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邢臺市東大街小學
小學的德育即學校對小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屬于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是社會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一個標志。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學習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他各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起著主導作用?!缎W德育綱要》
我們的課本中有很多寫優(yōu)美風景的文章,它就像一塊甜美的蛋糕,我們在賞其美,觀其形,更要品其味。在教學中教師注重這些文章的教學,從美景中懂得欣賞美,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從美景中感悟作者高尚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從美景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薄恫菰?/p>
讀著讀著,我們在為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而喝彩的時候,也隨老舍先生來到了一望無垠、翠色欲滴的草原,感觸藍天、白云、空氣、小丘、羊群,頓時心胸寬廣,心情舒暢。對于喜愛大自然的美景不予言表,這樣的美景怎容得去破壞?
因此教學目標中我就設計了“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草原的美景,體會大自然的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中蘊含著的感情,從而學生懂得熱愛祖國大好河山?!?/p>
教學“品讀、感悟第一自然段,體會草原的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是這樣設計:
師: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筆,給我們“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草原風景畫。現在,請同學們一邊欣賞優(yōu)美草原風光,一邊聽老師范讀第一自然段。
(聽完后)師:你們看到的草原是什么樣的?
生: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草原真美!
生:我看到了草原上明朗的天空,好像聞到了清新的空氣。
生:我看到了一幅白綠相間的中國畫。
……
教師有聲有色的范讀,配上優(yōu)美的草原視頻,把學生帶進美景之中,猶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边@樣設計是因為我們班在課前調查中,96%的孩子沒去過草原,對草原不了解,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視頻、音頻對孩子進行視覺地沖擊,看到草原的美,才能理解文中老舍筆下那“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學生初步感受到美麗的草原風光。
接下來,領學生走進課文,這樣設計:
師:是啊,作者陶醉被草原的美景了,我們也被陶醉了。在這醉人的美景之中,讓我們帶著贊嘆,帶著興奮,帶著陶醉來朗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
師:我們從這段讀到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生:我讀到了老舍先生來到草原的心情是愉快的。
師:老舍先生心情為什么這么愉快?你從哪些地方能夠讀出來?
生:因為作者喜愛草原,所以他心情愉快。老舍初到草原覺得“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彼f草原可愛說明他喜歡草原,看到草原景色美麗,作者心情多么愉快。
師:你的朗讀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草原上明朗的天空,聞到那清晰的空氣,感受到作者因看到這美景而愉快的心情。
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崩仙嵯壬P下的草原真美,就像畫出的一幅水墨畫,讓人陶醉再這美麗的景色里,我想作者當時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師:是呀“柔美的小丘線條、白色的大花、無邊的綠毯”看到哪里,都是一副優(yōu)美的風景畫,在這美景之中,我們怎能不被陶醉?老舍先生用這優(yōu)美的語言,把我們帶進了一幅幅美麗的畫中,讓我們再一起朗讀這段,隨作者欣賞草原的美。
……
這些美景文在老師至誠地引領下,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感悟自然的神奇,欣賞著、想象著綺麗多姿的景色,激發(fā)學生喜愛自然,保持一顆至誠至善的心,在讀文中樹立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從心中熱愛我們祖國大好河山。
古詩是中國的瑰寶之一,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經過歲月的歷練,變得更加光彩奪目。很多寫景的詩文,短短數句,就把大自然的美景描寫的淋漓盡致,所以在讀這些詩文、理解文中的含義、揣摩作者內心時,學生們會對詩句中描寫的景物產生豐富的想象,從而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喜愛上這美景,熱愛這美景。例如:
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學中這樣設計:師播放美麗的春雨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喜愛春雨嗎?為什么?
生:春雨細細的、小小的的,像絲、像線一樣,輕柔美好。
生:春雨滋潤了花草樹木,讓他們又煥發(fā)生機。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細細的春雨無聲無息地滋潤大地萬物,不但雨景美,而且雨也很“美”,就像詩中的這場雨悄無聲息地滋潤了大地萬物,這是“好雨”呀!所以詩中寫到“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一起讀這兩句,想象那春雨隨著春風悄然無聲地滋潤大地的萬物情景。
師:誰想說一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生:好雨知道下雨的時節(jié),就是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就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上的萬物。
生:春天里,植物要生長,正需要水的滋潤,春雨就下了起來,這真是一場好雨??!
……
師:看到這場細細的春雨悄無聲息地滋潤這禾苗,詩人的心情如何?
生齊答:高興。
師:對呀,詩中字里行間都洋溢著詩人歡喜之情,緊扣詩題中的“喜”字。詩中的好雨不但切時,而且還說出了“好雨”內在的高尚品格,這也是詩人的、也是所有“好人”的高尚人格。這首詩后兩句描繪“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睘槲覀兠枥L一幅江村夜雨圖,黑云密布,雨意正濃,在這美景下,更顯示出這是一場好雨?!?/p>
古詩大多短小精湛,其內容極為豐富,僅僅幾個字,讓人神之暢游,與現代美文相比想象更加多姿多彩,意味深遠。教學中借助春雨滋潤萬物的美圖,讓學生對春雨有了美好的構想,從而有利于理解詩文的含義,理解作者表達的含義,產生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從美好的事物中,發(fā)現內在的美;美景中感悟作者高尚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
教學中不止與學生談話的方式,有機的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出示一張張美麗的風景圖片或視頻,畢竟小學生對于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小學生的經驗較少,再針結合我校學生的生活經濟情況,學生出去旅游的幾率小,很多孩子一年、甚至幾年沒有機會領略異處風光,對于文中“小橋流水人家”“溫暖如春”的江南水鄉(xiāng),蔥蔥郁郁的森林,瞭望無際的草原,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大山……這些沒見過的景物學生難以想象,用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給學生美的教育,欣賞大自然的美,才能更好的對學生滲透品德教育。教學中教師美的引導,讓學生親身品味自然美酒,深深地感悟自然母親給予我們生命的教育。
欣賞大自然的神奇,開啟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欣賞大自然的美麗,給予學生懂得審視美的真理;欣賞大自然的博大情懷,品味人生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正像詩中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