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紅
(甘肅省華亭市安口幼兒園 甘肅 華亭 744100)
陶藝來源于中國古代,是我們民族藝術的珍寶。因為一些史前的緣由,我國現(xiàn)代陶藝教育曾經(jīng)掉隊。近年來,陶藝教育在我國獲得了教育界的普及注重,正式進入到中小學課程中。在幼兒園展開陶藝活動能有效地促進幼兒造型、想象、記憶、審美等多種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有利于傳承民族文化,有利于培育幼兒的民族驕傲感。在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這為陶藝活動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綱要》也明確強調(diào):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學習過程,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這一切都為我們闡明了一種新的教育理論:遵循幼兒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陶泥是一種低結構的材料,孩子們特別的喜歡。在兒童玩陶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臉上流淌著豐富的表情,時而口中念念有詞,時而雙眉緊蹙,凝神思考,時而喜出望外,興奮不已,他們的雙手在不停地擺弄,或搓、或揉、或壓、或刻,使手中冰冷的泥團變得豐富多彩,變得富有靈性,而他們也就在這種思考、把玩、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體驗著玩陶的快樂。
幼兒園創(chuàng)設了專用的陶藝活動室,創(chuàng)設了支持性、可選擇性的環(huán)境,使其有充分的活動空間。例如,在活動室中我們擺放了孩子隨時可取的陶藝工具:小刻刀、小切刀、搟面杖、小拍板等,拉坯機,為滿足孩子的不同需要。
同時,陶藝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藝術,而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是與生俱來,幼兒用雙手操作簡單的工具進行泥塑創(chuàng)作活動時,教師引導和鼓勵幼兒主動去創(chuàng)造美的形態(tài)、美的事物、美的世界,用手對泥進行搓、捏、拉、團等動作,隨心所欲的進行打平、壘高、滾圓、拉長等造型,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大腦自由發(fā)揮想象,左右腦思維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由此得以萌發(fā)。
安口鎮(zhèn)是甘肅四大古鎮(zhèn)之一,陶瓷制作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如何讓我們的老師和孩子了解歷史、了解陶瓷,愛上陶瓷藝術,是我們開展陶藝課程的初衷。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孩子走進陶瓷展館,參觀陶瓷制作工廠、沙器廠,了解家鄉(xiāng)瓷器的發(fā)展歷史,文化淵源,制作的工藝流程、豐富的產(chǎn)品,這些活動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陶瓷文化的種子;同時我們邀請專業(yè)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zhí)沾煞沁z文化傳人進入校園給孩子進行教學活動,委派老師到陶瓷工作室去進修學習,解決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豐富了教育教學內(nèi)容。
陳鶴琴先生曾經(jīng)說過,“幼兒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陶藝活動不僅是孩子的一種游戲,也深受家長的喜歡。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抓住這個熱點,嘗試開展了一系列的親子陶藝活動,在體驗活動中爸爸媽媽也流露出了童年的頑皮,和孩子融成一片,增強了孩子和家長的感情。而且,有了家長的參與,孩子們的作品更加精致,獲得的成功體驗也更多。在陶藝課程教學時,除給孩子正常帶好圍裙、袖套之外,還會把孩子活動的過程拍成照片、視頻發(fā)給家長,家長也就不會責怪孩子衣服為什么是臟,也非常高興孩子能參與活動。在組織家長、幼兒到附近古窯陶藝基地去參觀、學習時,了解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聽老陶藝家講過去的故事,親身體驗拉坯、畫坯、上釉等過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家長更加了解、認可我們的陶藝教育,拓展幼兒的視野,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讓家長、幼兒熱衷陶藝、愛上陶藝。
可以說,陶藝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特色課程,它可以容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并相互滲透、相互整合,促進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手腦并用,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共同去挖掘、去開發(fā)、去研究,合理地利用我們的本土資源,讓陶瓷文化這朵藝術奇葩在幼兒園安家、落戶,讓我們的孩子在陶藝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