度,音樂學科本體應該包括和音樂相關知識的組織方式和教授音樂的過程方法的根本;最后從音樂教育性質與功能實現的角度,音樂學科本體應該包過兩方面:第一基于音樂的教育即強調音樂教育過程中的音樂性的學習以及音樂自身的價值;第二通過音樂的教育,即通過音樂教育喚起人們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必備品格和能力。
根據《藝術理論層次說》的觀點,現代科學分為元科學層次、學科原理層次,具體應用層次。同時根據《藝術理論層次說》的觀點,藝術被分為元藝術層次、藝術本體層次和藝術具體操作層次。那么根據上述觀點,音樂學科本體也可以從元層面、本體層面和操作層面來進行劃分。本人把音樂學科本體劃分為縱向的層級結構和橫向的關系結構??v向層級結構可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音樂學科本體的概念維度,這個層級處于金字塔的底層,是向上一級構建的主體的結構,是相對穩(wěn)定的;第二層級,音樂學科本體方法維度,這個層級處于金字塔的中間層,方法維度是受著主觀的認識和客觀對象的不同,動態(tài)變化發(fā)展的過程;第三層級,音樂學科本體的價值維度,這是金字塔的頂層,是價值追尋的終極目標。橫向的關系結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每一個層級的本體都由其本體中“元”構成了一個橫向的關聯關系,“元”我們可以理解為每個層級本體的邏輯起點,我們通過每個層級本體中的“元”這個邏輯起點建立橫向的關系結構。
1.在第一層級的音樂學科本體的概念維度中,我們先從它的“元”來探討,首先要理清音樂學科最根本的概念,即音樂是什么,音樂這一概念的“元”我們并不難找到。《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定義為“音樂是憑借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通過人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門類”。這說明音樂存在的先決條件是聲波的振動。用音樂術語來說就是聲音和音響。所以我們把音響定為音樂學科本體概念維度的“元”,這個層級中主要研究的是聲音與聲音之間的關系的概念組。根據概念維度的“元”,我們可以在概念維度這一層級中建立橫向的關系結構,即音樂的材料——音樂的形式——音樂的內容。其中音樂的材料主要包括音響的基本屬性和特征(非自然性、非語義性、非具象性、還有它的聽覺性、時間性、情感性、模仿性、暗示性)。音樂的形式主要包括音樂形式的基本要素、音樂形式的組織手段和音樂形式的法則。音樂的內容主要包括音樂的基本情緒、音樂的風格、音樂的精神特征和音樂內容的個體理解。
2. 在第二個層級的音樂學科本體的方法維度中,我們也從方法本體中的“元”來介入和探討。音樂學科按照門類劃分屬于人文科學,從人文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來看,人文科學的認識對象是人的自身和人的精神、價值等,它以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探討為根本目的,人文科學的方法論是基于非理性、非邏輯,更多的用意義、價值、理想等其理解和體驗人類的精神生活、內心世界,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音樂屬于人文科學所以它的方法論應該是建立在客觀規(guī)律上的,不追求真理的個體性和主觀性的感受、體驗、和闡釋。因此音樂學科方法維度的“元”我們應該把它定位在“經驗”這個角度。那么我們在方法維度這個層級的橫向關系結構可以這樣建立,即經驗:體驗——分析——再體驗。
體驗首先是建立在個人經驗基礎上對音樂音響的主觀感受。體驗的內涵主要包括,用聽、唱、動、創(chuàng)、奏的方式感受音響,表達個體的情感和對音樂的理解,用有形的、直觀的方式反映客觀的、無形的音響。分析的內涵包過,音樂用什么樣的方式手段表達情緒情感的,這里所說的方式、手段不單單是音符和要素,而是要讓學生知道情感與音響的之間是依靠哪些邏輯手段聯系而成的即:①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手法、風格、背景、文化語境想要表現的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是用直接表現視覺的聲音的模擬、模仿,還是表現心中的視覺的想象、象征、暗示;②演奏家和演唱家在表現的過程中如何把樂譜變成音響。創(chuàng)作者的樂譜不能直接表達音響本身,它需要表演家的演奏和演唱才能實現,表演家除了完成樂譜的音符和標記在樂譜上的各種符號,還要經歷再體驗的過程,對樂譜產生了內心的音響聽覺,用變化的方式、對比的方式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再現過程,演唱演奏是表演家對情感的更直接宣泄;③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家的演唱、演奏形成了音樂意義,這里的意義包括:基本意義,音樂的情緒(要素與音響在聯覺對應關系下獨特的表現方式)、審美意義,音樂的風格特征(民族的、時代的、不同語境下的)、和內在意義,音樂的情感內容(精神特征和價值觀)。再體驗的過程其實就是感悟和升華的過程,我們可以借用音樂界學者們對音樂欣賞的心理層次和階段的劃分來更好的解釋再體驗的過程,再體驗是基于前者的體驗,即準確把握了音響經驗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和后者的分析即對音響對所表現對象主觀和客觀的探索和理解,或者說建立在對作曲家的一度創(chuàng)作和表演家的二度創(chuàng)作基礎上個體的三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個再過程其實是對作品蘊含的、源于音樂本體方面的藝術理性的認識、評價階段后的感悟過程。同時這個過程我們要清晰的認識到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個體所處的背景、環(huán)境、經驗不同,個體是主觀的個體,所以不可能有同樣的認識。同時演奏或演唱同一部作曲家的作品時表演家也是主觀的,不同的表演家表演同一部作曲家的作品是不一樣的。
3.在第三層級音樂學科本體的價值維度中,我們也試圖找到它的“元”來構建橫向的關聯關系。雷默在音樂教育哲學一書中認為“音樂教育的最深刻的價值是通過豐富人的感覺體驗,來豐富他們的生活質量”。換句話來說音樂教育的價值是,通過對音樂自身形態(tài)的體驗即音樂本體形式要素的體驗達到音樂教育的價值。埃利奧特從關注音樂實踐的角度對音樂教育哲學中關于音樂教育的價值進行了不同的闡述。他認為“音樂是一種多樣化的人類的實踐活動,人們應該在文化語境背景下,從音樂表演、音樂欣賞、音樂創(chuàng)造等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去理解音樂……音樂教育的價值= 音樂理解×音樂挑戰(zhàn)”。也就是說人們的音樂的綜合素養(yǎng)和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所帶的挑戰(zhàn)相互匹配時,音樂的價值和音樂教育的價值是最大的,音樂教育就是平衡這兩者的關系。上述學者們對音樂教育的價值的認識是建立在哲學和美學基礎上的一種思辨的過程。以上不同的意見并不影響音樂的存在,關鍵在于立足在什么角度進行價值的追尋,我想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融合的價值觀?;谝陨系睦碚撽U釋,我認為:音樂學科的價值維度的“元”我們可以用一個動態(tài)的詞語來定義就是“追尋”,主體追求的不同,導致客體價值的變化,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那么其橫向的關系結構應該是,追尋:音樂自身——教育目的——文化認同。音樂自身的內涵包括,基于對音樂本身的學習使人們這個主觀領域變得客觀,從而可以真正的、非一般性的接觸。這也是基礎音樂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為音樂教育的前提是音樂,對音樂的自身的學習程度的高低是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理解和傳承下去的根本。教育目的的內涵包括,通過音樂進行的教育即音樂帶來的精神層面的享受享樂、人們的自我的成長、自我認識和當今社會人們必備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養(yǎng))。文化認同的內涵可以包括音樂本體結構中所依存的民族與地域文化音樂表現形式中所蘊含的傳承與傳統文化;音樂藝術展示中所流露的本土與特性文化;音樂音響表達中所外顯的歷史與現代文化;音樂聲音背后只可意會的隱喻與潛在文化;音樂作品標示中所顯見的人文與背景文化。關于文化認同中,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審美心理,對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表現手段都不相同。更重要的是站在我國的本民族的視角上讓人們知道此音樂非彼音樂,此族審美非彼族審美。
從2016 年我國政府報告中提出的“質量優(yōu)先”到2019 年國務院頒布的《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都說明質量的重要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國課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們作為基礎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關于音樂學科的學科本體的探討和研究是根據本人多年教研實證研究經驗的一家之言,它的應然狀態(tài)如何真正落地、如何指導音樂課堂教學、并縮短實然和應然的差距,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