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網站11月13日文章,原題:為什么自助類讀物在中國如此受歡迎中國的書店里滿是提供自我完善建議的書籍,話題從應對害羞(如《一分鐘和陌生人交朋友》)到商業(yè)成功(如《七分鐘理財》)。最近一本暢銷書的書名敦促人們:“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和內容反映了一個快速變化社會所面臨的壓力。在這個社會里,通向財富的道路正以一代人之前難以想象的方式開放,競爭亦十分激烈。
關于中國圖書市場的可靠統(tǒng)計數據很難找到。但波恩大學社會學家埃里克·金的一項研究顯示,自助類書籍可能占了中國印刷版圖書市場的近1/3。市場研究公司NPD估計,在美國,這類書只占成人非小說類書籍銷量的6%。
盡管中國領導人不斷強調中國必須“自力更生”,但許多尋求成功建議的人會求助于美國書籍。去年在中國,自助類暢銷書的前十名包括幾本美國著作的中文譯本,如《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相比于其他文化上更接近美國的國家,中國讀者似乎更渴望這些進口書籍。埃里克·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和美國都是“高度競爭和唯物主義的國家”。21世紀初,美國人斯賓塞·約翰遜撰寫的勵志書《誰動了我的奶酪?》大受歡迎,一部根據該書改編的話劇在中國各地劇院上演。在中文里,“奶酪”一詞有了新的含義:自我利益。結果,書名帶有“奶酪”的書籍在中國層出不窮。
中國人實用性讀書的傳統(tǒng)悠久。2018年,該國小說占圖書總銷量的7%,而在德國這一比例超過30%。英國藝術委員會在2006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圖書市場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與生活密切相關。以考試為重的教育體系幾乎沒有時間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尋求如何自我推銷建議的人求助于自助書籍。
或許自助類圖書又回到了原點。畢竟,早在公元前6世紀創(chuàng)作的杰作《孫子兵法》可以說是自助書籍的鼻祖?!?/p>
(劉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