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雷
(江蘇省泗陽雙語實驗學校 江蘇 泗陽 223700)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教育兼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提出。其核心思想主要是運用色彩、圖像、符號、詞匯等直觀形象的方式,將各部分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和文本“對話”。
1.1 單元導學:利用思維導圖,整體感知。針對蘇教版每個單元的主題,經過精心的整體把握和提煉,從而將單元內的幾篇文章進行有機整合,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能從單元整體目標出發(fā)去把握單元課文的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單元文本有初步感知和淺層理解,提升預習能力。
在執(zhí)教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前,筆者先讓學生瀏覽本單元中的三篇文章,讓學生對每篇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引導學生提煉三篇文章的共同點:寫景,都是描寫祖國的壯麗河山,這也是本單元的主題。在此基礎上,筆者將單元主題寫在紙的中央,發(fā)散出三條主干,即三篇文章的題目。在這里,學生不一定非要利用文字做載體,也可通過圖畫、符號等形式加以表達。接下來,學生再讀三篇文章,畫出或寫出自己在文中捕捉到的重要信息。
1.2 單篇文本:利用思維導圖,發(fā)現問題。在初步感知和把握本單元文本的意圖及目標之后,再利用思維導圖對單篇文本進行自主繪制,以此發(fā)現自我不能理解之處。在為單篇文章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因學生所關注的內容相對于一個單元文本較少,所以學生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篇文章《黃山奇松》為例。學生再次閱讀文章后,已經明確文章主要寫了黃山松樹,并且文章描寫的是黃山松樹的“奇”。在接下來的學生自主閱讀文本中,學生能夠圍繞黃山松樹的“奇”寫出“迎客”、“陪客”、“送客”等關鍵性的詞語。學生不僅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概括語篇的能力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學貴有疑,所以最關鍵的是學生問題的出現。利用思維導圖在對文本梳理時,學生對文本中一些地方產生了疑問或不解,如在自主繪制《黃山奇松》時,不少學生不能理解課文二、三兩段之間的關系,對文本的理解遇到了困難,這就讓教者在對文本進行后續(xù)教學時做到有的放矢,分析總結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分析講解難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課文學習中也能夠關注自己的不解之處,更加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2.1 以圖片為載體繪制思維導圖,豐盈文本。蘇教版教材中每課都依據課文內容配有色彩豐富的插圖。這些圖片是一種隱性信息,是一筆寶貴的課程資源,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讓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觀看、討論配圖,有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激活學生的認知圖式,從而獲得大量與語篇相關的內容。
如《黃山奇松》一文中的幾幅配圖,在學生不能理解二三兩段的關系時,通過這幾幅圖的出示,提問學生:“為什么書中配有這幾幅圖片?”“幾幅圖片之間有關系嗎?”讓學生對文本閱讀形成整體感知,做到讀、看、思的統(tǒng)一。這樣學生就較為容易地理解了第二節(jié)是一一介紹幾棵名松,即幾幅小圖畫。第三節(jié)是整體介紹,是一幅大圖片的概括介紹,兩段話都是為了說明黃山松的“奇”。
2.2 以問題為引擎繪制思維導圖,豐盈文本。問題設計在語文文本閱讀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學生的思維過程更是從問題開始。以問題為引擎,不僅可以讓學生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如在《莫高窟》教學中,在問題的指引下,師生共同完成的思維導圖中簡潔明了地展示了莫高窟的位置、地理特征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等文化瑰寶??梢哉f,這幅思維導圖是本課閱讀教學效果的高度凝結,對教學起著引擎的作用,十分準確地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和課文的語篇結構特點。
3.1 復述文本。思維導圖順應人的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它讓我們的主觀意圖十分自然地表達出來,所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復述課文,可以讓學生有綱可循,有序可找,有句可用。這時的學生不是對課文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有系統(tǒng)地再次儲存所學的知識點,是大腦的又一次思維活動。
3.2 語用文本。2011版語文新課標中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被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模式所化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將這些問題內化,從而達到語用的目的,這也是教師對文本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所在。
在語文教閱讀教學中,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繪圖時機和繪圖策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思維工具,能夠為閱讀教學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進而幫助學生記憶、分析、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文本閱讀學習能力,使整個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促進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