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的一個中秋節(jié),我是在廬山半山腰的一棟吊腳樓里度過的。樓剛起了三棟,起樓的那片地方,據(jù)說正是1200年前白居易被貶到九江做司馬時的草堂舊址。那是公元815年,當朝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卻被認為是越職言事,之后他又被誹謗——母親因為看花而墜井去世,而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于名教,朝廷遂以此為理由將他從左贊善大夫貶為江州司馬。從陪伴太子讀書的學官降為地方一任閑差,白居易倒也還好,在這里一住三年,游山玩水,優(yōu)哉游哉,很是縱覽了一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勝景。這幾棟剛落成的吊腳樓——事實上只是規(guī)劃中的一小部分,可能是為了紀念白居易的謫居歲月,也可能只是為了沾沾白居易的名氣,他,一個七十多歲的老者,把這一片地方命名為“白居易草堂”,開始了他在廬山上的山居歲月。
那天天色已晚,來不及下山,我們便就地取材、生火造飯。柴是滿地的松針、松枝和松塔,水是從山澗里接回來的泉水,菜是從菜園里直接摘的辣椒、茄子和豆角。燃枯枝敗葉,吃山間蔬菜,飲石上泉水,在平日的飲食之外,我們難得吃到了一次山風雨露培育出來的林野佳肴。吃飯后開始喝茶,茶也好喝,我們于是說那位老者在這里過的是神仙日子。他笑笑說:“哪是什么神仙日子,在山里只能這樣過?。 蔽覀冇謫?,為什么這里飯菜這么有滋味?老者說:“你吃到的無非是辣椒、茄子和豆角的本來滋味罷了!”這的確是大實話,我們當天吃到的和一百年前、一千年前的人吃到的其實一樣,是最簡單也最本來的蔬菜的味道。老者又說:“還不單單是水和菜,就連燒的柴也會對味道有影響,你們平時做飯用的都是煤氣和電吧,我這里只燒柴,用柴燒出來的飯和用煤氣用電燒出來的飯,味道不一樣!”再看那老者,的確很有一副仙風道骨的古人樣貌,很瘦,但是是那種很精干的瘦,長髯及胸,須發(fā)皆白。老者說他原來也住在城里,因為他的女婿是山里的,他后來也就搬過來了,在這已經(jīng)住好幾年了,除了做白居易草堂,每天就是墾山、種菜、種藥材。他說現(xiàn)在很多中藥之所以沒效果并不是中醫(yī)不行了,而是藥材不行了,很多地方種藥材的水土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水土了,被污染了,而他要在這里試驗種一些天然的、沒污染的藥材,一來可以賣藥材,二來也為中藥正一回名。
道理,確實是這么個道理。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其實味道也是一樣的。我們現(xiàn)代人的味覺,已經(jīng)被各種山吃海喝、暴飲暴食,被化學的、工業(yè)的、污染了的東西破壞掉了,已經(jīng)品嘗不出最好的滋味。或許可以說,現(xiàn)代人對味覺的喪失可能跟物質(zhì)社會的繁榮和發(fā)達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改善之后,我們吃動物性的食物太多,人類離食物鏈的末端太近,離食物鏈的初端卻太遠,經(jīng)過一條條長長的食物鏈條之后,把食物最原始、最本質(zhì)的物性和味道弄丟了,再也建立不起來了。味覺的喪失,跟味道的屬地原則可能也有關系。一個朋友對我說,家鄉(xiāng)食物最養(yǎng)人,只有吃家鄉(xiāng)的飯菜才會越吃越健康,尤其是對于很多少小離家的人,如果能經(jīng)常吃到家鄉(xiāng)的食材,一定會喚回身體里的很多記憶。常年游離在外,東西南北雜食既久,我們從小建立起來的味覺系統(tǒng)被打破了、打亂了,全天下似乎遍地都是湘菜,都是四川火鍋,現(xiàn)代人的味覺淪陷在麻和辣的口舌刺激中。但我們都忘記了,食物中最養(yǎng)人的部分其實并非食材,而是味道。在很多飯店,掌勺的大師傅們大多都比較胖,但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吃得多,相反很多大師傅吃得很少,很多講究吃、會吃的人也都吃得比較少,而之所以仍然會胖、會壯,全是靠好味道的滋養(yǎng)。據(jù)說,在草原地區(qū)過去有一道石頭菜,是撿鵝卵石用作料炒,吃就是吃那個味道,把石頭在嘴巴里嗍一下,再吐出來,那種味道也是一種美味。
庚子年間,八國聯(lián)軍進京時,慈禧太后一行一路西逃,史稱“庚子西狩”。這一路上,她飽受饑寒交迫、風餐露宿之苦,史書上記載她在奔波之中投奔到一戶農(nóng)家,吃到了一碗小米粥。吃慣了皇家膳食美味的西太后,竟然覺得這一碗小米粥是她一生中最好的美味,以至于回宮之后還念念不忘,又派人去找了小米粥來吃,結(jié)果卻完全不是原來的那般滋味。這說明的一點是,味覺的衰退也不單單是身體官能感受的衰退,還有我們苦難和流離經(jīng)驗的衰退,盛世之中不愁飽暖、不患奔波,但是在吃的感覺上卻缺少了一層底色,那種底色就像是另外一個世界,能為一碗粥建立起一種反差和張力。還有陳丹燕的回憶錄《蓮生與阿玉》,陳丹燕說她姑姑阿玉每次吃完飯最后都要嚼一口白米飯,那種淡淡的、清香的、稻子果實本身的香味,是一種至味,留于唇齒之間。前幾年,曾經(jīng)有一部很紅的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片子拍得很好,讓很多人看了難免垂涎欲滴。但隨之也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現(xiàn)在好吃的東西太少了?我的意思是說為什么現(xiàn)在的東西沒那么好吃了?這當然有食物本身的問題,我想并不全是這樣,而是我們舌尖的感受能力不行了。在味覺感受的細膩和豐富被現(xiàn)代食物的刺激性破壞掉之后,食物的味道也跟著消失了。天下一物降一物,也一物養(yǎng)一物,我們的舌頭被我們的食物養(yǎng)壞了!
在《看不見的江湖》中,野夫?qū)懥怂囊粋€舊時獄友黎爺。黎爺,一級廚師,是一代川菜大師黃敬臨的再傳弟子。有一次,野夫和黎爺比賽做拍黃瓜這道菜,兩盤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結(jié)果都說其中一盤好吃,盤底果然寫的是黎爺名號,黎爺做拍黃瓜有訣竅:訣竅就在一拍之中,野夫用的是鐵刀拍的,黃瓜上有鐵腥味,黎爺是用木片拍的,黃瓜的清爽皆還留著。鐵刀與木片之別,是中國廚藝的深層講究,如果不是做到一定級別或者有人指點,很少有人會明白到這一層。而這也讓我想起做蛇肉來,蛇肉雖然細嫩鮮美,但是在切的時候也怕鐵——不能用鐵刀和鋼刀切,而是要用竹刀切,一旦沾了鐵腥味,蛇肉就再也沒有那種細膩香滑的美味了,再好的舌尖也無用武之地。接著說黎爺,他還有一個燒制鹵肉的獨家法門,一般來說,燒鹵肉大都會放香葉八角等等,但是真正的竅門卻不在這里,而是在鍋蓋上。這個鍋蓋是有大講究的,具體說,不蓋鍋蓋的鹵肉肯定比蓋了的差,蓋了鐵鍋蓋、塑料鍋蓋的鹵肉肯定比蓋了木鍋蓋的差,而蓋了雜木鍋蓋的鹵肉肯定比蓋了水杉木鍋蓋的差,蓋了水水杉木新鍋蓋的鹵肉肯定比蓋了使用了半輩子的老鍋蓋的差,因為熏了幾十年老湯的那種鍋蓋的木頭里藏著多種香味,當熱氣蒸騰之時,香味就會從鍋蓋散發(fā)出來進入鹵肉中——它甚至比香葉八角還管用。
因為生活在農(nóng)村,我從小吃的就是地鍋飯菜。燒的柴是自己砍的,水是地下汲出來的,鍋蓋是用高粱秸稈納的,就像納鞋底一樣,分兩層,交錯著疊在一起,這樣的鍋蓋最吸味道,在高溫下也最釋放味道,有了這樣的柴火、水土和鍋蓋,你無論是蒸饅頭、炒雞蛋還是燉肉,都能蒸煮烘焙出飯菜的好滋味,吃到嘴里,舌尖認得那種滋味。
一般來說,我不大喜歡廚師做的菜。這并不是說廚師做得不好,相反,廚師做出來的菜都非常不錯,色香味俱全,但就是太有“手藝”了。我更愛吃的,其實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們因為不是廚師,不會覺得是在“做”給別人吃,所以不會去講究精細的東西,而是會用心、用情、用粗笨的手藝,做出雖然家常卻入味入心的飯菜,那樣的菜印著她們手掌的粗糙和溫情。我奶奶到80多歲還在做飯做菜,我小時候家里沒人做飯,或者做飯沒有菜,我就一轉(zhuǎn)身閃到奶奶的小屋里,她一個人吃飯,做的菜不多,唯冒尖一只小黑瓷碗,我眼瞅著開鍋,也不說吃飯沒吃,待到她發(fā)話問我吃飯沒——我知道,她一般都會問,我就說還沒吃,其實我手里攥著半只饅頭,她就另取一只小碗,把菜分我一半去,我就暗喜不已地蹲在她膝下,一根一根地挑著那菜吃,吃得很慢很慢,吃快了怕她再分我,吃慢了怕她碗里的顯少了。事實上,她做的不是什么美食,做法也很簡單,有時是西紅柿蒸雞蛋,有時是野菜撒點油鹽,有時是逢年過節(jié)的飯菜重新燉一燉,不過都有好滋味。因為她燒的柴火都是在樹林里撿的,有松枝,有樹根,有枯葉,有麥秸,有朽木,那火苗里冒出來的是自然的精氣;她用的鍋碗瓢盆也都是幾十年如一日,浸潤了半輩子的酸甜苦辣,有生活氣息。這些老去的味道、老去的手藝、老去的木材,以及老去的奶奶和外婆,都慢慢消散在過去之中,被已經(jīng)消失了的炊煙帶著它們越飄越高,越飄越淡。
隨著生活的節(jié)奏、工作的節(jié)奏,我們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種節(jié)奏,追求味道的刺激,追求快和飽,跟著一桌人吃飯,基本上都是在舌頭賽跑,沒見到誰還能細細品味。生物學上有一個現(xiàn)象,叫“用進廢退”,是說一個人要是不?;顒游骞偎闹?,或其他部位,這個部位的功能就會漸漸減弱。在我們,舌頭不是不用,而是沒有細致地用,你可以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吃東西咀嚼的次數(shù)減少了?是不是吃到嘴里會深入品嘗食物?
我有一個朋友,他曾經(jīng)有過一段這樣的習慣,每次炒完菜之后,他會先讓五歲的兒子先嘗一嘗,兒子說淡了就再加點鹽,兒子說咸了就再加點水,辣不辣、酸不酸、甜不甜也是這樣。因為朋友覺得,大人的舌頭已經(jīng)被污染過了,被破壞掉了,感覺出來的味道跟正常的味道會有所偏離,所以他要借用兒子還沒被鈍化的味蕾品嘗一下,用兒子舌頭的敏感、細膩和質(zhì)地,去恢復和平衡自己的味蕾系統(tǒng)。朋友很聰明,知道味覺上老要隨小,才能回爐一個原始的舌尖。比起成人的舌頭,嬰兒和小孩子的舌頭,功能的確更強大,也更全面,能精確地感受淡和重、多與少。還不單單是舌頭,其他器官亦然,比如小孩子會有靈覺,就是俗話說的天眼,他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世界,能看到另外一個時空;再比如小孩子穿脫衣服,你看似他是不講冷暖,隨時隨地脫衣服,其實他是出汗了,他的皮膚直接刺激著他的反應,而不會像大人一樣,考慮一下天氣、地點和禮節(jié)再決定脫還是不脫,小孩子沒這樣的牽絆。
今天很多人喜歡吃西餐,我覺得未必是出于好吃與否,而是出于自卑,以為西餐是高級的、時尚的,是西方的、文明的,其實蠻可憐,因為他們在咀嚼上、食物上習慣了西方飲食,然而他們的舌尖感受卻沒能建立起來,他們的舌頭進不去西方的城,也不再能回到東方的國。不過我最擔心的,還不是舌尖的變異和退化,而是舌頭背后心頭的退化。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中,圓山大飯店的大廚師老朱,每天給三個女兒做盡好吃的,然而三個女兒卻都不懂他的心思和舉止,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說:“人心粗了,吃得再精細有什么意思?”確然,吃是為了活著,但活著卻不是為了吃,舌尖能恢復到原來的地步,人心人性能嗎?這就是舌頭和心頭的通感,即使吃得再精致,人心卻粗糲淺薄了,喪失了最初的敏銳和虔誠,又能吃出來什么滋味呢?
六味之味
味有六味,所謂酸、甜、苦、辣、咸、淡。這在《大涅槃經(jīng)》上有,在《本草綱目》上也有?!捌涫掣拭烙辛N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這是《大般涅槃經(jīng)》說的;“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乎地”,這是《本草綱目》說的。字詞不同,但是大致意思,應該就是我們常說的酸甜苦辣咸淡,它們既是飲食上的六種味道,也可以引申為人生中的六種味道。六味,皆通于心。
酸是一種味道,如果把這種味道對應到人,我們最容易聯(lián)想到兩類人,一是讀書人,二是女人。在讀書人身上,不但有物質(zhì)方面貧困的寒酸,也有心態(tài)上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所謂文人相輕;在女人身上,酸則更多地表現(xiàn)為情感上的哀怨,容易在風月上爭風吃醋。往遠說,酸是為了邀寵或者獲得認可,缺少一種被承認的安全感,只不過女人的對象是男人,而讀書人的對象是浮名。酸有很多種,辛酸是生活的磨礪,酸甜是有怨有愛,酸楚是一腔心事無人說,惆悵也是一種酸。我小時候,一個人走在路上,踩著四周無人的黃土路,看著高高的藍藍的長空,忽然聽到農(nóng)戶人家里午后的雞鳴,便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惆悵,人生水遠山長,我會到哪里去?我怎么此刻又在這里?刻下就心里酸酸的,一直到傍晚,想起那聲雞鳴還是悵然。打個比喻,如果是一年四季,那么酸一定是秋天;如果是一天的時辰,那么酸一定是午后。在人生的水流輾轉(zhuǎn)中,一定要經(jīng)歷過秋天和午后,經(jīng)歷過那種哀和怨——雖然那本身未必是一種健康的情緒,才能進入一種通透和達觀,人生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才會圓滿無缺。
甜是一種相對的味道,能經(jīng)常吃到甜的時候,甜也就不再是甜了,因為舌頭味蕾對它的感知能力下降了。小時候沒有糖吃,吃過茅根,吃過生茄子——生茄子也是甜的,吃過高粱秸稈,吃過玉米秸稈,還吃過玉米須。它們汁水中的一絲絲甜,就會讓艱澀的童年多一絲快樂和明媚——這也許是事過多年之后的心理作用,也許是舊時光發(fā)酵帶來的一種愉悅?,F(xiàn)在,甜已經(jīng)不再稀奇,糖不用高高地擺在商店食品柜的最上層,也不用偷偷舀一勺放進嘴里默不作聲地等著它化完。事實上,我們對糖和糖的象征也已經(jīng)習以為常,而甜也就沒有那么甜了。小時候的甜總是比長大后的甜要甜,這不但有時光歲月的浸釀,也是甜的經(jīng)驗和甜的心理學。就像《圣經(jīng)》里巴比倫說的,偷來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餅是好的。我們?nèi)粘P稳菪腋!矍?、生活最容易想到的一個字眼就是甜。用顏色形容,甜應該是紅的;用質(zhì)感來形容,甜應該是肥的,無論紅還是肥,都給人一種富貴和滿足感。然而在人生中,甜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三分之一,它在水面下還有三分之二。可以說,我們爭取過來的、努力后得到的所有甜的那一剎那,背后都拖著一個長長的尾巴,那里面有淚水、勞累、屈辱、用力,它們混合在一起,構成了最后的甜。甜不是甜,而是酸苦辣咸的集合。所以最適合形容甜的顏色不是紅,而是白,因為白融合了赤橙黃綠青藍紫;最適合形容甜的質(zhì)感也不是肥,而是瘦,因為瘦是經(jīng)歷人生百味后的凝結(jié)。
還有一年,在廣西上林縣,我還看到過迄今我所見過的面積最大的黑皮甘蔗林。在那片北回歸線穿過的田野上,有適宜甘蔗生長的氣候、光照和水土,更有甘蔗種植的歷史。當時,蔗農(nóng)們正在收割、捆綁、過秤、交易,然后將一捆捆甘蔗裝到大卡車上運走,它們消失在一望無際的鄉(xiāng)間馬路的盡頭。在那片甘蔗地的旁邊,我遇到幾個正在拿著甘蔗當兵器玩耍的小孩子。這讓我想起很多年以前的自己,不同的是,我們那兒沒有種植甘蔗,我們手中玩耍的兵器是玉米秸稈。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不把玉米秸稈當成兵器,而是當成甘蔗吃,所以在我的記憶中,玉米秸稈的甜甚至比甘蔗的甜還要甜,那是一種替代性的甜,但是事實證明,替代性的甜反而更甜,也才能被我一直記憶到現(xiàn)在。
想起一首詩,《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從哪里看到的已經(jīng)忘記了,作者是盧輝:
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
那一折就斷的甜
只適合在嘴里
舔了又舔
我所要的甜
也不是雪中送炭的那一種
一袋大米
一對紅聯(lián)
燈籠一掛
歡天喜地的
紙屑
有些甜
看似一張舊報紙滿墻貼
其中,墻上的人
就算你打著燈籠
找個遍
不如睡個覺
在那里
見上一面
那時候的甜,事實上不可能那么甜,但因為它們在那個時候找到了我們,所以會格外甜。當然,那種格外甜也就永遠就留在那個時候了。我還知道的是,以后它們會更甜,越來越甜——一直甜到苦。
有甜就有苦,苦雖然是我們生活中最不喜歡的一種味道,但其實也不盡然全是壞事。中國人經(jīng)常說,先苦而后甜,這其實就是一種道家思維,苦和甜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味道,然而卻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古人喝茶,剛開始泡的新茶較濃,味道苦重,后來反復沖泡后才慢慢變甜,有一種淡淡的甘味,從茶道而通人生,所以古人說“先苦后甜”。如果以人生為一道菜來說,那么它的主味就是苦,是人生的鹽,唯有在這樣的底色背景下,我們才能出得來酸甜辣咸淡。
而我們的性格與道德也才能有根有本,無論是大富大貴還是貧賤患難,都能有一種泰然自處,正所謂《菜根譚》里說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和尚勸世人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恐怕也正是有那么多、那么寬廣的人生苦海做經(jīng)驗背景,蕓蕓眾生中有慧根的人才能悟道出家吧?跟塵世繁華相比,有暮鼓晨鐘、黃卷青燈、衲衣破缽的苦作為修行的主色調(diào),才會能者成佛吧?苦中求樂的當然不只是出家人。人世中,最正的一種味道就是苦,惟是這種正可以清歡,因此胡蘭成也說:“西洋沒有以苦為味的,唯中國人苦是五味之一,最苦黃連,黃連清心火,苦瓜好吃,亦是取它這點苦味的清正?!比欢裉?,在人生被消費貫穿的靡靡中,苦味已被丟盡,無人再咀嚼一路走來的流離,所以即使今后再快樂也只能是浮華浪蕊。
六味之中,辣味最刺激。四川人愛吃辣,湖南人也愛吃辣,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在他們的性格中也才有一種尖銳和潑辣。跟男人比起來,女人最接近于辣,這不單說她們潑辣,而是在性格上能達到一種驚天動地?!短K三起解》中,解差崇公道提解她自洪洞去太原復審,她胸有一腔奇怨大屈,在途中跟那個老差役訴說遭際,有一種直面天地的辣;而孟姜女哭長城,一心要尋她成婚三天就被抓走砌長城的丈夫范喜良,在知道丈夫餓死埋在長城后,連哭四十九天哭塌了長城。還有竇娥,一個孤苦無依的女子遭陷害反被貪官判死罪,大冤無處伸,她只有指天罵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她臨死發(fā)誓鮮血要濺在刑場的白綾上,六月天飄起漫天大雪,當?shù)卮蠛等辍V袊鴼v史上的女子在最后關頭都有一種辣,這源自于劫難當頭的絕望,源自于奇冤大悲,因為所有道路都被堵住了,只有面天對地、對話亙古。同時,有的人手段了得,不講情義,我們會說他毒辣。這種辣通常不道德,大多都是非常手段,會讓人有一種驚駭,但它是超越道德和倫理的天道不仁,是一種方法論。今天,這種毒辣我們可以經(jīng)常見到,但卻不讓人心生同情,因為它是一種工業(yè)時代的手段主義,只求達成最后的結(jié)果,而我懷念的是從蘇三到竇娥的“辣”,因為她們有一種直面天地的震撼。
一般說,北方人比南方吃鹽多,老年人比年輕人吃鹽多,窮人比富人吃鹽多。從化學上來說,咸味表現(xiàn)為人的味蕾受氯化鈉中的氯離子作用而產(chǎn)生的感覺。在烹飪上,咸是一種主味道,但凡是入口的菜肴,大多都要以咸作為底子,然后再點綴其他的味道。其實人生也是,生命的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若沒有以咸做鋪排,是品味不出更好的滋味的,從這個角度說咸有一點像苦,都是人生的主味底味,有它們作為托盤人世才能盛放。去年有一本書名為《世間的鹽》,就是安徽合肥的一個畫家,用他畫家特有的望聞問切抒寫世間的各色人等和世情百態(tài),他力透紙背的東西所取的就是眾生身上的那一縷咸味。
有咸就有淡,再說淡。淡,其實不是鹽放少了,也不是沒味道,而可能是一種綜合了所有味道的味道,正像在三棱鏡中的七彩事實上歸于的是陽光的白色和無色。再說了,咸或者淡,是一種個人感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有一年去重慶巫溪縣的寧廠古鎮(zhèn)——中國早期的制鹽地之一,參觀完曾經(jīng)繁華一時而今已經(jīng)荒煙蔓草的“七里半邊街”,我們來到一個鹽池,喝當?shù)氐乃覀兌加X得很咸,但是當?shù)厝藚s一點兒都不覺得咸。咸淡之別,到頭來還是看自己。四十歲之后的王維,走出安史之亂的恐懼驚嚇,住在輞川別墅里的他過著一種吃齋奉佛的生活,過著亦官亦隱的日子。他曾經(jīng)作詩說,“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一點,其實也就是一種王維的從咸入淡。讀王維的詩,我們常常會生出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那當然也因為我們的某種人生經(jīng)驗所致,在經(jīng)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階段之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一切都回到了本來的面貌。大劫之后,馬放南山,才會明白生命終歸是一場鉛華洗盡的樸素,一種水波流轉(zhuǎn)的隨性,正所謂“咸吃蘿卜淡操心”。這種淡,就是遍飲甘泉或者嘗盡苦澀之后的本味,同時也是吃完飯后嚼一口白米飯的回味。
過去的年
母親曾經(jīng)告訴過我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在我二十歲以前——那時候我還住在鄉(xiāng)下,每到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我總要嚴重感冒一次。母親說,那是因為你屬豬,年關近了,家家戶戶都殺年豬,屬豬的人因此會受驚嚇。這個說法可能有點兒迷信的色彩,但是它一直伴隨了我在家鄉(xiāng)所度過的二十年。二十歲那一年,我去外地讀大學,畢業(yè)前一年就出來工作,然后從廣州,到桂林,到上海,到北京,再到武漢,輾轉(zhuǎn)了大半個中國。在這南來北往的十幾年之中,奇怪的是,雖然平時會有感冒發(fā)燒,但是在春節(jié)前卻基本上再也沒有感冒過。至于這其中的原因,我不知道究竟是離開家鄉(xiāng)太久的緣故?還是城市里到了過年之際不再殺豬的緣故?
以前在農(nóng)村過年時,年的氣氛總是從殺年豬開始的。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養(yǎng)年豬,一頭膘肥體壯的年豬,要幾個人合力才能圍住,然后五花大綁,再用架車拉到村里殺豬的地方(這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兩個大灶臺,支了兩口大鍋,除了過年殺豬時用,平日里并不做其他之用)。一路上,豬在前面聲嘶力竭地叫,我們小孩子也跟在后面叫。吃得再肥、叫得再兇的年豬,一大悶棍吃下去也會暈厥,趁著還沒叫出聲,一把尖刀就從脖子下插進去,黑紅色的血就噴了出來。放完血的豬抬到煮沸的大鐵鍋中,煺完毛后開膛破肚,扯出心、肝、肺和腸子,砍下頭,兩片白白的身子掛在鐵鉤上懸吊起來。一頭豬被大卸八塊,最后我們分到的是一只豬尿泡。幾個人輪流著往里面吹氣,腮幫子都憋紅了,才把豬尿泡吹起來,吹得大大圓圓的,上面還掛著血絲和幾小塊油膩的脂肪。這也就是我小時候踢的足球,一直到初三畢業(yè)都沒有踢過足球的我們,每年唯一一次踢的球就是一只這樣的球,直到把它踢得漏完最后一絲氣,我們才算是過足了癮。
在農(nóng)村,豬肉是最大的年貨。那時候,我那經(jīng)常在鄉(xiāng)間操持紅白喜事流水席的父親,過年時家里待客的大菜也都由他置辦。豬肉,一開始是自己家的豬殺出來的,到后來自己家不養(yǎng)豬了,就買其他人家的年豬肉。置辦好豬肉之后,大年三十前一天,他會先煮好一鍋肉方,然后就開始做一種香腸——那是迄今為止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香腸。具體做法是這樣的:先把肥瘦相間的豬肉剁成小塊,然后放進清洗干凈的豬大腸里,兩頭扎緊,然后放進鍋里文火慢煮,同時要放辣椒、花椒、茴香、香葉等很多種作料。等出鍋之后,就把幾大串香腸盤在一起放在一只陶瓷盆里——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陶瓷盆內(nèi)側(cè)那一層暗紅色的明亮釉水,這種香腸是做冷盤吃的,切成薄片,然后裝盤,放蒜黃、醬油和醋。我小時候嘴饞,那幾大串香腸煮好之后,我每天就會緊盯著那只陶瓷盆,當然緊盯著那只陶瓷盆的還有我的哥哥——他比我大八歲。我們兄弟倆時不時會掀開鍋蓋偷吃一截——只要看見我哥偷吃我就去跟父親打小報告,而他不在時我就偷吃,最后的結(jié)果是,還沒過年這些香腸就被我們偷去一半。父親發(fā)現(xiàn)后會責罵幾聲,不過也只能是責罵幾聲。
除了豬肉,父親還要和母親料理更多的年貨。殺雞,宰魚,包包子,蒸饅頭,炸丸子,包餃子。它們的做法與別處可能不大一樣,譬如做魚。魚是鯉魚或者花鰱,去鱗去內(nèi)臟之后,用一層面粉裹了放在油鍋里炸(炸是為了儲藏得更久),等炸到焦黃時出鍋,冷卻了之后用報紙包好放起來,吃時再和白菜一起燴;做包子和饅頭還有特別的花樣,走親戚時帶的那些,揉好之后要用筷子在上面壓出花來,饅頭上還要放一顆大棗——這就是“大饃”(去至親長輩家拜年時是一定要帶的)。餃子是要到除夕下午才開始包,父親剁餡,母親搟皮,然后兩個人一起包,屋檐之下有一種閭巷人家都擁有的淡到尋常的富足。第二天一早就是過年了,不過真正過年遠遠沒有準備過年那么誘人。過年前每一天都離年更近一天,而過了年就離年一天比一天遙遠了,即使是春節(jié)那一天的下午,早上走街串巷地拜完年,年也就結(jié)束了。此后是一天接一天地走親戚,一天接一天地喝酒吃肉,再然后就是盤算著離家的日子。豐盛之后,有一種沒有著落的荒蕪。
回首一下這三十多年來的春節(jié),我只有一年沒在老家過春節(jié)。那是二零零六年,也就是我大學畢業(yè)的前一年。那年的十一月底,我南下廣州,在一家圖書公司做實習編輯。后來,也許是動了在外過一次年的念頭,再加上當時正在做一個小手術,就跟父母說春節(jié)不回去了。父親當時也同意了,但是隨著越來越臨近年關,他又開始催促我回去過年。我是這么說的:“我就不回去了,寄些錢回去吧,就當我回去過年了!”父親回了一句我至今都不能忘的話,他說:“那不可能一樣,錢又不會叫爹!”那一年的春節(jié)父親沒過好。后來母親跟我說,那些天父親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大年初一很多人來家里拜年,他也沒有多少笑臉,就像丟了魂似的,過一會兒就偷偷往外面看一眼。從此之后,我決定每年都要回去過春節(jié),至少是給父親一個安慰。不過這安慰,后來也只是給了他三年而已,因為他在二零零九年的春節(jié)剛過完沒幾天就去世了。
他去世了,但是我們的年還要照樣過。不過,也可以這么說,在他去世之后,每年他也還在和我們一起過年。因為按照我們那兒的風俗,家里長輩去世之后,每年除夕的下午,家人會去他們墳頭前燒幾疊紙和幾摞紙錢,同時放一掛鞭炮,意思是請他們一道回家去過年——這也就像父親還在世時也會在那一天去墳頭前請他去世的父母回家過年一樣(正月初三那天再去墳頭前燒紙燒錢放鞭,意思是請回去)。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是否也有這樣的風俗傳統(tǒng),但在我的老家多年以來就始終如此。事實上,我可能從來還沒有如此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也即這么多年的年我們都是和去世多年的親人的亡靈一起度過的。這種清晰的意識,來自于前幾年的某個春節(jié),正午時分,熙攘的人群已從院子里散去,我在明亮的陽光下一轉(zhuǎn)身,就看見了堂屋正中案幾上父親的相框(只有過年期間才擺出來,以供后輩和村人磕頭憑吊),我們就像多年以前那樣互相對視著,一種靜止如光線的、被陰陽分割的時間閃爍在我們之間,轉(zhuǎn)瞬之間又消失不見。
【作者簡介】林東林,作家、詩人。湖北文學院第十二屆簽約作家。著有作品《人山人?!贰短嫒澜缛パ鐾? 《跟著詩人回家》等?,F(xiàn)居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