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掖市甘州區(qū)黨寨鎮(zhèn)中心學校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人取得學業(yè)、事業(yè)成功的基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針對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的情況,教師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一是設疑激趣。從導語入手,利用小學生求知欲強的特點,巧妙設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帶著問題學習,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二是情境引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視頻、課件、微課等資源,通過播放課文配樂、朗讀視頻或圖片展示,強化視覺、聽覺刺激,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三是多讀生趣。如,在《和氏獻璧》一課教學中,可采用“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促思”的教學方法,在導語環(huán)節(jié)撥動情思,在范讀環(huán)節(jié)誘發(fā)情思,在朗讀環(huán)節(jié)激發(fā)情思,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把握人物心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夯實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基礎。
“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弊鳛檎Z文教師,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要教給學生“點石成金”之術,強化其思維、記憶等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一是引導學生活用教材。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對教材的使用僅限于抄寫生字、讀課文。教師要樹立教材運用意識,引導學生立足教材自主探究,正確使用教材,把教材當成訓練思維能力的工具,不能從一開始就從教輔資料上找答案、走捷徑,堵塞自身思考的通道。二是引導學生學思踐悟,培養(yǎng)他們邊學邊思考的良好習慣。抓點帶面,從句子中尋找關鍵詞,在段落中尋找中心意思,在篇章閱讀中思考文章主題,按這三步走的程序做好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三是引導學生記憶,通過記憶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積累知識。識記的方法有很多,如,讀、背、理解、結合生活實踐記憶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通過記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實際選用適宜的記憶方法,使其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
一是更新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學的空間,一些簡單的知識可由學生當小老師講,教師適時指導,通過學生的自我展示,訓練學生的膽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二是重視預習,教給學生預習方法。讓學生從生字中找出易錯難記的字,批注理解有難度的句子、段落,借助教輔讀物、網絡對主題進行探索,達到預習的目的。三是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情、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區(qū)別對待、分類指導的辦法,設置有梯度的學習問題。對低年級學生,可以引導他們以生字詞為主,對高年級學生,則從字詞、句子等方面著手進行訓練,確保學生在符合自身認知能力的前提下,主動探索,增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敢想、敢疑、敢問,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能力。一是高效設疑是基礎。情境的創(chuàng)設關鍵在于情,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提出的問題要結合教學的重難點,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學生因情境的刺激,學習熱情會被激發(fā)出來,產生學習興趣,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二是學法指導是關鍵。教師應遵循“從扶到放”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引導學生掌握、選擇和運用自主學習方法,借助豐富的活動載體促使學生的學習向課外拓展、延伸,突破課堂上學生自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結合對聯知識教學,安排學生搜集春聯、新居聯等;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安排學生在課外開展“啄木鳥在行動”實踐活動,找出廣告、招牌、告示、標語中的錯別字……通過活動,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從教到學”的轉變。三是學習習慣是核心。兒童的思維具有不穩(wěn)定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找區(qū)別,抓聯系,養(yǎng)成仔細觀察、善于發(fā)現的好習慣。通過教師的示范操作,引導學生依據課本去動手、動口、動腦,由感知表象到建立概念,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和概括,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