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萌, 喬占峰, 高計縣, 朱光亞, 孫文舉
( 1. 中國石油集團東南亞管道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2. 中國石油杭州地質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3.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碳酸鹽巖儲集層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23; 4.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15; 5.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北京 100083 )
中東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是全球油氣格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石油可采儲量在全球占比為42.7%,產量占比為34.5%[1-2]。不同于中國的碎屑巖及碳酸鹽巖油氣藏[3-5],中東地區(qū)油田大部分為大型生物碎屑碳酸鹽巖油藏,儲層原始沉積組構特征和成巖作用復雜,非均質性強[6-7],儲層受沉積作用控制較強[8-10]。伊拉克哈法亞油田白堊系Mishrif組儲量巨大,目前主要產層為MB2段高能生屑顆?;?guī)r儲層。Mishrif組MB2段發(fā)育厚殼蛤灘體,主要受大氣淡水溶蝕作用影響,溶蝕最為顯著,孔喉最大,是Mishrif組最優(yōu)質的儲集層[11];根據巖心觀察與物性分析資料,趙麗敏等將Mishrif組取心段分為富含—飽含油、油浸、油斑、油跡4種含油級別,不同含油級別具有明顯的相控特征[12];Mishrif組MB1-2亞段在局限臺地背景下發(fā)育潟湖相、生屑灘相和潮道相3種沉積相類型[13]。
在哈法亞油田局限臺地沉積模式[13]的基礎上,根據鉆井巖心、測井、巖石薄片、儲層物性等資料,討論Mishrif組MB1-2亞段碳酸鹽巖儲層發(fā)育的基本特征,分析儲層展布主控因素及儲層類型,為油田分類開發(fā)提供地質依據。
哈法亞油田位于伊拉克東南部米桑省[14-15],構造上位于美索不達米亞盆地前淵帶,呈北西—南東向寬緩長軸背斜(見圖1(a)),形成于新近紀扎格羅斯造山運動[16-18],中白堊統(tǒng)Mishrif組為油田主力產層。
中東地區(qū)中下白堊統(tǒng)賽諾曼—土倫階旋回始于海侵期的Ahmadi組泥灰?guī)r,接續(xù)為魯邁拉組陸棚白堊質沉積;為海退期Mishrif組碳酸鹽巖沉積,頂面為中白堊統(tǒng)頂的區(qū)域性不整合面,上覆上白堊統(tǒng)Khasib組和Tanuma組的開闊臺地相碳酸鹽巖沉積[19-20]。Mishrif組沉積于中白堊世晚期,哈法亞油田所處臺地礁灘相在伊朗和伊拉克邊境,在巴士拉地區(qū)以東南走向呈條帶狀分布,向南與阿拉伯地盾相接,沉積厚度為350~400 m,西南方鄰近次盆深水相,厚度逐漸減薄至150 m,西北向伊朗境內為特提斯洋[21-22]。
Mishrif組劃分為MA、MB1、MB2和MC共4段、15個亞段(見圖1(b)),構成5個三級層序,各三級層序頂面由代表海平面顯著下降的潮道、下切谷或不整合面等典型相類型限定。主力產層為MB2和MB1段。MB2段以粗粒生屑灰?guī)r為主,厚度約為30 m,物性好,產量高。MB1段厚度為100 m,分為MB1-1和MB1-2亞段,其中MB1-1亞段以致密泥晶灰?guī)r為主,厚度為10~20 m,基本不發(fā)育儲集層;MB1-2亞段進一步細分為MB1-2A、MB1-2B和MB1-2C共3個小層,由泥?;?guī)r和粒泥灰?guī)r為主的細粒碳酸鹽巖組成,夾少量粗粒生屑灰?guī)r,儲量大且儲集層非均質性強。
圖1 伊拉克哈法亞油田構造Fig.1 Structural map of Halfaya Oilfield, Iraq
結合區(qū)域地質背景,根據260口井的單井沉積相解釋結果統(tǒng)計,潟湖相厚度總體上占比為48.55%,為MB1-2亞段的背景沉積相,生屑灘相表現為零星點綴在潟湖相背景中,潮道相主要發(fā)育于靠近各四級層序界面處。
巖心樣品采自哈法亞油田的5口鉆井(見圖 1),深度為 2 870.0~2 990.0 m,層位主要為白堊系Mishrif組中MB1-2亞段。樣品巖性為生屑顆?;?guī)r、生屑粒泥灰?guī)r、生屑泥?;?guī)r及生屑泥質灰?guī)r,含大量生物碎屑及有機質填充物。
碳酸鹽巖巖石類型的劃分方法較多。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生物碎屑灰?guī)r具有發(fā)育時代較新、成巖改造相對較弱的特征,巖石類型主要受沉積過程控制。將碳酸鹽巖劃分為顆粒主導的巖石組構和灰泥主導的巖石組構,其中顆粒主導的巖石組構包括顆?;?guī)r和泥?;?guī)r;灰泥主導的巖石組構包括泥?;?guī)r、粒泥灰?guī)r和泥晶灰?guī)r。根據物性統(tǒng)計結果,巖石灰泥含量與巖石物性關系密切,灰泥含量越高,滲透率越低。根據灰泥含量,將泥?;?guī)r劃分為顆粒主導的泥粒灰?guī)r和灰泥主導的泥?;?guī)r(見表1)[22]。
表1 碳酸鹽巖分類方案
顆?;?guī)r為顆粒體積分數高于75%的灰?guī)r,主要為棘皮動物、厚殼蛤碎屑和砂屑(主要是被波浪強烈改造并具一定磨圓度的生物碎屑,其中含較完整的棘皮類化石)。此外,還存在少量似球粒(大量生物碎片被破碎至難以識別,呈球粒狀)和海綿動物碎屑,形成于水動力條件強的沉積環(huán)境,主要發(fā)育于潮道環(huán)境,水體攪動強度大,孔隙主要為殘余粒間孔和粒間溶孔,儲集性能好(見圖2(a))。
圖2 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MB1-2亞段巖石類型Fig.2 Rock types of MB1-2 Sub-Member of Mishrif Formation in Halfaya Oilfield
泥粒灰?guī)r為顆粒體積分數為50%~75%的灰?guī)r,可分為灰泥主導的泥?;?guī)r與顆粒主導的泥粒灰?guī)r。主要是非固著類雙殼和棘皮動物碎屑,含有少量苔蘚動物和藻類,形成于水動力條件中等—較強的沉積環(huán)境,主要發(fā)育于溶蝕潟湖及生屑灘環(huán)境,水體有較大程度的攪動,孔隙主要為粒內孔和鑄模孔,孔隙度較高,滲透率較低(見圖2(b-c))。
粒泥灰?guī)r為泥晶支撐的灰?guī)r,顆粒體積分數為10%~50%,主要是底棲有孔蟲和非固著類雙殼碎屑,形成于水動力較弱的環(huán)境,分布廣,在溶蝕潟湖及生屑灘—灘翼等中低能環(huán)境發(fā)育,水體有一定攪動,孔隙主要為晶間孔和粒內孔,儲集性能較差(見圖2(d))。
泥晶灰?guī)r顆粒體積分數低于10%,顆粒主要以較完整的底棲有孔蟲為主,含有數量較少的小型生物碎片,形成于水動力條件弱的沉積環(huán)境,主要發(fā)育在潟湖及廢棄潮道中,水體攪動較弱,顆粒輸入量少,孔隙主要為泥晶微孔和晶間孔,儲集性能差(見圖2(e))。
Mishrif組是一套以灰?guī)r為主的巖類,白云石化程度不高,未見較純的白云巖,存在一些過渡巖類,包括云質灰?guī)r和灰質云巖。此外,也存在部分角礫巖,其中既有同生期形成的滑動角礫巖,也包括表生期的風化角礫巖(見圖2(f))。
根據鑄體薄片分析,研究區(qū)儲層是典型的孔隙型儲層,主要儲集空間為各類孔隙,微裂縫占比較小,包括體腔孔、生物格架孔、粒間孔、微孔等原生孔隙,以及粒間溶孔、溶蝕孔洞、粒內溶孔、鑄???、晶間孔等次生孔隙[23]。
(1)體腔孔和生物格架孔。體腔孔指底棲有孔蟲和苔蘚動物等生物死亡后,軟體組織腐爛分解,同時未被充填或部分充填而留存下來的空間,孔隙連通性差。生物格架孔指厚殼蛤形成的固體格架中間的孔隙,是研究區(qū)較為特殊的一類孔隙,呈網格形態(tài),孔隙連通性較好(見圖3(a))。
(2)粒間孔。粒間孔指生物碎屑之間未被充填的原始孔隙,當儲層中顆粒含量較高形成顆粒支撐時,粒間孔才能作為主要的儲集空間。該類孔隙后期常受壓實作用和弱膠結作用影響,形成殘余粒間孔,連通性較好,是研究區(qū)有效孔隙類型之一(見圖3(b-c))。
圖3 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MB1-2亞段儲集空間類型Fig.3 Reservoir types of MB1-2 Sub-Member of Mishrif Formation in Halfaya Oilfield
(3)粒間溶孔和溶蝕孔洞。粒間溶孔指顆粒間的泥晶基質、膠結物和部分顆粒發(fā)生溶蝕而形成的孔隙,多為非選擇性溶蝕的結果??紫哆吔绮灰?guī)則,多呈港灣狀,大小也不均一,與剩余原生粒間孔密切共生。隨溶蝕作用的進行,粒間溶孔進一步發(fā)育,形成直徑大于1 mm的溶蝕孔洞。該類孔隙連通性好,是研究區(qū)重要的孔隙類型(見圖3(d))。
(4)粒內溶孔和鑄??住A热芸字阜枪讨愲p殼和藻類藻體等文石質顆粒內部發(fā)生溶蝕而形成的孔隙,多是選擇性溶蝕的結果??紫缎螒B(tài)不規(guī)則,隨溶蝕作用的進行,粒內溶孔進一步形成鑄模孔。該類孔隙連通性較差,如無粒間溶孔或微裂縫等與之溝通,則多具有高孔中低滲的特征(見圖3(e))。
(5)微孔和晶間孔。微孔指泥晶基質中發(fā)育的分散狀微孔隙,在鑄體薄片中難以觀察到,需要借助掃描電鏡進行分析,孔隙連通性差。晶間孔指組成碳酸鹽巖的礦物晶粒之間的孔隙,主要發(fā)育于白云石和方解石膠結物的晶粒間,孔隙連通性較好,對輸導流體起積極作用。由于研究區(qū)白云石化程度相對有限,缺少白云巖儲層,晶間孔對于儲層孔滲的貢獻較小(見圖3(f))。
巖石的物性是決定儲集能力的主要參數,一般孔隙度與滲透率越好,儲集性也越好??偨YMishrif組上段MB1-2亞段不同類型的巖石樣品物性參數和儲集性(見表2),顆?;?guī)r與顆粒主導的泥?;?guī)r物性最好,是MB1-2亞段的主要儲層,泥晶灰?guī)r的儲集性最差。
表2 哈法亞油田MB1-2亞段不同巖性儲集性
LUCIA F J[22]認為碳酸鹽巖孔隙可劃分為粒間孔隙和孔洞孔隙,其中孔洞孔隙包括孤立孔洞和接觸孔洞。粒間孔隙發(fā)育的巖石具有較高的滲透率,孔隙度和滲透率相關關系較好。孤立孔洞主要對應于Choquette孔隙分類中的鑄???、粒內溶孔、晶???、遮蔽孔和體腔孔等,該類孔隙具有較高的孔隙度,但是滲透率偏低[23]。接觸孔洞主要包括裂縫、溶縫等,該類孔隙發(fā)育越多,對滲透率的提升效果越明顯(見圖4)。
圖4 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MB1-2亞段主要孔隙類型Fig.4 Main pore type of MB1-2 Sub-Member of Mishrif Formation in Halfaya Oilfield
根據109塊薄片統(tǒng)計結果,MB1-2亞段各類孔隙發(fā)育,不同類型孔隙發(fā)育于特定的巖石類型,與巖石類型一起對滲透率起重要的控制作用。特別是泥?;?guī)r,孤立孔洞占比較高,雖然孔隙度較高,但是實際滲透率偏低,是造成厚層儲層內部滲流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孔隙類型差異造成滲透率差異的根本是孔喉大小差異的結果,粒間孔隙由顆粒間喉道連通,孤立孔洞由基質中發(fā)育的微孔連通,喉道異常小導致滲透率低。顆?;?guī)r粒間孔隙中的喉道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滲透率。
除原始沉積組構組成的巖石類型和孔隙類型差異造成滲透率差異外,碳酸鹽巖的成巖作用也造成滲透率差異,膠結作用降低滲透率,溶蝕作用改善滲透率。
3.2.1 膠結作用
膠結作用導致巖石中孔隙空間被充填,造成滲透率降低。在絕大多數碳酸鹽巖后生成巖改造中較為普遍。哈法亞油田MB1-2亞段灰?guī)r總體上膠結作用不強烈,大量的泥晶灰?guī)r或粒泥灰?guī)r含有大量的微孔,膠結作用導致的滲透率較低主要表現為潟湖背景中大量發(fā)育的硬底構造。巖心觀察顯示,潟湖段中發(fā)育大量厚度約為0.5 m的膠結致密的硬底構造,薄片有孔蟲體腔孔和生物鉆孔中見底構造發(fā)育(見圖5)。
3.2.2 溶蝕作用
溶蝕作用通過提高孔隙或孔洞連通性而形成溶縫改善基質滲透率。壓汞分析結果與薄片聯合分析顯示,在巖石結構相同的情況下,溶縫和溶蝕擴大孔發(fā)育的泥粒灰?guī)r具有明顯更低的進汞壓力,揭示更高的孔隙連通性和滲透性(見圖6)。
圖5 MB1-2亞段硬底段巖心及鑄體薄片照片Fig.5 Core and section pictures of hardground of MB1-2 Sub-Member
圖6 溶蝕改造泥?;?guī)r與未經溶蝕改造泥粒灰?guī)r壓汞曲線特征Fig.6 Characteristics of mercury injection curves of dissolution and undissolved mudstone
哈法亞油田MB1-2段碳酸鹽巖儲層可分為局限臺地背景下的生屑灘相、潮道相及潟湖相,且儲層主要受沉積相控制[13]。
生屑灘型儲層主要由生屑灘沉積組成,以生屑灰?guī)r和泥粒灰?guī)r為主,少量為粒泥灰?guī)r。孔隙類型以生屑粒內溶孔為主,也發(fā)育粒間(溶)孔和體腔孔,受巖石顆粒分選較差影響,孔隙大小分布不均,以多模態(tài)為主。孔隙發(fā)育具有組構選擇性,屬于原生孔和準同生期溶蝕基質孔,反映儲層的相控性。
潮道型儲層主要由潮道沉積組成,以生屑灰?guī)r和泥?;?guī)r為主,相比生屑灘儲層,顆粒分選更好??紫额愋鸵粤ig孔為主,生屑鑄??状罅堪l(fā)育,泥?;?guī)r中以生屑鑄??诪橹?,灰泥基質微孔發(fā)育。孔隙類型以原生孔和組構選擇性溶孔為主,儲層以相控為主。
潟湖型儲層的儲集巖以粒泥灰?guī)r為主,少量為泥?;?guī)r。該類儲層孔隙類型復雜,既有組構選擇性溶孔,如有孔蟲體腔孔、生屑鑄模孔和基質微孔,也發(fā)育非組構選擇性溶孔,如溶蝕孔洞和微裂縫等。在儲層形成過程中,溶蝕改造作用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層序演化末期潮道發(fā)育期,潟湖相帶暴露后接受大氣水溶蝕改造,局部溶蝕改造較強區(qū)域導致溶蝕孔洞形成,部分原本滲透率較低的孔隙被溶蝕改造而提高滲透率,從而形成有效儲層。
據1 222塊樣品實測數據統(tǒng)計,MB1-2亞段儲層物性較好,孔隙度為0.7% ~ 36.7%,主要集中于10%~20%區(qū)間,平均為15.2%;滲透率為(0.01~960.50)×10-3μm2,主要集中于(1~10)×10-3μm2區(qū)間,平均為11.20×10-3μm2。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MB1-2亞段儲層分類評價見表3。
表3 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MB1-2亞段儲層分類評價
Ⅰ類儲層孔隙度下限為15%,滲透率為10×10-3μm2,平均孔隙度為24.0%,平均滲透率為51.50×10-3μm2,孔隙度、滲透率同步提升;對應高能沉積,原始粒間孔發(fā)育,連通性較好,成巖過程中經歷長時間的非選擇性溶蝕作用,顆粒邊界被溶蝕,導致喉道半徑擴大。
Ⅱ類儲層孔隙度下限為15%,滲透率為(1~10)×10-3μm2,平均孔隙度為19.7%,平均滲透率為4.50×10-3μm2,孔隙度增加時滲透率增幅不大;對應中能沉積,原始粒間孔發(fā)育程度中等,連通性一般,成巖過程中經歷選擇性溶蝕作用,導致喉道半徑少量增加。
Ⅲ類儲層孔隙度為8%~15%,滲透率大于1×10-3μm2,平均孔隙度為12.1%,平均滲透率為4.10×10-3μm2;對應中低能沉積,原始粒間孔發(fā)育程度低,連通性較差,成巖過程經歷中等膠結、中等壓實和中弱白云石化作用,喉道半徑較小。
Ⅳ類儲層孔隙度不大于8%,滲透率不大于1×10-3μm2,平均孔隙度為6.0%,平均滲透率為0.80×10-3μm2;對應低能沉積,原始粒間孔不發(fā)育,經歷強膠結、強壓實和中等白云石化作用,導致喉道半徑很小。一般認為該類儲層屬于隔擋層(見圖7)。
圖7 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MB1-2亞段孔滲交會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MB1-2 Sub-Member of Mishrif Formation in Halfaya Oilfield
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孔隙類型的多樣性決定孔隙系統(tǒng)的強非均質性和微觀孔喉結構的復雜性,導致孔隙度與滲透率的相關關系變差。儲層滲透率不僅受控于孔隙度,還與孔隙結構有關。研究區(qū)壓汞曲線數據豐富且為高壓壓汞測試數據,最高進汞壓力為235.43 MPa,可以分析孔喉的大小和分布,有效表征儲層微觀孔喉結構。
Ⅰ類儲層進汞曲線呈斜線狀,排驅壓力為0.01~0.94 MPa,平均為0.13 MPa,孔喉分布不規(guī)則,分布范圍為0.1~50.0 μm,以大于1.0 μm的粗喉道為主,存在一個強峰,其余峰較弱??紫额愋桶ňчg孔、粒內溶孔、鑄模孔、粒間孔、粒間溶孔及部分溶蝕孔洞(見圖8(a)、9(a))。
Ⅱ類儲層進汞曲線呈微斜線狀,排驅壓力為0.04~1.62 MPa,平均為0.38 MPa,孔喉半徑介于0.1~1.0 μm??紫吨饕氰T模孔和粒內溶孔,含有部分粒間孔和粒間溶孔(見圖8(b)、9(b))。
Ⅲ類儲層進汞曲線出現一個平臺,排驅壓力為0.06~1.62 MPa,平均為0.57 MPa,孔喉分布較為集中,以小于0.5 μm細微喉為主??紫吨饕蔷чg孔和體腔孔(見圖8(c)、9(c))。
Ⅳ類儲層進汞曲線出現一個明顯的平臺,排驅壓力為0.25~27.58 MPa,平均為3.40 MPa,孔喉分布不均,以小于0.1 μm的微喉為主??紫吨饕俏⒖缀途чg孔(見圖8(d)、9(d))。
儲層類型與巖石類型、沉積相關系密切。Ⅰ類儲層巖石類型主要為顆?;?guī)r及顆粒主導的泥?;?guī)r。儲層物性最好,是Mishrif組上段最優(yōu)質的儲層,儲層整體為顆粒主導的潮道及生屑灘灘核沉積,水動力強。
Ⅱ類儲層巖石類型主要為粒泥灰?guī)r及泥晶主導的泥?;?guī)r。儲層后期受成巖作用改造,在大氣大水環(huán)境下溶蝕,孔喉增大,孤立孔喉之間建立溝通通道,泥質含量較Ⅰ類儲層有所增加,儲層沉積相為生屑灘灘翼。
Ⅲ類儲層受泥晶結構為主體的泥質灰?guī)r及粒泥灰?guī)r控制。儲層孔滲關系較差,多數大孔喉半徑孔喉間被泥晶基質充填,成為孤立孔喉,彼此不連通,儲層受溶蝕作用改造程度不高,沉積相主要為溶蝕潟湖及廢棄潮道。
圖8 MB1-2亞段不同類型儲層壓汞曲線Fig.8 Mercury pressure curv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 of MB1-2 Sub-Member
圖9 MB1-2亞段不同類型儲層孔喉半徑分布Fig.9 Distribution of pore throat radius in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 of MB1-2 Sub-Member
Ⅳ類儲層構成Mishrif組上段的隔夾層,巖石類型主要是泥晶灰?guī)r及部分致密的粒泥灰?guī)r,成巖作用以膠結作用為主,孔隙不發(fā)育,以晶間孔為主,沉積相以潟湖和廢棄潮道為主(見圖10)。
圖10 哈法亞油田不同沉積微相孔滲交匯Fig.10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microfacies in Halfaya Oilfield
(1)根據伊拉克哈法亞油田Mishrif組沉積與巖石學特征,將Mishrif組分為顆?;?guī)r、泥?;?guī)r、粒泥灰?guī)r與泥晶灰?guī)r,其中泥粒灰?guī)r可分為顆粒主導與灰泥主導兩種;儲集空間主要分為微孔和晶間孔、粒內溶孔和鑄???、粒間溶孔和溶蝕孔洞、粒間孔、體腔孔和生物格架孔。顆?;?guī)r儲集性最好,泥晶灰?guī)r儲集性最差,儲集性主要受孔隙類型與成巖作用類型控制。
(2)Mishrif組MB1-2亞段儲層主要受相控影響,可分為生屑灘相儲層、潮道相儲層及潟湖相儲層。生屑灘相儲層的分布基本與生屑灘分布重疊,生屑灘在沉積過程中受海平面變化和沉積微地貌控制。潮道相儲層總體上主要發(fā)育于四級層序上部,為海平面下降到沉積底面附近、受潮汐作用改造而暴露于地表形成。潟湖相儲層主要為潟湖相沉積受溶蝕作用改造而形成,發(fā)育主要受層序界面控制,主要發(fā)育于四級層序界面之下,呈層狀、片狀發(fā)育。
(3)MB1-2亞段儲層整體物性較好,孔隙度為0.7%~36.7%,主要集中在10%~20%區(qū)間,平均為15.2%;滲透率為(0.01~960.50)×10-3μm2,主要集中在(1~10)×10-3μm2區(qū)間,平均為11.2×10-3μm2;基于物性資料及沉積研究,將儲層分為Ⅰ~Ⅳ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