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
摘 要 云岡石窟地處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主要建造于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是由北魏的統(tǒng)治者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成為中國四大石窟,200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其余三大石窟也同樣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云岡石窟有著印度佛教、鮮卑族特色、漢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是一座反應北魏時期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藝術石窟。
關鍵詞 云岡石窟 北魏 文化作用
中圖分類號:J32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75
Abstract Yungang Grottoes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China. It was mainly built in 453 years of Xing'an period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495 years of Taihe period.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Grottoes in China.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ur largest Grottoes in China with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n Gansu Province, Longmen Grottoes in Luoyang in Henan Province and Maijishan Grottoes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It was associated with Dunhuang Grottoes in Gansu Province, Longmen Grottoes in Luo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and Maijishan Grottoes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UNESCO is includ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and the other three grottoe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Yungang Grottoes have many cultural elements, such as Indian Buddhism, Xianbei characteristics, Han culture and so on.
Keywords Yungang Grottoes; Northern Wei Dynasty; cultural function
1云岡石窟的建造背景
公元398年六月,拓跋珪定國號為“魏”,同年七月,拓跋珪遷都平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的所在地。但是,拓跋珪在來到中原之前,與其他的少數(shù)民族一樣,信仰無數(shù)、多神教崇拜,直到來到中原后,才開始接觸到中原地區(qū)的文化,從中選擇了佛教。
北魏政權初期以征戰(zhàn)為主,占領土地,鞏固政權,北魏崇尚佛教風氣從拓跋珪開始,在其孫太武帝拓拔燾時期一度發(fā)展到高峰,卻又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拓拔燾死后,其孫拓跋濬又重新恢復了佛教,并開始建造云岡石窟,佛教又漸漸地恢復起來,至北魏孝文帝時,云岡石窟的開鑿發(fā)展至頂峰。
由于拓拔燾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北魏要想長期維持在中原的統(tǒng)治,就必須對進行改革,接受漢文化,北魏從中國的眾多宗教中選擇了佛教,作為北魏統(tǒng)治中原的文化工具,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但是由于佛教的盛行,各地寺廟吸收了大量金錢,嚴重影響到了北魏王朝經(jīng)濟收入和發(fā)展,于是太武帝拓拔燾發(fā)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皽绶稹笔录?。拓拔燾死后,文成帝拓跋濬為了政治需要,也為了給他的祖父拓拔燾滅佛之舉做出懺悔,于是下令恢復佛教,并接受了曇曜和尚的建議,開始開鑿云岡石窟,興建佛像。云岡石窟的興建使北魏佛教帶有了強烈的政治色彩,早期開鑿的5個洞窟已然成為忠君禮佛的政治場所。至孝文帝拓跋宏時,云岡石窟發(fā)展到了頂峰,后孝文帝遷都洛陽,云岡石窟的大型開鑿已然停止,但是鑿窟造像之風已在北魏蔓延開來,一些中下階層和貴族開始開鑿一些中小型洞窟,并且一直延續(xù)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
北魏興建云岡石窟,與為了維護自身在中原的統(tǒng)治地位有重要關系。北魏入主中原,需要接受和吸收中原的漢文化,以得到中原士族階級的認可,來維護自身的統(tǒng)治,但是另一方面,拓跋氏并不愿意全面吸收中原漢文化,鮮卑內(nèi)部對于漢文化是緩慢的吸收并且?guī)в袕娏业姆纯?,孝文帝時期,鮮卑內(nèi)部就因接受不了漢文化而發(fā)生了叛亂,孝文帝之子元恂就因忍受不了洛陽酷熱,穿胡服,叛出洛陽,逃至平城,因其反對漢化和南遷而得到平城鮮卑貴族的支持。孝文帝平息叛亂之后,將其子元恂廢為庶人,不久又賜死元恂。
北魏為什么選擇了佛教?一方面,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得到了一些底層窮苦人民的認可,晉朝末期,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民眾迫于生計,很多到寺廟出家,佛教自然也就興盛起來。另一方面,佛教是外來宗教,鮮卑內(nèi)部相對于漢文化更愿意接受佛教。經(jīng)過北魏幾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佛教在孝文帝這里發(fā)揚光大,因此,也產(chǎn)生了頗具象征意義的云岡石窟。
2北魏時期云岡石窟的文化作用
2.1促進了中國佛教的發(fā)展和興盛
云岡石窟正是因佛教而開鑿的,同時云岡石窟也將北魏佛教推向了頂峰,二者相輔相成。云岡石窟是一處大型石窟,整個石窟群分為東、西、中三個部分,其中中部的石窟開鑿最早,被稱為“曇曜五窟”,東部的石窟以佛塔為主,西部的石窟開鑿較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后的作品,規(guī)模較小。云岡石窟主要的洞窟有51個,整個石窟群共有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米,最小的佛像僅高2厘米。
代表云岡石窟開鑿初期的“曇曜五窟”,融合了許多文化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云岡石窟第16~20窟是早期開鑿的“曇曜五窟”,窟中五佛對應了北魏的五位帝王,分別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拔燾、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佛王合一,象征了帝王的權利。佛像高大,身穿袈裟,面向豐潤,眉目清秀,鼻梁高挺,雙肩齊挺,嘴角含笑,具有一種渾厚、質(zhì)樸的風格,卻又不失莊嚴。早期的石窟還吸收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佛教早期的風格,以及在中原的演化。
2.2反映了北魏時期的音樂舞蹈特征
云岡石窟第十二塊窟,被稱為“佛籟洞”,又被稱為“音樂窟”。在云岡石窟的諸多石窟中,不乏有以音樂舞蹈的雕像,但是只是起到一些裝飾點綴作用。只有第十二窟,是以音樂舞蹈為主要內(nèi)容,場面恢弘壯麗,大氣磅礴??邇?nèi)正壁上刻有伎樂天人,手持篳篥、琵琶等樂器,神情各異,十分生動,這些伎樂體格健碩,有著明顯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特征。十二窟分為前后兩室,窟內(nèi)音樂舞蹈雕刻大部分集中在前室??邇?nèi)北壁上刻有規(guī)模宏大的伎樂天人,有十四位手持樂器的伎樂天人,自東向西分別為顰鼓、塤、胡篪、細腰鼓、彈箏、豎箜篌、觱篥、曲項琵琶、筑、羌笛、五弦、蕭、羯鼓和貝。這十四種樂器,基本代表了十二窟內(nèi)所有的樂器。在十四位伎樂天人的下方,刻有16位舞姿優(yōu)美、彩帶蹁躚的飛天舞伎。在明窗的邊緣也刻有伎樂,手持樂器,似在高歌。云岡石窟中伎樂所持的樂器,象征了當時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十二窟中的樂器形象主要受到游牧民族的習俗影響,以此看來,佛教音樂樂器的形成主要受到西域地區(qū)及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影響,十二窟中雕刻的飛天舞伎多是袒露上身、身掛瓔珞,赤腳,云岡石窟第六、第七、第九中,也都雕刻了飛天舞伎,這種形象是源于對古印度佛教及其他外來文化的吸收與融合,進一步促進了云岡石窟雕像藝術的發(fā)展。
2.3象征了鮮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交融
公元466年至公元494年,云岡石窟的開鑿進入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石窟有第一、第二窟,第五、第六窟,第七、第八窟,第九、第十窟,第十一、十二、十三以及未完成的第三窟。
公元466年,獻文帝拓跋弘即位,他重新對石窟開鑿進行了部署,進一步擴大了云岡石窟的開鑿規(guī)模。公元471年,孝文帝拓跋宏即位,為了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孝文帝開始推行漢化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之名,遷都洛陽,開始進行全面的漢化改革,使用漢語,穿漢服,改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聯(lián)姻,使用南朝的政治制度。經(jīng)過一系列的漢化改革,促進了北魏政治文化經(jīng)濟的大力發(fā)展,隨之也滲透到了佛教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這一時期的石窟造像內(nèi)容和洞窟樣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
首先是洞窟形制,前期的洞窟形制是以單窟為主,中期改變了前期的形制,出現(xiàn)了雙窟以及三窟,出現(xiàn)了許多平面方形洞窟,形式各異,不再是單一的馬蹄形,有方形、長方形還有中心塔柱窟,這種平面方形洞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雕刻面積,豐富了雕刻的形式和內(nèi)容。此外,洞窟的窟頂也發(fā)生了變化,如第七、第八窟的窟頂,是采用平棋藻井用蓮花與飛天造型裝飾,窟頂頂部平棋分為六格,正中央刻著一朵大蓮花,周圍有八個飛天舞伎盤旋于蓮花之間,飛天、蓮花裝飾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現(xiàn)了文化的交融。
其次是雕像的服飾,雖然云岡石窟的中期開鑿,依然存在著濃厚的胡風,但是也顯現(xiàn)出來傳統(tǒng)的漢族文化。太和十年,孝文帝實行服裝改革,孝文帝帶頭穿戴南朝士大夫所著的“褒衣博帶”服裝,這種政令的推行,也顯現(xiàn)在了云岡石窟太和十三年的造像中,窟內(nèi)菩薩的衣著發(fā)生了變化,上帔帛,下大裙,頭戴三珠新月冠、花蔓冠,供養(yǎng)人的服飾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早期的雕刻身著鮮卑裝束的夾領小袖式的游牧民族服裝,中期則變?yōu)榱四铣瘽h式服裝,雕刻衣紋的技法使用了較深的直平階梯式手法,增強了造像的立體感和現(xiàn)實感。另外,佛像的形象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早期的佛像面相豐潤,中期的佛像雖然保有前期的特色,但是逐漸向清秀的方向發(fā)展,面相變得適中。
2.4促使了南北民族文化的交流
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平成的云岡石窟停止了大型開鑿,但是石窟建造的風氣已然彌漫到民間,一些中下階層開始對云岡石窟進行了一些小型開鑿。此時期的雕塑形象身材清瘦,比例適中,符合中原人的審美。云岡石窟后期的世俗化,豐富石窟的文化內(nèi)容。第三十八窟的北壁上,有一副“幢倒伎神”浮雕,表現(xiàn)了北魏雜技表演的狀況,反應和記錄了當時北魏時期的民間景象。云岡石窟后期的造像,表現(xiàn)了南北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3 結(jié)語
云岡石窟是融合了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藝術瑰寶。石窟早期有著明顯的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特色,從佛像看,還有濃厚的鮮卑文化特色,從音樂舞蹈看,還保有眾多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中期,為了達到統(tǒng)治者的目的,緩和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促進南北民族文化交流,在佛教中加入漢文化,石窟造像也帶有了漢族文化特色。云岡石窟的開鑿,促進了當時北魏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佛教逐漸在中國本土化,發(fā)揚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
參考文獻
[1] 云岡石窟 煥發(fā)青春[J].臺聲,2020(10):52-53.
[2] 王志芳.云岡石窟的修繕保護[N].中國民族報,2020-05-19(007).
[3] 吳愛瑋.《云岡石窟全集》保存云岡石窟影像譜系的權威檔案[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20-05-15(004).
[4] 吳嬌.點亮云岡考古智慧之光[N].大同日報,2020-04-24(008).
[5] 王志芳,段冰杰.傳承與保護:民國以來云岡石窟修繕與保護[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01):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