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偉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玉米產量不斷增長,其種植質量也得到了世界認可,在經濟發(fā)展中獲得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玉米產量多少直接影響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同時,也影響到了農戶收入水平。只有全面提高玉米技術能力,在選種、播種、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采取更為科學的技術和措施,才能不斷提高玉米產量,保證經濟全面發(fā)展。文章就玉米高產技術進行研究,全面提出科學的種植方法,以此為實現玉米增產豐收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大田玉米;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1.品種的選擇
玉米的品種很重要,只有嚴格選擇使用優(yōu)良品種,才能保證產量與質量,所以,科學選擇玉米品種才是質量的前提。選擇品種時,需要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環(huán)境條件優(yōu)選,因此,種植者一定要充分把握好當地的情況,側重選擇對病蟲害抵御能力較強且對倒伏和干旱具有較高抵御能力的玉米品種,為了保證適合土壤和氣候環(huán)境,還需要進行一次試種,根據種植前對種植區(qū)域試種得到的結論,進行大面積推廣。
2.種子的處理
種子處理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在播種前,一定要全面處理好種子,保證成活率,避免出現病害。種植前,需對種子進行嚴格挑選,利用科學的方法,把病粒或霉爛種子清除掉,要全面選擇飽滿度高的種子進行大田種植,保證種子種植后發(fā)芽率的提升。另外,為了提高成活率,還需要對挑選出的種子進行充分晾曬,有效激活種子性能,提高種子出芽質量,通過全面的光照作用,使種子菌群得到控制,保證種子的質量。根據不同的種子情況,全面進行多次往復曬制,有效提高發(fā)芽率,一般需要根據天氣變化,進行2~3天的曬制,才能有效防治病害的出現。種子包衣處理也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處理保證了抗病能力。需要對晾曬完畢的種子進行包衣處理,通過使用劑量相符的藥物,讓種子充分攪拌,完成包衣的種子需要再次晾干,為下一步播種做好基礎工作。
3.地塊的選擇
玉米產量多少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地塊好壞是其中之一。要想全面提高玉米質量與產量,就需要對現有的地域情況全面把握,掌握當地的土質情況,把握種植區(qū)域土壤的基本條件,通過細致的流程控制,提升土壤成長條件,使土壤對玉米成長的影響降到最低,只有嚴格進行篩選,才能保證品質。雖然說玉米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不高,整體適應力強,但是土壤對玉米成長有直接關系,如果土壤條件不達標,則會影響到產量與質量。一般情況下,種植玉米的土壤地塊需要保證平坦,土層具有一定的厚度,滿足生長需求。要保證土壤有較好的通風,土壤中的有機物要達標,這樣才能滿足玉米的需要,同時,地塊的修整也很主要,排水條件一定要滿足玉米生長條件,避免出現內澇現象。
4.適時播種
玉米播種受各種條件影響,要全面進行考慮,針對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溫度、不同環(huán)境做好播種,這樣才能保證成活率。我國的東北地區(qū)受季節(jié)性影響大,5月土層表面溫度在10℃左右,此時就需要進行玉米的播種。為了提高成活率,播種前,根據玉米種子不同,其播種的時段也不同。以不同類型的種子為例,全面說明種子播種需要的時間,種子成熟特點是播種的關鍵,早熟品種一般是在4月末或5月初播種,中熟品種一般為4月中播種,晚熟品種多是需要提前進行播種,一般為3月末或4月初,這樣就能建立起生長的梯次,保證了玉米的收割順序。玉米作物播種在時間上受限,要想做好大田種植,則需要全面把握好溫度環(huán)境,應將種子埋入3-5cm深度的土壤中,如果土壤墑情好,就可以進行淺播。玉米播種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對于大田玉米種植,把握好種子間距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機械作業(yè)播種一般以2-2.5kg/667m2為標準,科學把握好種植的范圍,才能為后期的玉米成長提供便利條件。
5.田間管理
玉米生長過程中,需要對田間進行科學的管理與養(yǎng)護,有序開展間苗、中耕及除草施肥等工序的管理。間苗和定苗是在玉米成長一定程度后,為了全面提高玉米植株透氣性進行的管理措施。要全面把握好生長的時段,幼苗生長到三葉階段便需對弱苗或病苗進行全面清理,避免出現更大的危害,影響到其他苗的生長。另外,缺少植株的部分也需要進行快速補苗,保證地塊幼苗出齊率,提高整體產量。中耕除草也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需要根據生長的情況,做好除草工作。
6.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要求,要全面把握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務必在苗期、灌漿期、抽穗后這幾個時期做好控制,全面保證玉米成長對肥料的需要。苗期管理建議合理使用有機肥,不能單純使用化學肥料,如果控制不好用量,則會導致土壤板結,幼苗根部營養(yǎng)吸收不充分,就會影響到成長,不利于玉米幼苗發(fā)育,對后期的成長影響較大。玉米拔節(jié)期做好施肥,保證幼苗蹲苗,適當適量施用鋅肥,對玉米的成長有利,可有效提高穗粒數和增加千粒重。玉米抽穗后水肥管理一般是玉米成長中后期,大多數地塊肥料已基本耗盡,有些地塊養(yǎng)分也被雜草吸收,此時的玉米成長最為關鍵,要保證肥力才能提高產量。針對土壤中所剩肥力已經不能滿足后期生長需求,就需要把握好這一時期,利用好天氣,對玉米再進行一次施肥,施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防止玉米早衰現象出現,通過此時的施肥管理,有效促進玉米灌漿和籽粒飽滿程度,提高千粒重,使玉米的產量更加穩(wěn)定。
7.病害防治
粗縮病對玉米生長期破壞作用大,苗期5~6葉期間容易感染此病。為了全面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則需要把握科學的處理方法,種植者可從控制灰飛虱傳播為著力點,提高日常的監(jiān)督管理。種子選擇時,需要選擇抵御能力強的種子類型,田間管理過程中,要及時發(fā)現病癥,出現問題,則要在5葉期階段使用25%撲虱靈50g/667m2,共噴2~3次。為了提高防治效果,也可以一并使用40%病毒A500倍液等開展病害防治。紋枯病主要存在于玉米作物生長期,此病主要集中于玉米植株葉鞘、果穗等部分,整體破壞性極強,如果控制不當,還會導致莖稈危害。發(fā)病時,葉片會有大小不等的斑塊,葉鞘蔓延到整體植株,使果穗枯萎死亡。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劑噴灑,重點對玉米葉鞘提供保護,避免出現大面積的病害擴散,蔓延到植株其他部位,通過有效處理,降低損失提升產量。青枯病也叫莖腐病,這種病在我國多數玉米種植地均有出現,癥狀為葉片凸突、根系莖基腐爛、葉片枯黃,造成植株倒伏,用甲霜靈400倍液或多菌靈500倍液灌根,用量標準為500mL/株。
8.蟲害防治
玉米螟對成長過程中的玉米產生破壞,害蟲是黃褐色,長度12mm左右,對玉米花葉影響最大。如果出現植株感染蟲害,就需要進行科學的處理,用菊酯類農藥1000倍液等藥劑噴入心葉叢內,對該類蟲害進行全面消殺。玉米蚜蟲對玉米的成長威脅最大,通過吸收汁液為生,對玉米成長不利,體長1.5~2.5mm,附肢黑色。只有不斷清理好雜草,才能避免蚜蟲成長,破壞它們的生長條件是最為主要的防治方式,做好田間監(jiān)控,發(fā)現此病,需用40%氧化樂果50~100倍液涂抹莖部。
9.適時收獲
要及時觀察玉米成長過程,如果發(fā)現整片種植區(qū)域超過九成面積莖葉變黃,果穗枯白、籽粒具有硬度,則表明可以進行收割了。東北地區(qū)收獲期在10月初,要全面做好收割準備,保證玉米收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