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城關中學八(14)班
很多人寫過東坡。
清代詩人王士禎稱贊蘇軾道:“漢魏以來,二千余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惟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绷终Z堂在《蘇東坡傳》中評價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美食家,是士大夫,是瑜伽術的修煉者??墒沁@些還不足以勾勒出蘇東坡的全貌?!碧K軾,他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
蘇軾的才華與膽識,在少年時期便可見一斑。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蘇軾與蘇轍同赴全國貢舉考試。試題對蘇軾而言,自然小菜一碟,他大筆一揮,一篇洋洋灑灑的策論應運而生。主考官歐陽修對此贊不絕口,只是其中一個關于堯舜的“典故”他從未聽聞,便在試后親自上門請教。這下蘇軾心虛了,原來,那根本不是什么“典故”,而是他為迎合題意改編的!不過,幸好這位文壇宗師宅心仁厚,不但沒有批評,還對蘇軾的創(chuàng)新開拓精神表示欣賞。而這種膽大輕妄的性格,不僅沒有隨年歲增大消逝,反而不論福禍地陪伴了蘇軾一生。
可蘇軾再怎么肆意妄為,依舊是有底線與原則的。從事業(yè)上說,蘇軾是一個恪盡職守的、真正的好官。
熙寧十年(1077)七月,蘇軾赴密州任太守。因為蘇軾為人清廉正直而俸祿少,他常食不果腹。甚至有一次與同困苦的朋友跑到廢棄的院子里采菊花吃,而后寫下“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的詩句,樂觀主義者豁達之情盡顯無遺。連太守都吃不飽,就更不用說百姓了。密州是貧困山區(qū),迫于生計,許多人家將新生的嬰兒棄于路邊。蘇軾便帶領官兵“灑淚循城拾棄孩”,兩年內,救活十余名棄嬰!后來,蘇軾被貶徐州,遭遇澇災,也是刻骨銘心!那次的洪水來勢兇猛,水火無情,就在徐州危在旦夕時,蘇軾親臨現場,指揮精兵抗洪,阻止富家棄城逃亡,喊出“人在城在”的口號,又向上級請求禁軍支援。終于,在洪水來臨之際,筑起一道長堤,保住了徐州。而在安全的情況下,蘇軾并沒有高枕而眠,他又將洪水引入黃河,從根源上解決了問題。
這樣一位敬業(yè)愛民的太守,怎能不受百姓愛戴?
蘇軾,不僅為大家服務,對自己的小家也情深義重。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p>
情至深處,直語貫出。來不及用辭藻裝飾,語淡方顯情深。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先聲奪人,如一道閃電直擊心扉。仿佛能想象,字里橫亙的無際的荒涼,浸染在清輝下頻頻傾倒的濁酒杯中。深沉悲涼,啜飲一口,回味無窮,余韻動人心魄?!吧细F碧落下黃泉”,蘇軾心中的凄涼,抹去了生死界限,這種“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意境,格外動人。而蘇軾的第二任妻子王閏之與其相差十歲,本是老夫少妻的般配,可是蘇軾卻總稱王閏之“老妻”。細細想來,包含著“相濡以沫、相依為命”的愿望,是熟稔得不分彼此的親昵,是唇齒一般的患難與共。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賢內助”,蘇軾才不用為家庭瑣事操勞,才能安心去實現他的雄心壯志。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笔堑?,蘇軾對于宋朝的重要性,不亞于李白對于唐朝,天地間,獨此一人!
一人,才最值得追憶。
蘇東坡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一個偉岸的靈魂,一個撼動人心的背影!
【小編評】
大名鼎鼎的蘇大學士,從古至今,不知道多少賢能志士評價過。作者首先智慧地選取了清代詩人王士禎、林語堂的評價展現蘇軾的人格魅力。接著小作者沒有從蘇軾的才學入手評價,而是另辟蹊徑從他做官為人以及對兩位夫人的深情的角度來為我們展現蘇軾的人格魅力。所引用的“用典”事例、任密州知州時發(fā)生的事,說明作者極其了解蘇軾的生平,故才能如此嫻熟地信手拈來,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蘇軾的敬仰之情。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