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鈺/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與認知學院
作為高校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時代發(fā)展需求之間的緊密對接意義重大,在改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了解不同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活動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以積極心理學為重要導向,堅持正確的教育教學方向,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及發(fā)展。
作為心理領域中的重要改革,積極心理學站在宏觀發(fā)展的角度,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了解傳統(tǒng)心理學的具體內容,其中科學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應用最為關鍵,通過對這些方法的應用以及分析來研究來充分體現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結合愉悅、幸福、發(fā)展以及和諧、健康的實質條件,將科學主義以及人文主義融入其中。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進行心理學進行分析時明確提出,這一新型的概念能夠彌補傳統(tǒng)心理學的不足,側重于對個人價值以及優(yōu)點的分析及研究,既兼顧個人的核心利益,又能夠站在社會的角度對個人思想進行考量,更好體現相應的指導作用以及價值,從根本上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大力落實,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
為了推動學生的全面成長的發(fā)展,我國高校結合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設置了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將豐富多元的教學內容與形式相結合,積極融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過程之中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但是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fā)現,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與其他課程存在一定的區(qū)別。首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定位比較模糊,課程設置不夠科學,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健康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明顯,但是許多學校還沒有構建完整的教育教學框架及體系,教學內容非常雜亂,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為單一和機械,有的學校直接以選修課的形式安排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生只能夠掌握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無法實現主動利用以及分析,難以主動的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想法并清除個人的不良情緒。其次,老師所采取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直接以課程為導向,無視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要求,實質的教學模式較為落后,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溝通較少,教學質量不容樂觀。最后,教師的教學能力比較有限,心理健康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大部分學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雙師型教師來完成,這一部分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及認知教育比較淺顯,難以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上。
為了充分體現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作用及優(yōu)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注重不同內容及形式的分析及解讀,關注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將課堂交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幫助以及肯定,保障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獲。
教學理念會直接影響后期的教學實踐方向以及效果,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高校必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以積極向上的教育教學為依據,關注積極心理學的滲透要求,了解這一理念的滲透技巧以及實踐策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讓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在與老師進行互動和溝通的過程中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想法,實現自身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其中,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老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系,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以此來真正實現有的放矢。
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直接影響后期的教學質量,在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落實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注重不斷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了解新課改背景之下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新要求,新標準以及新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主動參與各種專業(yè)培訓,學習同行的優(yōu)秀做法和經驗,在外出學習以及自主提升的過程之中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保障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收獲,從而在于老師進行互動和交流時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想法,主動接受老師的教育以及引導,規(guī)范個人的言行舉止。
積極心理學所涉及的內容及形式較為復雜,其中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最為關鍵,老師應該了解積極心理學之中的培養(yǎng)重點以及難點,關注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以及引導,保證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積極性能及動力,以良好樂觀的態(tài)度與老師進行互動和溝通,真正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學習對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價值及作用,從而學會糾正個人的不良行為習慣。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老師應該盡量避免簡單的引導以及知識灌輸,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以及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以及學習欲望,從而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發(fā)展。
以積極心理學為依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力量,注重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通過不斷的學習來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服務以及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