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晶晶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一中學 安徽 淮南 232000)
當前我國初中教學全面普及了音樂課程,并大力開展了與之相關的各類鑒賞課程。音樂課程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使得欣賞者產生情感共鳴。而實施這一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就是需要不斷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音樂的旋律中感受到喜怒哀樂,體悟到節(jié)奏之中所包含的創(chuàng)作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情感教育予以高度重視,通過情感體驗來加強作品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無論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情感的表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角度來講,音樂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在教學中與其他文化課程存在很大的不同。音樂的本質就是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經歷所進行的情感表達。無論對于聽者還是歌唱者,通過音樂的旋律和歌詞中的內容都能理解其中所傳遞的含義。因此,真正懂得音樂的人首先應該能夠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表達?!俺趼劜蛔R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币睬∏≌f明了音樂的欣賞需要體會其中的感情。其次,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處在青春期的躁動階段,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通過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幫助學生穩(wěn)定下來原本不安分的情緒,讓學生的心智更加的成熟。最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人格的塑造階段,需要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而這些方面在其他科目中很少能夠涉及。通過音樂情感教學,使得學生愿意接受教師所表達的教學內容,也愿意在音樂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方式對學生的情感教學遠遠好于對學生進行的理論教學,畢竟有音樂作為載體,學生更容易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合理的通過情感教學,幫助學生體悟音樂的魅力,徜徉在音樂的天地里,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實施,雖然在現(xiàn)階段的音樂教學中,對于音樂情感的滲透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課堂的教學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
2.1 學生、教師的不重視。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形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對于音樂等課程的態(tài)度不夠重視,認為音樂的教學就是在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所以就出現(xiàn)了音樂課程被縮減,被占用等現(xiàn)象。
2.2 社會、家庭因素對音樂情感教育的影響。音樂情感教育需要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只有家長的支持和學校的合理引導下,才能不斷的滲透對學生情感的教育,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所接觸的流行歌曲過于表面化,不利于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3.1 作品剖析策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要想進行情感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從課堂講解的內容上進行情感教學的設計。通過尋找適當?shù)囊魳纷髌纷寣W生在課堂上進行鑒賞,在鑒賞的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學生比完全理解的問題。畢竟初中階段的學生沒有完整的音樂鑒賞體系的訓練,其次在一些情感上也不完整。所以教學在情感教學中可以對學生做出引導,幫助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剖析,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情感變化,比如:在學習初中音樂的第十三冊第一單元《行進中的歌》時,里面涉及到了幾首比較有激勵性的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區(qū)》就是其中的一首。在學習這首歌曲時,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歌曲作者劉斌當時創(chuàng)作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當時的文化時期,在基本的情感上有所掌握。然后針對歌曲的音高、節(jié)奏以及曲式等進行分析。經過教師的分析,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在分析完歌曲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模仿和翻唱,在翻唱的過程中注意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通過反復欣賞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下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更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3.2 通過才藝調查了解學生。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想和每個學生做到情感的交流,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了解。畢竟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是不同的,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因材施教。畢竟有些學生不善于通過表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有些學生喜歡通過唱歌釋放自己的壓力等等。教師可以通過才藝調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調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點進行相應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情感與音樂時不可分割的,踏實音樂最根本的本質。情感教學,顧名思義就是用愛來教學,用情感促進實施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所以,作為音樂教師,要懂得如何將情感教學與音樂教學相融合,使得音樂教學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