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昌
摘要:高中數(shù)學是高中生普遍認為較難掌握的學科,然而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數(shù)學學科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是其高考的必考課程。高中時期,學生的心理、智商、情商發(fā)展迅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尊心、自我意識比較強、容易感到困惑和焦慮,這就要求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分層次教學迫在眉睫。教師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實施適當?shù)慕虒W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尊心能夠得到滿足,同時維持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從中學到知識,記憶深刻。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111
高中時期是學生心理、智商、情商發(fā)展較集中的時期,也是個體差異性較大凸顯的時期,這個時期會有些學生認為數(shù)學只要上課聽課就能明白,有些學生則是花費大部分時間在數(shù)學上依然取不到好成績,學習起來非常吃力,慢慢失去對數(shù)學的興趣。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分層式教學,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被照顧到,并且可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容易被學生接受,此外,通過可以較好地營造競爭的氛圍,讓學生在不斷流動的過程中,勇于接受挑戰(zhàn),形成“趕、學、比、超”的局面。分層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把學生分層次進行教學,即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掌握的知識量、接受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等把學生分成幾組各自能力水平相當?shù)男〗M并區(qū)別對待,讓學生能夠在自身的能力水平中掌握好所學數(shù)學知識。本文主要針對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提出幾點有效建議。
一、合理劃分學生層次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運用分層式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首要條件是根據(jù)實際情況劃分學生層次。學生群體劃分的科學性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故而,教師在分組前首先要思考將學生分成幾個組別,不能太多也不可太少,組別太多對于教師的要求太高,教學過程無法把控,因此考慮到課堂教學過程的把控以及分層次教學的落實,比較好的選擇是把學生分成三個群體,即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其次,把學生劃分群體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考試成績、學習習慣等,不能單純以學生的成績進行劃分,教師在劃分時要進行多方面考慮,保障學生分層的科學性;再者,由于高中生自我意識和自尊心較強,教師在分組時要進行隱蔽性分層,教師自行分層即可,而不是讓學生直接知道自己被分在哪個層級,否則學生自尊心受挫,自信心受到打擊,無法達到分層教學的理想效果,反而使分層式教學得不償失。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生的變化,并不斷調(diào)整組別成員。只有這樣,才能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為分層次教學奠定基礎。
二、落實分層教學,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實施分層次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好課堂過程的統(tǒng)籌,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認真理解教材,吃透教材,要學會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中等生為重點完成教學設計,同時以針對中等生的教學設計為基礎,兼顧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理解和接受他們能力范圍內(nèi)的知識,滿足其學習需求。其次,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不可忽略,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這樣在課堂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對于學生的預習要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例如對于一些學困生要求其預習知識點和相應的例題,而對于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則要求他們了解課外延伸知識,探討不同的解題策略。再次,在課堂進行過程中,可以通過營造問題情境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在提問時教師也必須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度不同的問題,這也是要求教師做好備課的原因。對于一些思維能力較差、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在提問的時候要降低一些難度,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中等生,在提問的時候可以適當加一點難度,激發(fā)起思維能力,這樣會更好地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能力。此外,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也要進行分層次評價。在練習批改或者點評或者學期總評時,根據(jù)學生的層次選擇適合的評價標準。例如,對于學困生要采用表揚式評價,表揚其優(yōu)點,大力肯定其點滴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對于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要表揚他們的優(yōu)點也要指出不足之處并指明提高的方向,讓其了解事實,積極向上;對于思維能力較好的優(yōu)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對他們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讓他們更嚴謹、謙虛、不自傲,不斷提高自己。
三、真正做好引導者的工作
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思想,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因此,數(shù)學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多設置引發(fā)性情境,讓學生多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才會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和程度,學習不同的知識,這樣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具有針對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要求教師一方面要從學生入手,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另一方面要從自身入手,認真鉆研教材,不斷探究分層教學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廣西北海市合浦縣西場中學5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