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巖晶
[摘要] 目的 觀察替米沙坦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該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8例患者。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片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替米沙坦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包括空腹血糖、血壓、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甘油三酯(1.01±0.24)mmol/L、空腹血糖(7.10±0.11)mmol/L、總膽固醇(4.34±0.07)mmol/L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6,P<0.05)。 結論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療,可在臨床上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和血壓值,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上有較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替米沙坦;糖尿病;高血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4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9(a)-009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lmi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9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each with 48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tformin table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elmisarta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other indicators. Results Triglycerides(1.01±0.24)mmol/L, fasting blood glucose(7.10±0.11)mmol/L, and total cholesterol (4.34±0.07)mmol/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75%, which was higer than 85.42%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336,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use of telmi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can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results,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thereby improving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t has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Telmisartan; Diabetes;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ect
糖尿病是胰島功能障礙引起的疾病,是代謝紊亂綜合征,致病因素包括遺傳、精神以及微生物等;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特點的疾病,是全球都在面對的嚴重健康問題,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因素之一。糖尿病和高血壓疾病多發(fā)生在老年人群,且并發(fā)癥較多,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患者身心健康。臨床上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藥物種類繁多,藥物選擇是否合理也直接影響到糖尿病和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的主要方法是藥物治療,替米沙坦是使用比較頻繁的藥物,為進一步明確其治療效果,該文將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該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67.3±4.2)歲。觀察組48例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齡55~84歲,平均年齡(68.7±3.6)歲。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與高血壓臨床診斷標;②患者對該次研究使用的藥物無過敏現象;③患者和家屬自主配合該次研究工作。排除標準:①嚴重的肝臟、腎臟疾病患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該次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常規(guī)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心臟彩超檢查、生化檢查、心電圖檢查、眼底金叉、胸片檢查等,在實施適當的運動治療和飲食治療基礎上,通過口服藥物等方式糾正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等,并且通過注射胰島素等方式實施降糖治療[1]。
對照組治療方法: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 H20023370),0.5~0.85 g/次,2次/d。
觀察組治療方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替米沙坦治療(國藥準字J20150084),40~80 mg/次,1次/d。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抽取患者2~3 mL空腹靜脈血,觀察患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總膽固醇水平。治療效果評價:顯效,患者的臨床表現完全消失或是基本消失,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檢查正常,CT檢查胰腺結果顯示正常;有效,臨床表現有所改善,CT檢查結果顯示有所好轉,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表現沒有改善、各項檢查結果未顯示好轉,甚至有病情加重的現象??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血脂水平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總膽固醇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5.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6,P=0.002),見表2。
3 ?討論
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是發(fā)生率較高的并發(fā)癥,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因素。以此,提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對于減輕疾病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重視控制血壓,從而降低糖尿病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值,能夠改善預后,降低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fā)生率。根據相關研究發(fā)現,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80~130 mmHg,且使用不會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以此降低糖尿病以及血脂血糖所導致的并發(fā)癥,選擇具有科學性的藥物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可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2]。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斷增加,不僅高血壓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高血壓患者通常也會伴有糖尿病,可見,糖尿病與高血壓屬于同一病源類型的疾病。
糖尿病與高血壓發(fā)病的相同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屬于合成激素,可導致患者發(fā)生水鈉潴留現象,血容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增加,增加血管承受的壓力。一旦患者有胰島素抵抗,患者的高胰島素血癥就會對腎素產生刺激作用,使其不斷分泌,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功能就會被激活。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動脈纖維硬化癥狀,動脈壁就會出現加厚、變硬、內徑變小且彈性降低等癥狀,導致血壓升高。在高血壓的影響下,局部供血不足,導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發(fā)生并發(fā)癥,導致病情加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對患者的危害較大,尤其是對腎臟、腦部、心臟以及眼底等器官造成的損傷極為明顯[3]。具體表現可總結為:①微血管并發(fā)癥。合并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其視網膜病變和腎臟病變的幾率高于非合并高血壓患者。②大血管并發(fā)癥。多數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死亡的原因都是發(fā)生大血管并發(fā)癥,可見其危害十分嚴重,需要高效的治療方法。③其他因素。較為明顯的就是患者肢體動脈硬化程度會高于非合并高血壓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值,并且血壓值的控制范圍應低于靶血壓,從而有效降低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等疾病的發(fā)生率。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①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導患者適當進行運動,糾正糖脂代謝紊亂癥狀,降低患者肥胖的可能性。同時,調整患者的飲食情況,針對攝取的鈉鹽進行嚴格控制,預防水鈉潴留現象,預防醛固酮過多分泌,避免血管容量增加,從而有效控制血壓,使其在正常范圍內浮動。②早期時實施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容易發(fā)生腎臟疾病,二者同時存在將會加重腎臟疾病,對此,需要針對疾病的特點盡早住院治療[4]。③采取聯合用藥治療措施。聯合用藥是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包括鈣拮抗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確保將血壓控制在較為安全的范圍內。
二甲雙胍片通常應用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中,在治療I型糖尿病與胰島素聯合使用,能夠強化降糖效果,并且能夠減少胰島素的使用量,預防低血糖癥狀;也可以與磺酰脲類降糖藥物聯合使用,具有非常好的協同作用。使用二甲雙胍片時需要注意從小劑量開始使用,結合患者的臨床反應適當增加使用劑量[5]。初始劑量一般為0.5 g,2次/d,或是1次/d,0.85 g/次。每周可增加的藥量為0.5 g,或者每2周增加0.85 g,逐漸將劑量增到2 g/d。成年人最大的使用劑量為2.55 g,且為保證治療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最好能夠隨三餐服藥。在使用二甲雙胍片時也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具體表現為急性發(fā)熱、胃腸道反應、腹瀉以及腹痛等消化道反應;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不需要停藥,患者的癥狀會自主消失。藥物劑量過大時,患者可能會有乳酸性酸中毒,且長期服用會影響人體吸收維生素B12。使用二甲雙胍片需要注意:肝功能退化或是不全者禁止使用;有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嚴重心血管疾病、孕婦以及嚴重感染處于應激狀態(tài)等類型的患者使用此藥時需要慎重。
替米沙坦是新型的降壓藥物,與AT1受體亞型有著非常好的親和性,在受體位點上沒有任何激動劑效應,在于AR1受體結合時具有選擇性,并且擁有長久的結合作用;在降壓過程中,不僅有穩(wěn)定的效果,還可以避免引起咳嗽[6]。替米沙坦通常應用在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治療中,成年人的使用劑量為40~80 mg,1次/d,服藥時間可以不受飲食干擾;如果有輕度或是中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老年患者,在使用該藥物過程中可以不改變使用劑量;輕度或是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每天使用的劑量不能超過40 mg[7]。使用替米沙坦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有血管性水腫、腹瀉,大多數患者的癥狀較輕,且為暫時性,通常不需要停止使用該藥物,并且不良反應與藥物的使用劑量不存在相關性。使用替米沙坦降低血壓的禁忌證為:孕婦以及哺乳期女性、嚴重肝腎功能不全以及有膽汁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禁止使用。如果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癥狀性低血壓,則應采取支持性治療,需要注意的是該藥物無法通過血液透析清除;可能會強化抗高血壓藥物的降壓效果;在與某些特定的藥物聯合使用時,則需要時刻注意血清中鋰的水平。替米沙坦的主要特點就是作用效果非常迅速,通常在0.3 h內就能夠發(fā)揮作用,而持續(xù)作用時間可達到35.4 h,并且降低血壓時對患者心率的影響比較小;同時,還具有非常好的受體作用專一性、利尿效果較好、抗高血壓作用非常明顯、能夠改善心肌狹窄癥狀[8]。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使用替米沙坦,能夠有效降低血壓,將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預防血壓過高誘發(fā)其他糖尿病并發(fā)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強化治療效果,降低疾病對患者健康和生活的影響。學者周健中等[9]在其研究的《替米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研究》一文中,治療組25例患者治療后的甘油三酯(TG)為(1.72±0.64)mmol/L、總膽固醇(TC)為(4.85±0.88)mmol/L,治療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8%。
該次臨床觀察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甘油三酯(1.01±0.24)mmol/L、空腹血糖(7.10±0.11)mmol/L、總膽固醇(4.34±0.07)mmol/L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42%(P<0.05),充分證明替米沙坦在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方面有著極為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合并癥就是高血壓。在糖尿病患者中,多數患者伴有腦血管和心血管等病變,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等疾病;同時,高血壓是糖尿病患者伴有其他并發(fā)癥的主要因素,故而需要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控制血壓。因此,臨床上使用替米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提升治療效果,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保證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高啟紅,邱守芳,韓巖峰,等.替米沙坦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21(7):711-714.
[2] ?曹子群,姜濤,宗瑤,等.替米沙坦對糖尿病小鼠早期視網膜病變的抑制作用及機制[J].眼科新進展,2019,39(5):419-423,427.
[3] ?姚保棟,徐東麗,付朝偉,等.基于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的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全死因死亡風險模型的建立和驗證[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9,27(4):252-256.
[4] ?孫建平,李潔琪,廖菲,等.二甲雙胍片聯合替米沙坦治療肥胖型高血壓伴糖耐量減低患者效果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7, 57(26):52-54.
[5] ?張莉,莊梅.替米沙坦不同服藥時間對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壓患者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 20(4):385-388.
[6] ?陳亞麗,劉紅霞,王娟,等.替米沙坦聯合瑞舒伐他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腦白質損害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20(2):145-148.
[7] ?龔洪濤,杜鳳和,陳步星.替米沙坦降壓療效與血管緊張素原啟動子區(qū)基因多態(tài)性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8,21(3):302-305.
[8] ?趙妮,謝新榮,趙巧玲,等.中藥聯合替米沙坦片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7,35(8):2148-2150.
[9] ?周健中,劉兆龍.替米沙坦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49(15):8-9.
(收稿日期: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