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培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新時期,教師必須立足于小學語文的特點開展教學,使其體現(xiàn)出一定的影響力。小學生思維處于形成期,在這個關鍵時期,教師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敢問、善問、會問,為學生將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立足課程特點,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很多情況下,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因為心理狀態(tài)而發(fā)生變化。相關調查顯示,良好的學習興趣會明顯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層面著手,立足于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此外,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的、死板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語文充滿興趣。只有在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后,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果。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以此為出發(fā)點,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并和他們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指導者的角色,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時,教師可以針對描寫桂林山水景色的語句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展分析及探討,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質疑空間。只有在強烈的問題意識引領下,語文課堂才能更加生動,更加鮮活。
二、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從上課一直講到下課。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學習中。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久而久之,會嚴重阻礙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將自己放在引導者的位置,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小學生很容易對新鮮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對學生的好奇心加以引領,就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循序漸進地給學生提出建議,引導學生獨自完成學習任務,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改善課堂氛圍,使學生勇于提問
相關調查顯示,一些小學生不敢提問,并不是不會提問??梢娬n堂氛圍對學生來說極為重要,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促進學生更加大膽提問。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不要覺得小學生不需要尊重。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極為嚴肅,課堂氣氛較緊張,這就使得很多小學生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不敢將自己的問題表現(xiàn)出來。再加上學生的問題可能千奇百怪、天馬行空,導致他們更加不敢提問。教師不能將師生關系僅鎖定為師生,可以嘗試和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的想法,課堂上態(tài)度要和藹一些。由于小學生年紀小,因此,提問有時可能比較幼稚,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也要耐心地給予解答,不要表現(xiàn)出嘲笑、不耐煩等情緒。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兩者之間應建立一個真誠的合作關系。簡言之,就是教師要將權威隱藏起來,扮演大孩子的角色,與學生親近,多溝通,多交流,與學生融為一體,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此外,教師應對勇于提問的學生給予鼓勵,當學生主動提問時,無論問題是否存在意義,都需要對這種態(tài)度給予肯定,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四、指導學生會問,優(yōu)化提問方式
小學階段是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階段,學生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對待事物存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總是想問為什么。那么教師就要抓住這個特點,教會學生依據(jù)實際情況提出問題,使其不僅能問,還要會問。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提高問題質量,使其發(fā)揮課堂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打開問題匣子,進而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例如,教學課文《狼牙山五壯士》,首先,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在閱讀前,教師預先設置問題:“讀完文章后,你們覺得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呢?”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會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當閱讀到文中高潮部分時,便有了問題。有的學生會問:“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這個句子中的“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呢?而班長又為什么會這樣說呢?這個問題的質量相對就比較高了,教師可以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然后再讓全班同學共同探討這個問題,最終歸納總結文章主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找到“斬釘截鐵”的含義,再將其融入課文語境,便可以很好地回答第二個問題了。還有的學生會問:“五壯士最后是怎樣跳崖的呢?”也有學生會對細節(jié)描寫方面提出問題。教師對這些問題應給予表揚,鼓勵學生不忘有一顆質疑的心,再帶著問題對全文故事情節(jié)進行把控和掌握,對問題加以分析和總結,直到將問題解決。這樣做,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章深意的理解,同時也將未知變成已知,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效果。
要想培養(yǎng)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意識,必須確保學生對語文存在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并以此為基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自身做起,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保持優(yōu)良的教學作風、足夠的耐心,給予學生鼓勵,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