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帝王服飾的劉備(畫像)
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對》中,為劉備集團未來的發(fā)展路線做了這樣一個規(guī)劃:“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后來的形勢真如諸葛亮的預測,劉備既占領了益州,又占領了部分荊州,兩路大軍形成了對曹魏集團的鉗形攻勢,局面一派大好。
接下來,形勢繼續(xù)朝著有利于劉備集團一方發(fā)展。在劉備和曹操長達兩年的漢中之戰(zhàn)中,曹操一方損兵折將,大將夏侯淵被黃忠陣斬,曹軍撤退,劉備占領漢中全境,并乘勝攻取了東三郡(魏興、上庸、新城)。可以說,此戰(zhàn)以劉備完勝、曹操完敗而宣告結束。
為了策應劉備的漢中之戰(zhàn),鎮(zhèn)守荊州的大將關羽也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發(fā)動了襄樊之戰(zhàn),戰(zhàn)爭態(tài)勢更是良好。先是關羽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重創(chuàng)曹魏,接著在曹操的統(tǒng)治區(qū)內許都也發(fā)生了變亂,陸渾縣的孫狼等人殺縣主簿,歸附關羽。為了避開關羽的鋒銳,曹操甚至想遷徙都城。這表明當時曹魏在樊城、許都、關中都不占優(yōu)勢,而關羽卻威震華夏,意氣風發(fā)。
然而,隨后的劇情卻發(fā)生了驚天大逆轉,曹魏和孫吳成功聯(lián)手,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徐晃長驅直入,擊敗關羽。兵敗的關羽無路可逃,被擒遇害。
從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漢中戰(zhàn)役結束到十二月關羽被殺,歷時足足7個月。其間,蜀漢除派劉封等人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攻占上庸諸郡外,居然未作任何策應關羽的軍事部署和行動。
那么問題來了,關羽發(fā)動襄樊戰(zhàn)役,逼得曹操從漢中退兵,劉備為何不乘勝追擊,進攻長安,或者主動聯(lián)合孫權,支援關羽,反而主動退歸成都,讓關羽陷入孤軍奮戰(zhàn),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呢?
事實是劉備在取得漢中戰(zhàn)役勝利后,既沒有派兵增援關羽,也不進攻長安減輕關羽的軍事壓力,而是率領文武百官回到成都集中精力建造宮殿館舍,“備于是起館舍,筑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余區(qū)”。原來,他們一門心思要稱王稱帝、封侯拜將,根本沒有心思去關注荊州戰(zhàn)局的變化。等到他們忙完——劉備稱“漢中王”、手下文官武將各有封賞后,這才騰出手來關心荊州戰(zhàn)事,可是為時已晚,大局已定:關羽死了,荊州丟了。
劉備一代梟雄、諸葛亮謀略過人,關鍵時刻怎么會如此掉鏈子呢?這其實是利令智昏,都是功名思想給害的。
事實上,帝王夢和功名思想在蜀漢君臣中十分濃厚,在劉備、諸葛亮身上尤其突出。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后”,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從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功名欲望,一旦條件成熟,他們就會把立國建制當成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這也正是曹操所說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說的也正是劉備這種人。
劉備一開始就有政治野心,在長期征戰(zhàn)中始終做著帝王美夢,所以看人很準的曹操才會說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話來。劉備過去之所以沒有表現(xiàn)出來,是因為一直被人追著打,沒有立足之地,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不,剛占有荊州南郡,他就分夷陵、夷道、佷山諸縣設立“宜都郡”,暗含“適宜建都”之意,政治企圖由此可見一斑。周瑜、魯肅以“天下梟雄”稱之,亦指明劉備具有陰險可怕、包藏野心的一面。
成功奪取益州,特別是漢中之后,連曹操這樣的人都被自己打敗了,劉備更是覺得功德顯著,加上手下眾人的極力攛掇,稱王稱帝的念頭簡直不可遏制地竄到了嗓子眼。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文士費祎因反對他稱帝而遭貶官:“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笨上зM祎這樣的真知灼見卻被熱衷名利的劉備君臣當作了掃興話,半個字也聽不進。
劉備稱帝雖然在關羽身亡之后,但做帝王夢卻在關羽生前?!断戎鱾鳌酚涊d關羽圍困樊城、襄陽時,襄陽人張嘉、王休獻上玉璽,關羽派人送往漢中,蜀漢君臣都以為是一種“異瑞”“符瑞”,因而盡管劉備有些扭捏作態(tài),但在自稱漢中王一年之后就建號稱帝,圓了他的皇帝夢。
劉備沉迷于皇帝美夢,以諸葛亮為代表的文臣武將們則沉迷于開國功臣夢?!断戎鱾鳌份d:漢中戰(zhàn)役結束后,諸葛亮等文臣武將120人聯(lián)名上書漢獻帝要求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吨T葛亮傳》記載了諸葛亮勸說劉備的一段話很有代表性:“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蔽某嘉鋵冃燎谄礆?,不就是“欲望尺寸之功”、想早日揚名立身嗎?于是,劉備就順應人心,自立為漢中王,大封百官,過了一把官癮。不久,曹丕廢除漢獻帝,諸葛亮、許靖等文武百官又以圖讖、符瑞來迎合劉備心理,力勸其登基稱帝。
身處漢末三國亂世,英雄豪強有政治野心本不足為怪。但過早稱王稱帝,在政治和道義上極為不利。董卓、袁術、袁紹等人都做過皇帝夢,甚至急不可耐地建號稱尊,結果被天下人視為狼子野心之徒,遭到四方圍剿,弄得身敗名裂。
事實證明,蜀漢君臣過熱的帝王夢與功臣富貴夢所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建安二十四年(219)秋,當劉備在漢中忙于稱王稱尊和封賞功臣時,曹操在調兵遣將,下令援兵源源不斷地開向樊城,于禁龐德為第一路,徐晃率新軍為第二路,張遼從東線率兵救援為第三路。也正是張遼從魏吳邊境撤軍,孫權才敢放手緊鑼密鼓地部署奪取南郡,夾擊荊州之勢已然形成,關羽敗亡,已成定局。
三國形勢就是這樣,劉備集團一旦一枝獨秀,魏吳兩家必然攜手碾壓。同年年底,關羽殞命,荊州丟失。
而劉備君臣尚未覺悟,依然忙于建造宮殿館舍。至建安二十五年(220)秋冬,孟達率部投魏,徐晃進攻上庸,蜀漢又損失了上庸諸郡。同年十月,曹丕稱帝,劉備緊隨其后,亦于次年四月稱帝,改元章武。
從漢中戰(zhàn)役結束到劉備稱帝的足足兩年中,劉備君臣幾乎沒有任何軍事建樹,坐視關羽之敗和孟達之降,輕易損失了荊州和上庸諸郡兩大戰(zhàn)略要地。
歷史是無情的。劉備、諸葛亮等蜀漢決策者們在過了一把帝王將相癮之后才發(fā)現(xiàn),好日子也到頭了,丟失了荊州,葬送了蜀漢將士辛勤開創(chuàng)的大好局面,亡國只是個時間問題。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關羽雖然不是劉備、諸葛亮故意害死的,但關羽之死,蜀漢君臣確實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