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爭琪
(史可法紀念館 江蘇 揚州 225002)
乾隆四十一年(1776),也就是史可法殉難一百三十一年,乾隆帝頒布《賜謚御旨》:“至若史可法之支撐殘局,力矢孤忠,終蹈一死以殉;又如劉宗周黃道周等……均足稱一代完人”[1],并敕令在揚州梅花嶺下史可法衣冠冢旁修祠紀念。史可法身后受到如此褒揚可謂登峰造極,盡管乾隆帝目的很明確,“崇獎忠貞,所以風勵臣節(jié)”[2],為鞏固他的政權。但御旨中措辭很耐人尋味,即評價史可法、劉宗周等“均足稱一代完人”,足見清廷對史可法高度認可。史可法等“支撐殘局,力矢孤忠,終蹈一死以殉”,具有崇高民族氣節(jié),堪稱“一代忠烈”,但何故稱“一代完人”?事實上,乾隆帝“特敕大學士、九卿等稽考史書”[3]對明代死節(jié)之臣都進行了一定了解,并且還根據(jù)他們生平情況劃分三個等次,以區(qū)別褒獎:“凡立身始末卓然可傳而又取義成仁、搘拄名教者,各予專謚,共三十三人。若生平無大表見而慷慨致命、矢死靡他者,匯為通謚……至于微官末秩、諸生韋布及山樵市隱……共二千四百人。”[4]史可法正是第一等次,專謚“忠正公”。
乾隆帝評價史可法為“一代完人”,并且認為他達到了賜謚褒獎第一等次的要求,即“立身始末卓然可傳”且“取義成仁、搘拄名教”。史可法“取義成仁”,“搘拄”了封建制度的綱常“名教”,成為民族英雄為后人所熟知,那他“立身始末”又是怎樣的“卓然可傳”?據(jù)《明史·史可法傳》《南疆逸史》《小腆紀傳》等現(xiàn)存史料記載,史可法“立身始末”儼然一位清官好官的形象。本文就試從史可法的生平入手,梳理他為官經(jīng)歷中的廉政事跡,分析他的廉政思想,從這一角度去認識史可法。
史可法,字憲之,號道鄰,大興籍,祥符人,生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祖父史應元先后任山西沁州(今源縣)知州、貴州黃平知州,在明代中后期日益腐敗的官場中,他“有惠政”[5],能“輕徭役,簡詞訟,以教化為先,不事刑撲”,善待百姓,自身除“月俸外,囊無一錢”[6],深得民心。史可法出生后,祖父對他寄予厚望,悉心培養(yǎng),曾對史可法的父親說“我家必昌”[7]。史可法中進士后,初授西安府推官,后升任戶部主事、右僉督御史、南京兵部尚書等職。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 年)四月,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史可法督師揚州抵御清軍南下,拒降被殺,終年四十四歲。他為官一十八載,所言所行表現(xiàn)出了大公無私、勤政愛民、廉潔自律的優(yōu)秀品質(zhì),根源在于他一以貫之的廉政思想。
《明史》講史可法“年四十余,無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為兒女計乎’!”[8]古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當夫人主動勸其納妾,以存子嗣時,史可法嘆息道,國家危難,豈敢因兒女私事而耽誤國家大事!這句話既表明了他當時憂國憂民、全心投入的狀態(tài),也顯示了他家小國大、公而無私的價值觀。時史可法奉詔剿左兵,途經(jīng)南京燕子磯,雖離家近在咫尺,且思母心切,卻不能與母相見,遂作詩抒發(fā)情感,《燕子磯口占》:“來家不面母,咫尺猶千里;磯頭灑情淚,滴滴沉江底?!盵9]督兵白洋河時,作詩《憶母》:“母在江之南,兒在江之北;相逢敘夢中,牽衣喜且哭?!盵10]他忙于公事“三過家門而不入”,體現(xiàn)出他心懷天下的壯志。
對父親他更是愧疚。他為官后,一直奔忙于外地,平時無法守在父親身邊盡孝。父親離世時,史可法正在六安忙于戰(zhàn)事、政事,距家千里之外,連最后一面也沒能見到。他聞訊悲痛欲絕,直至絕食地步,留下終身遺憾。
史可法數(shù)封家信進一步見證了他舍小家、為大家的心懷。崇禎十一年十二月,史可法給父母的家信:“日費艱難,又添憂惱,乞父親凡事寬解……京中諸物騰貴,日費艱難,前吳逢順、劉應奎寄去些須,恐不足用,不妨暫貸于諸友,容男陸續(xù)補還?!背绲澥甓陆o夫人的家信:“此時手中空乏,不能顧人,今寄去銀十五兩備用,夫人可將首飾變賣用。”[11]崇禎十二年二月、三月間寫給胞弟可模的家信:“驢市胡同房價,無力辦此,當急已之”[12],“買房一事,當即停止;此時貧甚,那得數(shù)百金也?!盵13]
史可法廉潔奉公,家計艱難,不得不讓父母向親友暫借,讓妻子變賣首飾以維持日常用度,胞弟欲購婚房也被迫立即停止。但當國家和百姓需要時,他公而忘私、敢于擔當。崇禎八年,朝廷計在安徽設立兵備道,遴選人才時,“舉朝視為畏途,無敢任者,公奮然曰:‘國家養(yǎng)士,原為社稷封疆計,今若此,非所以報主知也?!哉埻?。”[14]
史可法身為一名普通人,為人子卻不能盡孝,但作為一名國家官員,他大公無私、為國盡忠。自古忠孝兩難全,史可法在忠與孝、國與家、公與私發(fā)生沖突時,毅然選擇了前者。
史可法愛民如子,為官之初遇到了罕見的災荒,陜西爆發(fā)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史可法職責使然,參與平亂,但他體恤百姓疾苦,明白多數(shù)農(nóng)民因無法生存才被迫起義,因此區(qū)別對待:一面大力賑災救荒,救助百姓;另一面堅決緝拿真強盜,從而平息了一方事件。由此,“舉崇禎元年進士,授西安府推官,賑荒恤民,戢奸弭盜,能聲大著……”。[15]史可法巡撫安徽、河南、江西諸地時,“奏免被災田租”[16]。崇禎十年,史可法開府六安(今安徽六安市),剛到六安即“捐俸修甕,佐以節(jié)省之資,費不下二千金,而不煩公帑,不括民貲”[17],而他自己卻 “終歲一衣,蔬食自足”[18]。
“一條鞭法”在萬歷年間就已推行,但六安地區(qū)仍實行可隨意增加百姓負擔的“簽點法”。最為厲害的當屬“馬差”,“馬差一至,坐索無已,往往中人之產(chǎn)立盡”[19]。史可法了解后立即下令廢止“馬差”,同時一并廢止其他不合朝政的陋規(guī),諸多舉措大大減輕了百姓負擔。
史可法總督漕運時訂立“十條誡令”,規(guī)勸所轄官員“愛惜百姓”。他為官始終心系百姓,千方百計地為老百姓排憂解難。他恤民愛民之情,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他為官施政的方方面面,因此他深受百姓愛戴。家父病逝,史可法傷心欲絕,六安民眾感同身受,紛紛簇擁而至,請史可法進食,為國節(jié)哀。按孝制,史可法須辭官回家為父主辦喪事,并守孝三年。史可法臨別六安時,百姓跪送不起。史可法在六安人心中“孺子婦人無不見公之真,勇夫悍卒無不懷公之德”[20]。史可法離開后,六安人又為他建立了生祠,至今安徽六安市還有一個史祠村。
史可法愛民如子還表現(xiàn)在他嫉惡如仇,對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毫不留情、嚴懲不貸。他所主政的地方“貪吏望風解緩”,總督漕運期間“劾罷督糧道三人”。據(jù)《六安州志》記述:史可法屬下一蘇姓兵丁,為人兇狠,因小事竟射殺當?shù)匾晃焕蠇嫞房煞ㄕ莆諏嵡楹?,下令將此人按軍法處置?/p>
史可法愛憎分明,他給友人金正希(崇禎進士,明末抗清義軍首領)的一封信中他說:“當今為國家患者賊,而殺賊則兵也,兵能殺賊則兵,兵不能殺賊,而所殺非賊,則并不能為兵。夫兵之不得為久矣。至兵之假號為援剿、為勤王,而實為快其鹵掠殺百姓之志,此憂時之士所以當食而放箸也?!盵21]史可法這段話分析了時弊,也表明了他對那些借殺“賊”之名擄掠侵害百姓的官兵的深惡痛絕,對經(jīng)受雙重苦難的老百姓的憐憫擔憂。史可法愛憎分明,“賊”“兵”在他心里區(qū)分得異常清晰。
晚明社會奢靡之風盛行,官場貪污腐敗嚴重,身處其中,史可法卻出淤泥而不染。他自律甚嚴,甚至近乎苛刻,一生過著極其清苦的生活,即便升任高官,也從不追求個人物質(zhì)享受。史可法領兵征戰(zhàn)中與大家同甘共苦,“乙亥五月,上命史可法監(jiān)安廬軍……可法有大將才,痛自刻厲,與士卒同甘苦。大小數(shù)十戰(zhàn),俱以己先三軍??煞Y驅(qū)江淮間,衣不解帶,輒至十余日。軍行不具帷幕誤被?!瓙勖窬词浚冀簜b客,皆得其死力,雖古名將莫過也?!盵22]
《明史》本傳講史可法“廉信,與下均勞苦,軍行,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盵23]為督師時“行不張蓋,食不重味,夏不箑,冬不裘,寢不解衣”,還記述了他一個故事:“歲除遣文牒,至夜半,倦索酒。庖人報殽肉已分給將士,無可佐者,乃取鹽豉下之??煞ㄋ厣骑?,數(shù)斗不亂,在軍中絕飲。是夕,進數(shù)十觥,思先帝,泫然淚下,憑幾臥。比明,將士集轅門外,門不啟,左右遙語其故。知府民育曰:‘相公此夕臥,不易得也。’命鼓人仍擊四鼓,戒左右毋驚相公。須臾,可法寤,聞鼓聲,大怒曰:‘誰犯吾令!’將士述民育意,乃獲免?!盵24]是時史可法督師揚州,年除夕夜就著豆豉喝了些酒,因困倦睡過了時間,屬下體諒史可法之辛苦,命更夫仍擊四更鼓,史可法醒后既怒且疚,從此滴酒不沾。
清方苞《左史逸事》,也講述了史可法軍旅生涯的細節(jié)。史可法“每有警,輒數(shù)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盵25]身為軍中統(tǒng)帥,他始終做到嚴于律己、吃苦耐勞,就連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也以史可法自勉,“孫高陽、史道鄰皆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qū),為一代之偉人”。[26]
史可法出生并不富裕,做秀才時家境愈窮,恩師左光斗還將他收留家中“又因法貧甚,而館之官邸中”。[27]史可法為官后“砥節(jié)奉公”、清廉如水,故家庭經(jīng)濟狀況并未太多改變。崇禎十二年二月,剛給弟弟辦完親事,家境更加困窘,史可法告慰父母“可?;槭录韧辏脑敢旬?,即家間清苦,有男在,自不必憂衣食也?!盵28]當時他給胞弟信中第一句即是“屢得來信,知家計艱難”[29]。史可法數(shù)封家信頻現(xiàn)“借貸權宜行之”“不妨暫貸于諸友”“變賣首飾”拆解度日等字眼。是時史可法已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多省屬正四品官,而他家里日常開支都無法保證,與晚明時期奢靡之風截然相悖,顯示其一身清風正氣。史可法清廉之聲甚至受到朝廷的質(zhì)疑,他因父親逝世依制回鄉(xiāng),在途中遭到朝廷暗查,結(jié)果令猜忌者失望、汗顏,史可法行囊除行李外,值錢之物僅有2 只銀杯、17 把折扇和32 幅奏折。
史可法也是勤政的楷模,心系國家大事,時勢緊張,絲毫不敢懈怠。在六安修筑城墻時,他“躬親閱視,即一磚一石,數(shù)目寓而心經(jīng)焉,不日之成,悉為堅壘長城……”[30]時史可法受馬士英排擠督師揚州,南都士民嘩然,有縉紳及在京士子三百余人聯(lián)名上疏,要求當權者“還我史公”,疏中所言:“政事遇之而悉周,凡在所司,雖寒暑、旦昏而不廢。蓋以其所欲,故能知人,以其不倦,故能畢舉。真救時之宰相,濟世之忠良也……”[31]
《明史》本傳講史可法母親“尹氏有身,夢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32]。清代文人據(jù)此典故及其生平撰寫了兩副對聯(lián):“生有自來文信國、死而后已武鄉(xiāng)侯”“夢文天祥而生、慕武鄉(xiāng)侯而死”[33],將史可法比作民族英雄文天祥與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的精神合體。在面對個人生死與民族大義抉擇時,他與文天祥一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為挽救明朝大廈于將傾,他如諸葛亮一樣全心全意投入,耗費了畢生精力直至殉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今人對史可法的了解大多是他生命最后抗清殉國的歷史,其他方面并不十分清楚,如本文所述,他不僅是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文人儒士,一位清正廉潔的好官,他的自律、清廉、愛民絕非受外部壓力所致,而是他內(nèi)心自覺,同時這也證實了他以身殉國的壯舉也絕不是歷史投機,是他一以貫之的品性的自然選擇,堪稱“一代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