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瑛
我生命中有兩個家:一個通常意義上的生活之家,一個文學之家。文學之家的歸宿,便是《山東文學》。
我與《山東文學》,似乎是宿命。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幾本1959年的《山東文學》,在我們村勞動改造的一個李姓右派留下的。這個李姓右派大概也是一個文學赤子,在我們村勞動了大半年以后,冬天被調去修全縣最大的一個水庫。水庫工地距我們村一百多里路程,鋪蓋和生活用品,包括睡覺的被褥吃飯的碗筷都要自己背著,需要輕裝簡行;水庫工地勞動繁重,又是住草棚子,不會有條件看書,因此他把自己的書籍刊物等雜七雜八扔下了。他的房東是我的伙伴,知道我愛看書,就把其中的《山東文學》給了我,是1959年差不多全年的。那是個全國遭遇災荒的年代,經濟困難,物資匱乏,什么都缺,刊物用的紙張質量低劣,紙頁糊黑,幾乎難以辨認出文字;但畢竟還是能認得出,使我讀了上面的所有作品?!饲半m也讀過《人民文學》《少年文藝》等文學期刊,但這樣將差不多全年的一種刊物系統(tǒng)地讀完還不曾有過;而且,要害是,正是這差不多1959年全年的《山東文學》,激發(fā)了我對文學的興趣,誘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欲望——小說原來可以這樣寫,我大概也能做得出的吧!于是,18歲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寫出了我的第一個短篇小說。而且從此60年,開始了我的文學長旅,再沒有停止過。在這60年的跋涉中,我常常想,如若沒有1959年的《山東文學》的誘導,很難說我會不會有這終生的長旅;或者,這個長旅,會不會從18歲起步,真不好說?!渡綎|文學》于我,不是宿命嗎?
我認識了《山東文學》,親近了《山東文學》,感情完完全全和“山東文學”這四個字融合在了一起,心里一直把《山東文學》看作“自己”,“自己”的刊物,不管寫出什么,必先寄給《山東文學》,即使不能發(fā)表,也求得編輯老師的指教。正因此,從1966年4月始,發(fā)表我第一首詩的文學期刊,是《山東文學》;發(fā)表我第一首歌曲(詞)的文學期刊,是《山東文學》;發(fā)表我第一個劇本的文學期刊,是《山東文學》;發(fā)表我第一篇小說、第一篇散文的文學期刊,還是《山東文學》。也因此,相較于其他文學期刊,我在《山東文學》發(fā)表東西最多。另一方面,幾十年來,也受到了《山東文學》的極大惠澤。1963年3月,尚在求學時期的我,就被《山東文學》列為重點培養(yǎng)作者;上世紀70年代末“文革”結束,刊物正式復刊,每年都要舉辦幾次創(chuàng)作筆會和其他創(chuàng)作活動,哪一次我都名列其中。對于當時的一個基層作者,多么難得!
前幾天從微信上看到了一位文學刊物的主編,也是我的朋友關于文學的一段有趣的歷程。這位朋友姓劉,在定陶一中任教的時候,第一次將一篇小說投稿給一家刊物,題目下面署了個人的名字,正文最后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于陶城”。過了大約兩個月,退稿,編輯將正文后的“于陶城”誤認為他的名字了,信封上寫著“于陶城同志收”,退稿信中寫道:“于陶城同志:您好!您的大作......”五年之后,他在這家刊物發(fā)表了小說處女作;又五年后,調到這家刊物當了編輯,直至做了主編。迄今近30年,朋友深有感觸地說,個人認為不管寫與不寫,都是活在小說的世界里,且懷懷舊,突然心里對年輕的自己說:“于陶城同志,您好......”此事說來有趣,也有緣。我又何嘗不是呢?從60年前開始給《山東文學》寄去第一篇小說,到1979年小說處女作發(fā)表,近20年,收到的一直是《山東文學》的退稿信,名字雖未出現(xiàn)過“于諸城”(自卑的我從來沒敢造次,在正文之后寫過“于諸城”),但寫成“王良璞”“王良美(美字左加王旁)”的時候也是有過的。最終呢,我也同我的那位朋友一樣,調到了《山東文學》,并且一直事職到退休。需要一提的是,我到《山東文學》還是有一些“經歷”的:1980年10月,也即王希堅任主編時,我曾被調去干過小說編輯,但個人對這項工作并不熱衷,最后還是回了諸城文化館當我的創(chuàng)作員;又大約兩年后,《山東文學》負責人蕭鳴個別給我打招呼,透露調我做小說編輯的意思,并有一位副主編在省里的一次創(chuàng)作會議上與我談過話,那時蕭鳴突然重病,去世;1988年省作協(xié)從省文聯(lián)中分離,我被調去作協(xié)創(chuàng)作室搞專業(yè)創(chuàng)作,在1991年9月,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組織下文公布為《山東文學》小說組組長。十幾年翻來覆去,最終還是到了《山東文學》,從此安然。不是宿命嗎?
不禁想起了老主編,我的同鄉(xiāng)、老師,王希堅先生。
因為受邀籌建諸城文學館,近幾年我讀了王希堅早期出版的大量的文學作品,小說、詩歌、散文都有;也讀到了1957年整風反右期間一些批判他的“反革命罪行”的文章(頗為滑稽的是,有些批判者不久也成了被批判的“右派分子”),這位以寫“解放區(qū)文學”著稱、最早反映農村土地改革的著名作家,1957年被打成右派戴帽改造,坎坎坷坷20余年?!坝遗伞备恼?,于1980年6月省文代會上當選為省文聯(lián)副主席,不久即出任《山東文學》主編。這位心胸坦蕩受人尊敬的文學前輩,彼時雖已年逾六旬,仍雄心不減,把對文學的深厚情感和遠見卓識傾注到刊物上,對創(chuàng)作者竭盡扶持關愛。我在《山東文學》做小說編輯的時候,與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師長有了近距離的接觸,也便親自感受到了他的熱忱,他的堅韌不拔,從他身上受到了諸多教益。記得他在一次編輯會議上談到辦刊方向時,特別強調培養(yǎng)新人的重要。他說,《山東文學》作為全省一家重要的文學月刊,要把培養(yǎng)青年作者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特別要注重培養(yǎng)基層作者。這些作者都有各自的工作,業(yè)余時間寫東西,很不容易,我們應該體諒他們,關心他們,盡刊物所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組織起我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隊伍。當然名家也十分需要,但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作者支撐。他說,樹立一個刊物的形象,靠的是作品質量,有了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锇l(fā)表的作品質量高,創(chuàng)出名聲,名家才會把好的東西寄給你。他幽默地說:“我一當了主編就給王愿堅寫信要小說,寫了兩封信都沒回,卻把小說在《人民文學》發(fā)了。咱的牌子不硬啊,兄弟的情分都不講!”他說完呵呵笑著,由此又強調了一遍培養(yǎng)“自己”新秀的重要。已經過去了四十年,那情景還時時在我眼前浮現(xiàn),那誠懇的話語常常響在耳畔。正是銘記了前輩的苦心,受前輩情懷的熏染,我事職《山東文學》后才更加明確肩上的責任,不忘接續(xù)使命和宗旨,重視新人,不薄名家,不負眾望,不曾懈怠??朔N種困難,多次舉辦基層作者創(chuàng)作筆會,分層次地發(fā)表年輕作者的作品,培養(yǎng)出了一批批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作家。把《山東文學》的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個人七十歲,就是步入老年,倘尚能做事,也被說成“寶刀不老”“老當益壯”,極盡溢美,卻是愈發(fā)表明老矣,再“壯”也不會壯得長久的了。然而,一本文學期刊,不是可以用“年”來論歲數(shù)的。多少年為老?多少年也不老!衡量它“老”與“不老”的標準,不是“年齡”,而是“品質”:外部的容貌,內在的分量。我案頭有幾本1958年的《前哨》,也即《山東文學》的前身。時八歲,當屬童年。面貌也見“小”:16開本,48頁,文字排得滿滿,就連封四也都登載著連環(huán)畫。但周身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時代特征,處處彰顯出大刊的氣象和品格。由此想到七十年來《山東文學》經歷過的坎坎坷坷,整頓,停刊,多次易名,不斷受傷,但是終不倒,而且愈發(fā)旺盛,愈發(fā)充滿活力。為何?因為它的質地是文學。人民需要文學,社會需要文學,文學源于生活沃土,所以文學堅強?!渡綎|文學》正是植根于齊魯大地,得到豐厚的生活養(yǎng)分的潤澤,適應于人們的需要,才永遠挺拔茂盛,朝氣蓬勃!
看如今之《山東文學》,樣式清雅大氣,作品豐富厚重,既成熟老到,又具有青春的風采,堪稱高品位的文學大刊!每期到手,我都仔細閱讀,每期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而且作者隊伍中新人層出不窮,自然想見到刊物美好的未來,也對編輯們頓生感激之情。故此,每當新刊到手,我都抑制不住驚喜和欣慰。
因為,它是我的至愛,我的心靈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