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甜 丁煥強
摘 要:整車匹配檢具(TAC)模擬塊高昂的制造成本,短暫的使用周期,迅速衰減的使用頻率以及零互換性等特性,促使上汽通用汽車開始嘗試用數(shù)字掃描方式替代TAC 模擬塊做尺寸匹配分析。掃描測量至少需要3個基準球,但常規(guī)TAC上分布的基準球數(shù)量較少、分布間距較大,導致掃描幅度大而不得不采取全局拍照,耗時較長。在TAC重要區(qū)域多布置基準球,取消全局拍照步驟,可提高掃描效率。如此,基準球數(shù)量需求大,價格高,嘗試采用柔性掃描基準實現(xiàn)快速掃描,同時降低TAC制造成本。
關鍵詞:TAC;柔性掃描基準;掃描
0 前言
尺寸匹配活動中,各汽車廠使用的整車匹配分析工具(TAC)都會制作出95%以上內(nèi)外飾零件的標準安裝點和模擬塊(約150個),超過一半以上的模擬塊在量產(chǎn)后使用頻率大幅下降,同時模擬塊是根據(jù)零件數(shù)模抽取其匹配面進行設計制造的,不同車型間零互換性,在種種限制下,上汽通用開始嘗試將3D數(shù)字掃描引入TAC,以取代傳統(tǒng)的模擬塊完成尺寸匹配活動。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新的TAC掃描基準方案,解決3D數(shù)字掃描引入TAC后,由于基準球數(shù)量少而必須采用全局拍照測量導致的掃描低效問題。
1 柔性基準在TAC上的應用介紹
TAC保留了零件的標準安裝點,零件安裝到位后采用數(shù)字掃描獲得定位狀態(tài)下的點云,該點云必須擬合到車身坐標系下,才能進行零件匹配分析工作。掃描中零件數(shù)據(jù)采集的效率和質(zhì)量直接影響了尺寸匹配工作的正常進行,其中坐標系擬合的過程就需要借助TAC上的基準實現(xiàn),常規(guī)分布的基準球數(shù)量少,從而導致掃描面積較小的零件時掃描范圍仍然很大,而大范圍掃描時需要采用全局拍照測量進行拼接,效率較低。為提高掃描效率,必須取消耗時的全局拍照步驟,同時為了保證精度,需將單次掃描范圍控制在1m*1m內(nèi),且掃描范圍內(nèi)需有3個以上基準球,相較于體積龐大的TAC,基準球需求量也很大(約100個),且掃描需要的啞光基準球單價高,考慮采用柔性掃描基準方案實現(xiàn)提效和降本。
2 柔性掃描基準設計方案
(1)柔性掃描基準設計思路:柔性掃描基準由4部分組成(圖1):基準球+靶球基座+強磁鐵+TAC,在TAC本體上布置合適位置和數(shù)量的靶球基座,基準球通過強磁鐵吸附在靶球基座上,根據(jù)實際掃描需要移動基準球,實現(xiàn)基準球的柔性應用。
(2)柔性掃描基準結構:柔性基準靠強磁鐵吸附,機械結構設計須留有一定間隙,避免接觸。一是基準球與強磁鐵間設計預留0.5 mm間隙,二是靶球基座圓柱內(nèi)徑設計為14 mm,而強磁鐵直徑設計為15 mm,形成一個擋板結構,兩個設計保證了工作狀態(tài)時基準球與強磁鐵脫離,避免影響精度和重復性。(圖2)
3 柔性掃描基準靶球基座方案及驗證
(1)三種靶球座結構。從柔性基準系統(tǒng)的設計中可以看出,除了基準球本身的球度外,靶球基座的形式及磁鐵的吸附力是影響精度和重復性的最主要因素。為得到最優(yōu)方案,本次研究考慮了3種靶球基座結構,分別是圓柱、圓錐、三點圓弧(表1),并結合柔性基準的實際使用姿態(tài)進行了實驗驗證,探究柔性系統(tǒng)靶球基準結構和吸附姿態(tài)對球心精度和重復性的影響。
(2)實驗驗證。1)測量設備:CMM,F(xiàn)aro,SCAN;2)測量方法:三組不同形式的靶球基座兩兩一組分別固定在間隔1米測量棒上;基準球吸附在三組靶球基座上,放置角度充分考慮在TAC上的安裝姿態(tài),設置了0°、45°、90°三種姿態(tài),依次用CMM、Faro、Scans三種設備進行球心和球心距1*10重復性測試。3)實驗結果及結論。經(jīng)測試,三種設備測量的球心及球心距的精度及重復性結果均符合TAC對掃描基準球的精度要求(0.05mm)。如上表所示,以CMM測量結果為依據(jù)選擇最優(yōu)的三點圓弧的靶球基座作為柔性基準的基座,并在實際項目中應用驗證。
4 柔性掃描基準在TAC上的應用
如圖3所示,某車型的TAC上取消了后四角窗模擬塊,在四角窗區(qū)域范圍內(nèi)設置了3個柔性基準靶座,TAC出廠前對基準球球心坐標進行重復性測試,并標注基準球球心坐標。尺寸匹配工作中利用基準球球心坐標建立坐標系,并將掃描點云擬合到車身坐標系,完成尺寸匹配工作。項目驗證結果符合要求。
5 結論
本文為掃描設備引入TAC提供了一種精度高,重復性好的柔性掃描基準方案,也豐富了各大汽車廠整車匹配分析工具的使用靈活性,為越來越多的剛性檢具逐步走向柔性提供了更大可能性。快速掃描得到連續(xù)的色差圖也為“數(shù)據(jù)驅(qū)動”的企業(yè)尺寸分析方法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支撐。
參考文獻:
[1]周翰,張磊,吳炤峻.白車身虛擬匹配技術及應用[J].工藝裝備技術,2020(11):169-171.
[2]沈忠民.整車匹配檢具(TAC)的發(fā)展[J].機械工程師,2020(03):59-60.
[3]黃志宏.車身虛擬匹配分析方法探討--基于零部件檢具實測數(shù)據(jù)[J].裝備制造技術,2012(04):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