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俊杰
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它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已有1.4億年的歷史,也有人認(rèn)為,蟋蟀在地球上已經(jīng)進化了近4億年之久,可以說它目睹了恐龍的興衰。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蟋蟀的記載:“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見在那時,蟋蟀就成了人們廣泛歌詠的對象。
秋風(fēng)起時,蟋蟀的鳴聲便在人們的耳邊響起,特別是在夜闌人靜、明月當(dāng)空的時候,那種時斷時續(xù)、略帶顫音的鳴叫尤能撩人幽思。“蛩鳴古砌金風(fēng)緊,蟬噪空庭玉露生。莫謂微蟲無意識,秋來總做不平聲?!斌笆侵畹睦ハx,知時守信,民諺說:“秋天到,蛐蛐叫?!睕]有哪一種昆蟲能夠像蟋蟀一樣,受到人們數(shù)千年的喜愛與關(guān)注,進而成為一種中國獨有的民俗文化。
蟋蟀最初引起人們的興趣,并非因其好斗,而是由于它那悅耳的音樂般的鳴聲。這小蟲的鳴聲,在不同境遇的古人心中,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杜甫有一首《促織》詩云:“促織甚細(xì)微,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wěn),床下夜相親。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睂戇@首詩的時候,杜甫正客居秦州,他是從蟋蟀的鳴叫聲中聽到了哀音,繼而想到妻子與故鄉(xiāng)。戎昱和杜甫有著同樣的感受,其《客堂秋夕》中說:“蟲聲竟夜引鄉(xiāng)淚,蟋蟀何自知人愁?!卑拙右椎摹缎麓阂褂辍氛f:“蟋蟀暮啾啾,光陰不少留。松檐半夜雨,風(fēng)幌滿床秋。曙早燈猶在,涼初簟未收。新晴好天氣,誰伴老人游?”白居易是從蟋蟀的鳴叫聲中,聽出了光陰的流逝,暮年的凄涼,而皇甫冉的“蒹葭曙色蒼蒼遠(yuǎn),蟋蟀秋聲處處同”,賈島的“蟋蟀漸多秋不淺,蟾蜍已沒夜應(yīng)深”,都是在描述時令的交替,進而感嘆時光的緊迫。賈島的另一首《答王建秘書》的詩就說:“人皆聞蟋蟀,我獨恨蹉跎。白發(fā)無心鑷,青山去意多?!?/p>
蟋蟀的鳴唱,在古時的婦女們聽來,也有著特別的含義。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蟋蟀的鳴叫,好像是催促著自己要趕緊織布,及時縫制寒衣了。古代幽州地區(qū)有諺曰:“趨織鳴,懶婦驚?!斌暗镍Q叫成了一種警示與提醒,這也是蟋蟀又被稱作“促織”的原因。與此相對應(yīng)的是深宮佳麗、異鄉(xiāng)游子們聽到蟋蟀鳴叫,又會感到凄凄切切、如泣如訴,于是頓生孤雁哀鳴、思鄉(xiāng)懷親之感。
古籍記載說,最早蓄蟋蟀、斗蟋蟀,皆起自唐時的長安。五代人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說:“每至秋時,宮中婦妾輩,皆以小金籠捉蟋蟀,閉于籠中,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皆效之也?!焙髞恚藗儼l(fā)現(xiàn)蟋蟀有好斗的習(xí)性,于是先在宮廷中興起斗蟋蟀之戲,后來上行下效,在民間漸漸發(fā)展成賭博。宋人顧文薦的《負(fù)暄雜錄》中說,唐天寶年間,長安人斗蟋蟀成風(fēng),“鏤象牙為籠而蓄之,以萬金為資付之一喙”,可見為了小小的蟋蟀,人們竟不惜血本。
岳飛在《小重山》中寫道:“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這是他在借蛐蛐訴說自己的哀怨孤愁。南宋宰相賈似道養(yǎng)斗蛐蛐誤了國事,遭人唾罵。明宣宗朱瞻基下令各地進貢蛐蛐,致使民不聊生,家破人亡?!读凝S志異》里的《促織》更是對當(dāng)時黑暗社會的大膽揭露:“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不管怎樣,蟋蟀不但被帝王將相賞玩,而且也被平民百姓喜愛。如此,蓄養(yǎng)之技得以發(fā)展,以致寒冬之際,也有人籠之入懷,招搖過市?!兜劬q時紀(jì)勝》載:“偶于稠人廣座之中,清韻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聲,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笨梢栽O(shè)想,寒冬降臨之時,鄉(xiāng)野一片寂靜,善養(yǎng)之人,懷中小蟲振翅高鳴,其聲時斷時續(xù),這該為進入漫長冬季的人們帶來多少大自然的享受?“蓋其鳴時鏗鏘斷續(xù),聲顫而長,冬夜聽之,可悲可喜,真閑人之韻事也?!?/p>
很多人都有小時候逮蛐蛐的經(jīng)歷,那是一種很有意味的回憶。明人王醇有一首《促織》詩,寫兒童夜捉蟋蟀的稚態(tài):“風(fēng)露漸凄緊,家家促織聲。墻根童夜伏,草際火低明。入手馴難得,當(dāng)場怒不平。秋高見余勇,一憶度遼兵?!庇热亩洌H有意趣。
長安八月蟋蟀鳴,聽蛐蛐,蓄蛐蛐,斗蛐蛐,皆自唐時的長安起,以后逐漸演變成了中華的蟋蟀文化。如今每到秋季,“芙蓉葉上三更雨,蟋蟀聲中一點燈”,蟋蟀成了社會各界人們喜愛的“人間第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