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公輔 編輯/張美思
展望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態(tài)勢將更加“深入人心”。市場投資者與企業(yè)需要進一步適應新形勢,做好管理匯率波動風險的準備。
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xù)升值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大焦點。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穩(wěn)健基本面的支撐。這種支撐也將在未來延續(xù)。但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匯率走勢并非單邊行情,當前,其整體仍處于雙向波動態(tài)勢之中,且波動幅度有所增大。由于離岸市場對國際宏觀經濟因素較為敏感,匯率波動風險或被進一步放大。對于企業(yè)和投資者,尤其對在離岸市場上經常涉及匯率風險的企業(yè)和投資者而言,特別應做好匯率波動的風險應對。
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整體呈升值態(tài)勢。特別是8月下旬,美元指數在觸及92關口后并未再創(chuàng)新低,而同期美元兌人民幣則下跌了約4%。10月,在美元指數維持震蕩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幅有所擴大,全月升值1.62%。進入11月,隨著美國總統(tǒng)大選結果逐漸明朗,人民幣兌美元延續(xù)了升值態(tài)勢。11月18日,離岸人民幣一度升破6.53關口,創(chuàng)兩年多來的新高。截至11月28日上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位于6.57左右。
對于人民幣近期持續(xù)升值,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國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持續(xù)衰退,使得美元基本面承壓;而中國則率先走出疫情的沖擊,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人民幣匯率具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二是中美利差持續(xù)擴大。疫情暴發(fā)后,美聯儲采取激進的降息策略和重啟量化寬松政策來進行應對,使得美元流動性轉向寬松,并對利率產生壓制;而中國央行則始終保持較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并未采取大水漫灌的手段。中美利差的走闊也推升了人民幣匯率。三是中國經常項目盈余升高。今年二、三季度,中國經常項目盈余達到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國率先開始復工復產,填補了發(fā)達國家因困于疫情而導致的開工不足,使得出口形勢向好;另一方面,受疫情沖擊,中國居民個人的出境旅游、旅游消費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進口成本。整體來看,中國經常項目盈余仍處于合理均衡區(qū)間,但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人民幣匯率走強。四是二、三季度以后,市場的風險情緒有所回升,美元避險屬性轉弱,人民幣等非美貨幣受到帶動。五是今年以來我國金融市場開放步伐不斷加快,三大債券指數紛紛納入中國債券,國際投資者增加中國資產配置的意愿提升,進而帶動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走強。
展望后市,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將繼續(xù)穩(wěn)步復蘇,并將為人民幣繼續(xù)提供穩(wěn)健的基本面支撐。但與此同時也應當注意到,人民幣匯率并不會呈現單邊上漲的行情,從更長的時間段看,其仍將處于雙向波動態(tài)勢。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態(tài)勢明顯,且波動幅度明顯加大。2018—2020年(2020年截至10月),美元兌人民幣年波幅已分別達到11.4%、7.6%、9.5%,而同期美元指數的波幅為10.2%、4.8%、11.6%。進入2020年,人民幣匯率寬幅震蕩態(tài)勢明顯:上半年人民幣匯率破“7”,但此后并未一路向下,而是由跌轉升;下半年4000點的升值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也體現出其走勢的彈性進一步增大。展望接下來的時間,需要對人民幣階段性波動風險保持關注。一是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疫情形勢充滿不確定性、重要區(qū)域地緣政治風險頻發(fā),都可能使得市場情緒出現改變。二是雖然近期美元很有可能會繼續(xù)下行,但其下行幅度未必很大。從對美元走勢具有一定影響的歐元走勢看,由于目前歐洲正面臨疫情再次升級的風險,經濟基本面壓力較大,歐元的基本面疲弱態(tài)勢很可能會從側面限制美元指數的下行幅度,進而限制人民幣進一步走強的空間。
整體來看,人民幣匯率雖然近期呈上行態(tài)勢,但依然處于雙向波動的格局之中,投資者仍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保持關注。特別就離岸市場而言,因參與其中的國際機構類型相對豐富,包括境外央行、對沖基金等,更容易受到國際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同時,大量的投機性頭寸對匯率走勢也更為敏感,相關操作亦可能放大市場波動。
例如,在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離岸市場上大量的市場參與者通過賣出USDCNH遠期合約押注人民幣升值,而USDCNH遠期高企的升水點(一年期達到1600點以上)成為交易者獲取利差的來源,以及損益波動的緩沖墊。此類交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幣升值,并壓制了遠期升水,使得在岸離岸遠期點出現罕見倒掛(過去五年幾乎始終是離岸高于在岸)。而近期,離岸市場上此前大量的遠期押注正在尋求對沖。從離岸人民幣CNH期權隱含波動率來看,“微笑曲線”已變成朝向美元看多方向的斜線,這與數月前以及目前在岸人民幣CNY尚具備微笑特征的曲線具有較大差別。這也意味著,部分對沖投資者正在為可能的匯率形勢變化做準備。對此,也需警惕未來某一階段過于集中的對沖或平盤需求,或加劇人民幣匯率的短線波動,甚至影響遠期和掉期市場走勢的風險。
在這一背景下,筆者認為,對于市場參與者,特別是離岸市場中頻繁涉及人民幣匯率業(yè)務的企業(yè)與投資者而言,應該積極做好風險應對。一是要堅持風險中性理念,樹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意識,對匯率波動風險保持高度關注,并對自身各環(huán)節(jié)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評估。二是對匯率敞口進行適度套保。近些年,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大背景下,大型跨國企業(yè)較為注重積極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而經過持續(xù)的市場教育,中資企業(yè)也正在跟上節(jié)奏,開始注重敘做保值交易,但其主動風險管理意識仍需進一步加強。例如,今年許多企業(yè)對人民幣升值有所低估,有購匯需求的往往在即期6.80以上敘做鎖匯交易,保值交易估虧,保值意愿不強。對此,筆者認為,企業(yè)不應以押注保值交易后續(xù)可能虧還是賺作為敘做的前提,而是應該以企業(yè)實際的經營成本來確定自身的匯率容忍度。此外,中資商業(yè)銀行也應從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在保證金、授信等管理等方面進行更為精細化的設計,避免企業(yè)因在意額外成本而不愿敘做保值交易。三是不以匯率避險作為投機套利的工具,這有利于減少投機行為對市場及企業(yè)自身造成的風險。
整體而言,對人民幣匯率呈雙向波動態(tài)勢,當前市場的認知度正在日益提升。例如在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破“7”后,市場預期較為平穩(wěn),并未出現恐慌情緒。這為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平穩(wěn)運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展望未來,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特征將更加明顯。對此,市場投資者與企業(yè)需要進一步適應新形勢,做好管理匯率波動風險的準備。這對于規(guī)避企業(yè)的經營與投資風險、優(yōu)化離岸人民幣市場投融資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平穩(wěn)運行,均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
連平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
受外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勢寬幅雙向波動特征凸顯。人民幣在波動中趨向升值,但雙向波動的彈性會更大。人民幣國際化將推動全球對人民幣需求的進一步上升,在全球支付結算等交易活動中,人民幣的使用規(guī)模將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交易者和投資者會持有人民幣并對中國金融市場投資。同時,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將越來越大,從而更加便利這些投資,有助于更多的投資者以人民幣投資于人民幣資產。
管濤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先抑后揚”、寬幅震蕩,是一次生動的匯率風險教育。如果企業(yè)不能夠進一步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嚴格財務紀律,控制貨幣錯配和匯率敞口,那么主業(yè)經營的利潤很可能會被匯率波動所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