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群
摘要:高中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需要依托校本實踐活動。文章參照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三大類構成:“開展地理實踐力”“運用地理工具”“地理興趣與審美”,結合校本動手實驗活動案例,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地理動手實驗;火山活動;火山模型
一、背景
高中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需要依托校本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動手實驗、研學旅行等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但是,現階段的高中地理教學過多強調課本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的培訓,極少關注生活中的地理以及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導致大多數學生不能將地理知識和技能靈活運用,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與達成也必將成空。本文結合一個校本動手實驗活動案例,做出科學和積極的引導,利用實驗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易理解的知識,突破教學難點。
二、火山活動形成過程模擬實驗
1.??? 問題的來源及解決方式
火山活動是一種奇特的地理現象,它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僅僅是發(fā)生在地表的現象而已,它更多的涉及到我們地殼到地心的物質形態(tài)和運動?;鹕絿姲l(fā)后,對我們地球表面的環(huán)境、地貌,人們居住等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火山活動是一個抽象的知識點,解決該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設計火山實驗,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理解知識。通過火山噴發(fā)的實驗,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考和動手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全球上關注的地理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2.??? 實驗設計
(1)???? 實驗資料收集
①首先明確火山活動實驗的目標和任務,根據任務分小組分工合作。②運用多媒體等手段,如互聯網:搜索有關火山活動實驗步驟的視頻,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來確定制作實驗所需的各種材料。③最后確定選擇實驗方法和教材,擬定實驗方案和報告框架。
(2)???? 實驗材料的準備
制作火山模型材料:白色塑料泡沫若干,水彩顏料,小刀和畫筆,小屋小人小樹(網上購置塑料制品),裝飾小燈,硬紙板,膠水等(見下圖)
(3)???? 火山模型的制作步驟
①將紙板按適當的比例裁剪成簡易的火山錐墊板,用于火山的移動。②用鉛筆在白色塑料泡沫上繪制火山錐的形狀(若干個),裁剪好備用,并將火山通道預留好,用膠水將火山錐狀體進行粘合,形成完整的火山錐1個及火山剖面1個。然后繪制火山下的人類聚集區(qū)域,將火山錐與人類聚集區(qū)域進行粘合,形成大概模具。③用水彩對火山及其周圍的景色進行著色,并畫出一些火山巖漿從山頂上面流下來的畫面。④將小樹和小人分別粘合到火山模具的合適位置。然后在火山剖面的火山通道里裝上一個小燈泡,用于模擬火山噴發(fā)時的情景。(見下圖)
(4)???? 課堂實驗活動過程
①用天平量好草酸和碳酸氫鈉的比例;然后在燒杯和試管中盛適量的純凈水,將碳酸氫鈉溶于燒杯的純凈水,點上適當的品紅,模擬巖漿的顏色,備用。(見下左圖)②將火山模型置于講臺上,草酸倒入火山通道內,然后將碳酸氫鈉溶液一并倒入火上通道內,草酸和碳酸氫鈉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從火山口噴溢而出。噴溢而出的紅色液體沿著火山錐往下流,快速漫過人類活動區(qū),淹沒村莊、道路,形成厚厚的火山灰層。(見下右圖)火山噴發(fā)材料:草酸、碳酸氫鈉、水、品紅、燒杯、試管、天平(見下圖)
通過利用火山模型在課堂上模擬火山噴發(fā)過程及對火山噴發(fā)時對周圍環(huán)境、地貌的影響。
三、實驗活動效果分析及評價
①通過設計各種火山模型的制作方案,培養(yǎng)學生學會調查、實驗、參觀訪問、查找資料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②通過學生對火山模型的制作,體驗在考察、調查、實驗等實踐活動中,能夠基本實現獨立使用地理信息技術和其他地理工具,獲取與處理比較復雜的信息進行簡單實驗設計與實施,表現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及終極的審美情趣。③學生通過課堂實驗模擬火山噴發(fā),讓學生重點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實驗現象揭示地理原理;科學記錄實驗數據,多角度反思實驗結果。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加深了對火山活動形成過程的理解。
四、實驗對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價值
地理實驗作為一種學習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有效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地理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是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當然,開發(fā)地理模擬實驗首先要考慮科學性問題,設計的實驗是否科學,模擬過程是否合理到位,是否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有作用,其次是成本問題,最好選用成本低的生活用品或生活廢棄品來設計實驗,如礦泉水瓶,廢舊泡沫板等。用這些材料開展地理模擬實驗,不但可以體現地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科學理念,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環(huán)保、節(jié)約的意識。另外,在制作或開發(fā)創(chuàng)新實驗時應多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設計、操作或模擬實驗,培養(yǎng)其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一個完整實驗探究活動中,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對數據信息的分析綜合、對結論的抽象概括與評價,高階思維能力發(fā)展能夠得到極大的促進。
參考文獻
[1]?? 王民,韓琦,蔚東英,等.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水平劃分標準研究(連載一),2017(06).
[2]?? 徐寶芳,張衛(wèi)青. 中學地理實驗教學研究[M].陜西師大,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