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則
《龍沙紀略》為清代方式濟撰。方式濟,字屋源,號沃園,安徽桐城人??滴跛氖四赀M士,官內(nèi)閣中書舍人。因其父方登嶧受戴名世《南山集》案株連,流放卜魁(今齊齊哈爾),方式濟隨父流寓于此?!洱埳臣o略》便是他“久住于斯,又閑居多暇”在“游覽詢訪”中,所寫下的一部記載清初黑龍江地區(qū)的地方志著作。
全書一卷,分方隅、山川、經(jīng)制、時令、風俗、飲食、貢賦、物產(chǎn)和屋宇等九門。
方隅門:記清初黑龍江政區(qū)的劃分,建置沿革和當時黑龍江四境的情況及康熙帝部署攻打雅克薩城的史實等。
山川門:以川為主,山為附,而川又以黑龍江為主干,詳載其南北兩岸及其下游東西兩岸眾多水系的源頭和流向等。
經(jīng)制門:記邊地官制、兵制、人口、武器、賦稅、邊防、貿(mào)易、外交等情況。
時令門:記黑龍江地區(qū)氣候。
風俗門: 介紹當?shù)氐幕閱始奕?、祀神儀式、節(jié)日喜慶等習俗。
飲食門:著重記述了當?shù)厮N植的主要糧食作物、耕作方法、日常食物的構(gòu)成與烹調(diào)等。
貢賦門:主要記載清朝統(tǒng)治者所征收的各種賦稅及其繳納的情況等。
物產(chǎn)門:記載各種野生動植物的生長和分布情況。
屋宇門:介紹當?shù)氐姆课萁ㄖ徒ǚ康姆椒ǖ取?/p>
據(jù)《龍江三紀》序中介紹,本書原附于方氏家刻本《述本堂詩集》之后,清乾隆間修《四庫全書》時,將其析出,收入史部地理類。在提要中說,該書對某些江河水系的考辨,足以訂遼、金諸史之訛,而可補《盛京通志》之所未載。因此,是“志輿圖者所必考”的。故后來更有人認為,《龍沙紀略》“實為黑龍江文化之祖,千載以下,萬里以外,考茲土之物產(chǎn)風俗者,孰不珍重之?!薄啊都o略》一卷,簡要質(zhì)實,猶九州之有《禹貢》,單詞只字皆可寶貴?!卑阉f成為“黑龍江文化之祖”,未免過分,不過說它“單詞只字皆可寶貴”“孰不珍重之”,看來還是比較中肯的。從這些評價來看,無不說明《龍沙紀略》作為黑龍江地區(qū)少數(shù)幾種古代方志之一來說,它確實是它們當中不可忽視的極其重要的一種。
《龍沙紀略》雖然篇幅不長,但史料珍貴。開篇之首,便告知人們“黑龍江尤為絕域,古史書而不詳?!彼裕谒磥?,書中多記載一些內(nèi)容,于后人有益。事實也是這樣,如在書中“風俗門”里,介紹了當時的“鄂倫春婦女,皆勇決善射。室至,腰數(shù)矢上馬,獲雉兔,作炙以餉。載兒于筐,裂布懸項上。射則轉(zhuǎn)筐于背,旋回便捷,兒亦不驚?!痹凇敖?jīng)制門”里,記載人們的飲食中“稻米甚貴,販自沈陽,用以待賓客、食病者”。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該書記載了當時與俄羅斯互市貿(mào)易的情況:“秋盡,俄羅斯來互市,成百人,或六、七十人,一官統(tǒng)一,宿江之西。官居氈幕,植二旗于門。衣冠……禿袖方領,冠高尺許,頂方而約其下。行坐有兵卒監(jiān)之。所攜馬、牛、皮毛、玻璃、佩刀之類。易縑布、煙草、姜、椒、糖諸物以去?!痹诤邶埥墨I中,這可能是最早記載黑龍江地區(qū)與俄羅斯開展邊境的史料。由此,我們可知該書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