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煒
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億萬農(nóng)民離開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奔赴城市的歷史進程中,近年來一股新崛起的鄉(xiāng)土詩浪潮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雷平陽和田禾是其中的兩個代表詩人。與雷平陽對故鄉(xiāng)云南昭通的固執(zhí)的愛相比,田禾對湖北大冶和江漢平原的愛也是細致感人的。丹納在《藝術哲學》中令人啟發(fā)地談到歷史地理對作家性格和創(chuàng)作的影響,實際上,湖北的文學地理也有鮮明的特點。從黃岡丘陵山區(qū)到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基本能囊括這個省份的地理特征。而孝感、咸寧的山區(qū)和恩施的崇山峻嶺,不過是對黃岡山川地貌的補充或伸縮修復罷了。我曾在湖北長江邊上生活十年,那個千湖之省,無論山川地貌、風土人情還是飲食習慣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不過,縱橫它的大地一路奔襲向東的浩瀚的長江,又增加了這個省份人民性格的豪邁與倔強,它的激烈的革命性格,這又是吳地軟語的江浙意義上的江南,以及我的故鄉(xiāng)徽州婺源意義上的江南,所不具備的。
田禾近年有一首令人難忘的詩,名字就叫《江漢平原》,他寫道:
往前走,江漢平原在我眼里不斷拓寬、放大/過了漢陽,前面是仙桃、潛江,平原就更大了/那些升起在平原上空的炊煙多么高,多么美/炊煙的下面埋著足夠的火焰/火光照亮燒飯的母親,也照亮勞作的父親/八月,風吹平原闊。平原上一望無涯的棉花地/白茫茫一片,像某年的一場大雪。棉花稈/挺立了一個夏天,葉片經(jīng)太陽暴曬有些卷曲/我順著一條小河來,手指輕輕撫摸河流的速度/上下游的水都以一種相同的姿勢流淌/摘棉花的農(nóng)民把竹筐放在河灘,走近一座石橋/河里的魚翩然躍起,但河水還是來不及停頓/繼續(xù)向前流淌,水中的落日可能被絆了/一下,沒到黃昏就落了下去。這時候/遠處村莊里,點起了豆油燈,大平原變得/越來越小,小到只有一盞豆油燈那么大/豆油燈的火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晃/我感覺黑夜里的江漢平原也在輕輕搖晃
“往前走”,這是詩人的視覺印象,“過了漢陽,前面是仙桃、潛江,平原就更大了/那些升起在平原上空的炊煙多么高,多么美/炊煙的下面埋著足夠的火焰/火光照亮燒飯的母親,也照亮勞作的父親”。我們假如有從武漢乘長途大巴到荊州,路過這些縣治的旅游經(jīng)驗,是不難看到這一帶醇厚最美的鄉(xiāng)村景色,以及原野上近于油畫的人物形象的。小說家池莉就是這一帶的人,可惜她很少用這種詩意濃厚的筆調(diào)寫到這些風物。就我而言,即使經(jīng)過千百次,也不會有這么動情的感受。我雖然做過兩年知青,但缺少田禾這種出身鄉(xiāng)下的詩人那種切身的生命體驗。想到這只是十幾年前、或許二十幾年的舊日景象,今天的鄉(xiāng)村已人走樓空,只剩下老弱病殘還在那里無望的癡守著中國文明的最后一塊凈土的事實,恐怕不僅是我,還有許多善感的人,都會為被全球化和城市化所抽空的古老的鄉(xiāng)土而黯然落淚罷。
這種深摯的感情,在田禾近年發(fā)表的短詩中隨處可見,例如《葡萄架下》《流水》《我的乳娘》《避雨記》《回家》《今夜的月亮》等等。上世紀80年代以饒慶年、張中海和龐壯國為代表的鄉(xiāng)土詩,多少還夾雜著傷痕文學的某種痕跡,到了雷平陽和田禾這里,則基本是以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鄉(xiāng)村問題的思考為軸心的。最近二十年的當代詩壇,一直是被先鋒詩統(tǒng)治著的,而且似乎給人越走越偏的印象。這就是寫小人物小情調(diào)多了,寫樸素人間的情感反倒顯得格外的離奇,田禾的詩,正是在這里打動讀者的。例如,看他的《葡萄架下》,表面上沒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滿院子都是葡萄的味道/葡萄架懸在頭頂,細密而/嫩綠的藤葉爬在木頭上”。聞捷和張志民50年代的《天山牧歌》《西部剪影》,在這方面都曾有精彩生動的描寫,饒慶年的《山雀子銜來的江南》中,也有非常細致的記述。它之所以能打動人,是因為這是詩人記憶中的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景象,它們在90年代后已不復存在。詩人依然那么固執(zhí)的堅持著這種古舊的記憶,在我看來這就是打動人的地方所在。詩歌除表達詩人自己的感情,另外一個功能就是以詩意的方式為我們留住逝去的歷史生活。田禾寫詩,靠的是樸實的情感,是對鄉(xiāng)村鄉(xiāng)土的固執(zhí)的熱愛,是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對城市化進程中鄉(xiāng)村文明衰落的感嘆。他對鄉(xiāng)土,有一種赤子般的忠誠。從這個意義上,他是一個鄉(xiāng)村文明的堅守者,就像60年代臺灣的鄉(xiāng)土詩,30年代沈從文的小說一樣,雖然歷史的發(fā)展遠遠把這些東西摔到了身后,但它們作為文學作品的魅力卻是越來越醇厚感人的。
田禾自然也知道,對鄉(xiāng)村文明的挽留,在現(xiàn)實層面上完全是徒勞無用的。他知道在感傷之余,還應該用現(xiàn)代眼光對之加以理性的審視,在一個更高的思想臺階上來思考這些過去的東西。他的《夜宿高坪鎮(zhèn)》試圖表達的就是這種有距離的思緒。詩人嘗試著以游客的身份,來一個叫高坪鎮(zhèn)的地方旅游,參觀了農(nóng)家餐館和各種旅游景點后,因為天色已晚,要落腳在某家旅店了。作品細致地寫到了這個小鎮(zhèn)的風物人情、一點一滴,不動聲色地用攝影機式的筆調(diào),為我們復原出一個正在經(jīng)受現(xiàn)代文明洗禮的小山鎮(zhèn)的變化。
街道兩旁的農(nóng)家菜館一個挨著一個/為尋找那家八角村農(nóng)家樂/我誤入了一條老街。一個賣桃子的婦女/指給我,走過前面的那家老張肉鋪/再穿過一條小巷,拐彎就是/晚餐是清江魚、苞谷酒
這是典型的湖北小鎮(zhèn)景色,帶著南方意味的生活習俗和狀物特點,就這樣一一進入讀者的眼簾。如果每天路過此地,大概不會生出陌生化的幻想,但對于從未到此的游客而言,卻是無比新鮮的。最富詩意的是下面的句子:
今夜我要在這張吱嘎響的床上安睡/現(xiàn)在,清江在低處,高坪鎮(zhèn)在高處/我像一只半懸的吊鍋,煮著心事/窗外偶爾一道農(nóng)用車的遠光燈/在我掛著藍布簾的窗口上一閃/算是小鎮(zhèn)一日里投給我的最后一瞥
作者在這里暗藏了他的“本地人”角色,似乎是以游客的感受寫出了一種十分客觀的身居異地的感覺。不過仔細一看,最后這幾句,恰恰暴露了一個經(jīng)過修飾隱藏的已赴外地工作多年的本地人的濃重的鄉(xiāng)愁。這種鄉(xiāng)愁之所以綿長無期,是因為它實際超出了一個具體人的生活感受,是因為這是所有中國人的鄉(xiāng)愁——在全球化城市化歷史進程中——每個人都在失去、或說永遠地失去自己的故土。這個進程也許是緩慢的,不易覺察的,但是它被詩人敏銳的詩筆捕捉到了。與此我想說的是,田禾還有一些表達苦難的作品,這種過于實在的詩作反而不如像《夜宿高坪鎮(zhèn)》更具藝術魅力。因為它產(chǎn)生了一種必要的距離感。有距離感的事物對讀者的影響,可能要遠遠大于那些非常寫實的東西。像朱自清的《背影》、魯迅的《朝華夕拾》、周作人的《烏蓬船》、沈從文的《湘西散記》,它們由于有了距離感,反而使人對那些逝去的東西更為懷念,生出更大的想象的空間。我理解田禾作為農(nóng)家子弟的感情,但是作為作家更重要的則是要經(jīng)常克服這種感情,將所要表現(xiàn)的東西加以升華。他的《夜宿高坪鎮(zhèn)》《江漢平原》都是這方面的佳作。它們的動人之處就在于作者有意識地拉開了與它們的審美距離,感情的距離,由于拉開了距離,這些東西就變成了不止是他一個人的,同時也包括了所有人的感受。
另外,我想說的是,從事新鄉(xiāng)土詩創(chuàng)作的詩人,在忠實自己過去生活感受的前提下,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大一些。例如放到那些到城里打工的群體的身上,增加一些他們生活的元素,超出一種懷舊式的藝術視角,把這些年輕人刻骨銘心的新東西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我記得田禾寫過一首打工者如何從廣州千里迢迢輾轉(zhuǎn)回鄉(xiāng)的詩作,我對它印象很深。但我覺得這類詩作還應該寫得更多一些,把藝術觸須深入到他們今天的生活當中。這樣一來,所謂新鄉(xiāng)土詩的崛起就會更令人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