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講座

2020-11-09 03:05:36謝軍黃拓
科教導刊 2020年25期
關鍵詞:人文教育講座素質教育

謝軍 黃拓

摘 要 社會發(fā)展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開展講座活動,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更是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分析了不同類型講座的主要作用,即:課堂的延伸、可以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人文教育的良好方式;大學生教育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在良好的學術氛圍和人文環(huán)境下,有助于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關鍵詞 講座 人文教育 學術氛圍 素質教育 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01

Abstract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 training of university becomes higher and higher. It could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energetically developing the course of lectures, also it was the important method for humanistic education. The main roles of different lectures were discussed, that is: extension of classroom, building of academic atmosphere, good system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 important way for improving quality. It is helpful for activating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creative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lecture; humanistic education; academic atmosphere; quality education; creative ability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人才培養(yǎng)是大學的基本職能之一,“大學的奇跡在于其用短短四年時間將一群茫然無知的中學生變戲法似的調教成未來社會的有用之才”。[1]目前大學的發(fā)展正處于一個急劇變革、激烈競爭的環(huán)境之中,經(jīng)濟與技術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任務,社會和文化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大學被寄予極高的期望。因此,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是大學的最基本使命和最核心的價值。文獻[2]將本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歸結為:培養(yǎng)有鮮明道德意識、人格健全的社會人;具有持續(xù)學習發(fā)展能力的學習人;具有寬厚專業(yè)背景的技術人。文獻[3]指出:大學應當幫助學生克服狹隘的專業(yè)取向,培養(yǎng)懷疑和探索精神,建立廣博的人文、社會和自然學科背景,從而發(fā)展完整的人格。由此可見,隨著大學培養(yǎng)理念的演化變遷,大學不應僅僅只偏重專業(yè)知識素質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具有道德觀念、一定修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受到教學資源、學時的限制,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培養(yǎng)方案中基礎課和專業(yè)課所占比重仍然很大,而針對人文、社會背景的課程相對較少,就算有,大都也以選修課形式出現(xiàn);而課堂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也不能滿足學生對當今本領域最新科技發(fā)展、對更新?lián)Q代知識學習的渴求。因此,大力開展包括專業(yè)學術講座、人文講座在內的講座活動,既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更是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

1 專業(yè)講座是課堂的延伸,可以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這類講座對該領域內的人來說,是一場學術盛宴。專業(yè)講座的內容可以是學科最新的前沿,也可以是最老的話題,可以涵蓋數(shù)理化、農工經(jīng)、文史哲、政法外等多學科。盡管講座內容分屬于不同的學科,但在相應學科領域內具有高深的研究水準。

大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系統(tǒng)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但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知識的更新?lián)Q代非常快,往往教材上的知識很容易被淘汰或過時。因此,邀請當前活躍在國內外本學科研究領域的學術專家,講述科學研究的親身經(jīng)歷,分享科學實踐的感悟,探討科學精神的真諦,傳授為人治學的真知灼見??梢孕纬勺羁斓男畔碓?,最廣的知識領域。而師生與國內外學者進行面對面學術交流,則更能廣泛地獲得信息,了解最新的學術觀點和成果,且通過當面討論和交換思想,建立起更密切的交流網(wǎng)絡,能體驗到思路的火花式碰撞,也能了解到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將有利于學生不斷豐富知識體系,掌握學科的最新動向,進行知識儲備與更新。同時也可營造大學良好的學術氛圍和人文環(huán)境,在師生中積極營造崇尚科學,銳意創(chuàng)新的學術氛圍。中世紀的歐洲大學尤其以德國為代表,早期就是實行講座制,[4]正因為如此,德國成為了歐洲的學術中心,大師云集,學問不斷推陳出新。

某校交通專業(yè)堅持開展一周一次的專業(yè)學術講座活動,邀請國內外的本學科領域著名專家作為主講人,圍繞道路材料、道路檢測、道路設計、施工控制等內容,介紹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系統(tǒng)地進行了研究和討論。近三年舉辦講座及小型論壇活動達102場,學生參與達到7000多人次。參與講座的學生反映:通過參加國內外專門學者的講座,可以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學習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學生擴大了眼界;另外通過講座,可以了解國際上道路學科的最新發(fā)展方向和熱點內容,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得到啟發(fā),積極開展思考,并就其中某項內容開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參加了每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的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近三年榮獲該賽事一等、二等、三等獎項共6項。極大的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如獲得第八屆交通科技大賽一等獎項目“降解交通車輛尾氣污染的光催化材料效能測試裝置”的靈感就是來源于美國田納西大學黃寶山教授所做的“路面環(huán)保與廢舊瀝青利用技術”講座。

2 人文講座是人文教育的良好方式,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人文學科的研究對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不同,自然科學是一種客觀的陳述,它回答是什么,而人文學科要回答應當是什么,包含有一種價值的導向,人文學科總要設立一種理想人格的目標或典范,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它不是使人學到一門技術,而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質、道德品格。

大學教育的目標,不能僅限于給學生一種職業(yè)的訓練,而是要培養(yǎng)具有較高文化素質、道德品格的全面發(fā)展的人,因此大學教育不僅要注意專業(yè)的教育,還要注意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的教育。上學就不僅是學一點知識,而且是為了發(fā)展人性、豐富情感、完善人格。

哥倫比亞大學基于為所有本科生提供一個基本的、廣泛的歷史文化知識背景為出發(fā)點,于20世紀初提出“現(xiàn)代文明”課程。[5、6]其教學重點在于歷史和哲學方面,并設計“人文經(jīng)典”“名著選讀”系列課程,其必讀書目包括《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伊利亞特》《傲慢與偏見》《懺悔錄》等及希臘喜劇之父阿里斯多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笛卡爾、霍布斯、亞當斯密、馬克思、達爾文等人的著作,每學期包括10~11本西方文學中無可爭議的經(jīng)典。其核心課程以高強度的經(jīng)典閱讀著稱,學生幾乎是要廢寢忘食才能完成教授的課堂討論。但這對提高本科學生人文素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為學生在歷史、哲學和政治思想等領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哥大教授們精心設計的核心課程也一直沿用八十多年至今,成為通識教育的典范。

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文理分科制度,其中特別是理科生在進入大學后表現(xiàn)出了在人文知識、人文素養(yǎng)的缺乏,很早教育部門和高校管理者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并想辦法來著手加強。但受到教學條件限制,高校不可能都像哥倫比亞大學專門開設相關課程,于是提出了一種替代方式,即素質教育推薦書目,學校在培養(yǎng)計劃中列出一長串書單,包括上百本甚至幾百本中外名著讓學生自主閱讀。但這種方法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其效果也就難以保證。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學習有關人文知識,而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表達思想的方法。

因此,大力開展人文講座活動,是在教學培養(yǎng)計劃以外進行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作者曾參加某校舉辦的多場講座,感覺受益匪淺。如李嵐清同志的“音樂與人生”講座,可以了解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發(fā)展,每個音樂家的成長歷程,高雅音樂和通俗音樂的區(qū)別。他認為:音樂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質和修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情操、激發(fā)靈感、增強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好的音樂不但給人帶來歡快愉悅、給人美的享受、同時還能凈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葉廷芳先生關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反思的講座中,從中國的歷史、國民的心理、傳統(tǒng)與繼承的角度仔細分析了當前中國建筑的現(xiàn)狀、問題及出路,并列舉國家大劇院、北京西客站等建筑典型,使聽眾受到很大啟發(fā)。而白先勇先生關于昆劇《牡丹亭》的講座,讓聽眾了解到昆曲是中國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美術等不同藝術的集合體,它能超越地域和文化阻隔,為眾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喜愛。不同院系、專業(yè)的師生可以超越專業(yè)的局限,得到藝術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洗禮。

校園人文講座雖然不可能獨立擔負起學生人文教育的責任,但肯定會有助于對大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評判等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3 講座是大學生教育、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講座活動的開展,把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學生的內在品質,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理性,高尚美好情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用高校具有科技密集、知識密集的優(yōu)勢、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學術交流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

講座作為課內教學的延伸,可以讓學生開闊思路,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給課程改革注入新鮮血液。它為青年學生提供了與著名學者同場交流的園地,在了解學科前沿、學習先進理念的同時,鼓勵學生踴躍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講座者共同探討,激發(fā)科研靈感,并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辯證的看待問題。體現(xiàn)出學術上的大膽進取和獨立思考的精神,打破了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式的單向“接收”, 使學生養(yǎng)成在“學習、傾聽”過程中“思考、研究”問題的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同時,高校通過形式多樣的講座活動的開展,可形成一所高校獨有的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濃郁的學術氛圍可以促使同學們主動參與學術活動,大學生通過感受學術氛圍,幫助教師和科人員進行科研,甚至直接參與科研活動,可以使專業(yè)知識得到應用,專業(yè)技能得到鍛煉,專業(yè)能力得到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提高全面素質。

4 結語

大學是育人的場所,學校良好的教學質量,并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創(chuàng)新精神強的合格的人才,是大學的己任。而作為課堂的延伸和補充——講座,可以為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提供良好的教育方式,也為學生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一條重要的途徑,在良好的學術氛圍和人文環(huán)境下,學生耳濡目染,必然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講座當之無愧為大學之“要”。

參考文獻

[1] 程星.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之道[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 郭明順.大學理念視角下本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2):84-88.

[3] 張兄武,陸麗等.中國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歷史演進與發(fā)展趨勢[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4):66-69.

[4] 馬超.從講座制到系科制:歐洲大學內部管理權力的變更[J].比較教育研究,2006(4):61-64.

[5] 甘陽.大學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標與模式[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4(3):38-65.

[6] 王霞.價值視角下大學通識課程的建設——哥倫比亞大學的啟示[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0(5):22-25.

猜你喜歡
人文教育講座素質教育
技工院校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論師愉生悅的詩意教育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47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他只做有“思享”的講座,讓小小微信裝下一個“萬人體育場”
山東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6
書法史講座(十二)
書法史講座(五)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延安市| 杭锦旗| 崇明县| 北宁市| 镇巴县| 鹤岗市| 邵东县| 玛曲县| 新密市| 偃师市| 平邑县| 新蔡县| 潮州市| 师宗县| 仁化县| 天台县| 牙克石市| 泗阳县| 沭阳县| 黄山市| 平安县| 新郑市| 精河县| 青州市| 油尖旺区| 龙州县| 应用必备| 长垣县| 新津县| 邮箱| 东港市| 益阳市| 芦山县| 绿春县| 申扎县| 台东县| 湾仔区| 沙雅县| 中江县| 鹰潭市|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