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彬彬,陳 清
籃球作為一項綜合性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中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高校對于籃球運動員的培養(yǎng)和輸送,是我國籃球事業(yè)發(fā)展騰飛的重要保障。在實戰(zhàn)和對抗比賽中,運動員的個人身體機能調動與專項體能的水平都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比賽的結果,所以高校在開展籃球運動員訓練時,應該根據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特征,不斷創(chuàng)新挖掘專項體能訓練方式,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高?;@球運動員的整體成績。
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運動員的基本身體外在形態(tài)素質有著不同的要求?;@球作為一項需要考察運動員彈跳能力、靈活性等綜合能力的運動,首先在身高上就做出了要求。身高足夠高就幫助運動員在籃球比賽中首先獲得了更加接近籃筐的優(yōu)勢,更容易進入到強力的隊伍中。同時對運動員的體重也有要求,過肥的身體在比賽過程中耐性更弱,彈跳能力也更弱。所以在進行高校籃球運動員選拔時,首先挑選外觀高挑、身材適中、肩寬和臂長比較科學的運動員[1]。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身體外在條件外,內在的生理性機能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也是必須的專項體能類別。主要包括心肺功能、有氧呼吸和無氧代謝能力以及血管收縮和造血功能等多個方面?;@球運動中需要運動員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持久的耐力。所以心臟的起搏能力與輸血功能要足夠強大,與此同時血管的張力也要能夠支撐運動員在瞬間爆發(fā)時需要的血液供給。而代謝則是體現了運動員對能量的釋放與儲存,從而保持平穩(wěn)的身體狀態(tài)。
1.3.1 速度與靈敏度的體能要求
高?;@球運動員大多在大學之前都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籃球運動指導,但是身體運動素質卻基本具備,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速度與靈敏度的素養(yǎng)?;@球運動員在賽場要有較快的速度帶球沖鋒,突破對手的包圍,并且在進行團戰(zhàn)時,也要能夠較快和準確的躲避撞擊,及時傳球或者投籃。比賽的最終目的是得分,進攻次數增加就成為得分的重要保障,這中間速度與靈敏度就成為籃球運動員重要的專項體能特征。
1.3.2 力量與控制力的體能要求
力量與控制力的具備,同樣是高?;@球運動員必備的專項體能特征,是身體運動素質的必要組成。力量在籃球運動和比賽中就體現為球速的控制和方向的把握,這對運動員的考驗就集中在身體幾個關鍵的發(fā)力點。腰部、踝部、腕部、腿部等,對腰部肌肉群的控制幫助運動員順利完成轉身,腿部負責彈跳,關節(jié)部位則幫助運動員實現接球、傳球等技巧靈活性的運動[2]。
1.3.3 耐力與持久度的體能要求
高?;@球比賽一般都按照國際籃球比賽的標準,打全場,配備較長的時間,這對于所有籃球運動員來說都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zhàn),期間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所以這也是對運動員耐力和持久度的考驗。在一場比賽中,運動員需要跑、跳、滑等多種運動的參與,而且受到籃球運動靈活性和機動性的影響,運動員的動作完成次數可高達100次以上,這對體力和心力都是巨大的消耗,只有具備足夠的耐力,才能夠堅持到比賽結束。
1.3.4 柔軟與可塑性的體能要求
高?;@球運動員應該具備的專項體能在身體素質上的表現還應該包括柔軟度與身體的可塑性,這是由于在運動中,需要運動員運用韌帶的拉伸延展性進行一些躲避防御的動作,如
果身體太過僵硬,不僅在許多動作要領完成上不理想,還有可能會導致運動員受傷。結合上文提到的基本身體條件來說,柔軟度與可塑性比身高體重更加重要,這也直接反映出了運動員自身身體協調性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籃球學習訓練的結果。
心理上的強大和抗壓能力的出色也是高校籃球運動員必備的專項體能,這項體能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外在可見的體力與運動能力,而是內在的精神品質。心理素質的強大可以有效幫助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中,首先是主觀能動性,代表了運動員在場上自我?guī)优c參與的積極性;之后是神經中樞對于突發(fā)事件的應激和興奮的反應速率,這體現了運動員在緊急情況下的控場能力;最后就是適應性和穩(wěn)定性,在比賽較為失利的情況下,能否穩(wěn)定心態(tài),調整情緒與狀態(tài),打好后面的比賽[3]。
信念是支撐高?;@球運動員開展籃球學習與訓練的最大推動力,要想讓運動員接受并積極主動參與到艱苦和勞累的專項體能訓練中,就必須要有強大的信念作為支撐。高校應該定期組織籃球運動員開展思想動員大會,邀請國內外的籃球專家和知名運動員分享經驗,幫助高校運動員樹立終身運動的理念,養(yǎng)成正確和良好的籃球學習訓練習慣,這對于專項體能中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當前高校籃球訓練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在于,過于追求訓練的成果和比賽成績,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訓練要遠遠大于心理疏導和建設,導致運動員目標不明確、專項體能分布不均衡。所以為了實現對專項體能的提高與鍛煉,高校要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僅要在硬實力上保持訓練勢頭,同時也要穿插心理抗壓能力的練習。與其他高校之間多聯系,搭建友好交流的橋梁,讓運動員走出校園環(huán)境,開拓視野,具有全局綜合的籃球精神和價值觀念[4]。
技術要領是高?;@球運動員日常訓練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在賽場上由于技術失誤而導致比賽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教練員也要充分注重這一方面的專線體能訓練。通過重復性強的訓練方法增加運動員的肌肉記憶和反應力,例如帶球前進、運球、傳球以及遠距離投籃等機器考驗手感的技巧。此外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方法和小游戲,讓運動員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敏性更高,比如二人背靠背夾球運球前進,就能夠磨煉到運動員腳步和上身之間的協調,同時也鍛煉了團隊之間的默契。
高?;@球運動員不僅要參與籃球的教學和訓練活動,同時作為一名高校學生也要參加日常的文化課學習和進步中。這就為籃球運動員帶來了較大的壓力,有序合理的時間安排就成為了穩(wěn)定和長久訓練的保障。所以教練員應該結合運動員們的日常作息和實際情況,制定綜合性的專項體能訓練計劃[5]。切不能囫圇吞棗的將所有專項訓練都安排在同一時間,在短時間內布置過量的訓練任務,這樣不僅不能保障訓練目標的實現,甚至還可能讓運動員產生逆反的心理。
硬件設備和場地完善,是保障高校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得到充分地發(fā)揮和訓練的關鍵保障。高校要加強對籃球運動場地的修建,尤其要注意安保措施的規(guī)劃,防止出現場地過于密集,運動員容易受傷的情況。此外,籃球器械的登記、管理、維修也需要高校進行完善。而對于教練員來說,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也是對籃球運動員專項體能培養(yǎng)的必要因素。教練員應該時刻關注國際籃球體育的發(fā)展動向,了解最新的戰(zhàn)術技巧,并且加強與運動員的交流。
隨著我國對籃球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高校也加強了對籃球教學和訓練的改革與完善?;诨@球運動中對運動員專項體能特征的要求,主要分為外在的身體運動能力與內在的心理抗壓承受能力兩個方面,身體運動技能幫助運動員實現對戰(zhàn)目標,內在的心理能力幫助運動員保持清醒頭腦,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高校籃球訓練當中,教練員要注重對高?;@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重視,要采用多方面綜合性的指定訓練方案來對高?;@球運動員進行科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