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程宇昌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和生存根本。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勤于勞動、善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正是因為辛勤勞動,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歷史,擁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我們的勞動觀念卻越來越被淡化,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參與勞動,包括簡單的家務勞動。
更令人擔憂的是,受社會不良風氣及家庭教育不當影響,一些孩子從小形成了“勞動分貴賤”的錯誤價值觀,缺乏家務勞動意識和經驗,以致重課業(yè)、輕勞動思想根深蒂固,客觀上造成了勞動教育移位、缺位的問題。
不僅如此,這些年來,青少年勞動教育在少部分學校和家庭也被淡化了。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勞動課程設置率不高。除了勞動課程,青少年也很少獲得課外的勞動機會。部分學生學業(yè)負擔重,應試的壓力巨大,回到家里后,基本不會參與家務勞動,家長也常因課業(yè)任務重不讓孩子承擔家務勞動。勞動教育缺失,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使得一些青少年不會勞動,輕視勞動,也不珍惜勞動成果。
現如今,青少年不會勞動、不愛勞動、不愿勞動的現象,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那么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勞動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深層次的就是家庭、學校、社會認知出了問題。
從家庭角度來看,部分家長處處代勞,不給孩子參與勞動的機會,只抓孩子學習,勞動教育自然缺失。一般來說,只有在假期,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完成學校的任務,才讓其幫忙干家務,平時不會主動讓孩子勞動。只抓學習,不讓勞動,其結果是,學生不會包書皮、不會整理書包、不會疊衣服、不會縫扣子的情況并不罕見。
從學校角度來看,如果只重視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必然會輕視未納入考核體系的勞動教育。在一些學校,勞動教育情況不盡如人意。一些學校勞動課每學期只有10課時,每周不足1課時。其中,真正動手實踐的內容并不多,學生擔任值日生也只是簡單的擦黑板、掃地、擦窗臺等。部分學校由于擔心勞動操作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通過安排手工制作、課堂操作等活動來組織勞動課教學,離“出出力、流流汗”的勞動體驗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從認識角度來看,部分家長、學校對勞動教育存在一些誤區(qū),沒能正確地看待勞動教育對于孩子健康全面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甚至有家長把勞動、勞動教育等同于某些具體的勞動技能,等同于簡單的體力勞動,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等勞動價值觀。
如何扭轉青少年勞動教育的局面?如何切實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從多個方面作了回應和部署,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指引了方向。
科學設置勞動必修課程和勞動周。落實勞動教育需要依托課程,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保證。在課程設置上,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大中小學設立必修課程和勞動周,其他課程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和要求。在勞動教育時間上,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職業(yè)院校除實習、實訓外不少于16學時;大學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這種必要的勞動實踐安排,有利于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在勞動教育中的合力。發(fā)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鼓勵孩子自覺參與,鼓勵孩子利用節(jié)假日參加社會勞動,樹立崇尚勞動的家風。學校要切實承擔勞動教育的重要責任,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規(guī)劃好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注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有關勞動技能的學習;組織實施好勞動周,有序安排學生的集體勞動。社會各方面也應承擔勞動教育責任,企業(yè)公司、工廠農場開放實踐場所,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以及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多樣化勞動實踐平臺,注重引導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志愿服務;宣傳部門鼓勵和支持創(chuàng)作更多以歌頌普通勞動者為主題的優(yōu)秀作品,廣泛宣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跡。
完善勞動教育評價機制。評價機制猶如指揮棒,在培育正確的勞動觀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為此,應健全學生勞動素養(yǎng)評價制度,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激發(fā)學校和學生的積極性。將勞動實踐過程和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真實可靠。把勞動素養(yǎng)評價結果作為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yè)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使勞動教育評價“硬”起來。加強督導檢查和質量評估,把勞動教育納入教育督導體系,完善督導辦法;向社會公開勞動教育督導結果,并將其作為被督導部門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建立勞動教育質量監(jiān)測制度,推動勞動教育過程的反饋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