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運
1 萬松老人塔。
2 塔院門樓對著大街。
3 塔院里正在舉辦門聯(lián)集萃展。
4 兔爺。
5 真實的大門和門墩是為門聯(lián)展特意找來的
最初只是在老字號砂鍋居吃完飯后沿著西四南大街溜達,不經(jīng)意間看到塔了。磚塔,密檐式。塔從一座有門樓的院墻里挑出來,這對喜歡逛胡同的人來說無疑有著一定的吸引力。北京多塔,什么樣的塔都有,密檐式塔還是北京常見的一種,按說不太容易激起心海波瀾。問題是塔聳立的位置。有塔就有廟是個常識。這里有廟嗎?一點兒看不出有廟的樣子,就是個經(jīng)整修過的北京老四合院圈著塔。是曾經(jīng)有廟,廟消失在歲月里了,還是院里的廟特殊?總不會是普通的民宅式四合院里聳出來這座塔吧?覺著有些驚異,有點不同尋常。
聳起磚塔的四合院門朝東開,磨磚對縫的墻,墻上開著什錦窗,窗上鑲嵌著磨砂玻璃。磨砂玻璃透出內(nèi)中塔的剪影、北京胡同字樣和白木條嵌的冰裂紋圖案。小門樓在院墻正中,門洞中的朱紅漆門開著,透著門洞能看到院內(nèi)的磚塔?!罢枙帧钡呐谱雍汀氨本┐u讀空間”的牌子說明此院是個公共場所,是對外開放的。
進院方知磚塔坐落在地道的塔院里。塔院不大,介紹塔的資料說院子東西長14米,南北寬7米。塔院面積是99.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22.5平方米。感覺上院兒沒有數(shù)字資料說得那么小,塔四周有回旋的空間,身居院中仰目觀覽全塔不成問題。圍塔的地是裸露的,現(xiàn)在栽著綠草,一行一垅的,空地兒上擺著盆栽植物和花盆、石件。
院里有房,房在南側(cè)和北側(cè),但覺得那些房都與廟無涉,塔不依房生,房不依塔存。院西有房屋拆除的痕跡,留下的屋基沒有作為廟通常有的柱礎(chǔ),圍院的是鄰家的山墻。
塔被稱為北京城區(qū)現(xiàn)存的一座密檐式磚塔,原為八角七級,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時加高至九級。1986年西城區(qū)人民政府撥款維修時發(fā)現(xiàn)清代維修的塔包著元塔,認定為元塔的磚是元代特有的一種薄磚。這種磚我見過,居庸關(guān)北關(guān)城的舊城臺上就有,是市文物局的一位副局長指給我看的,當時我很驚異,明關(guān)城樓用有元代的磚,讓明代的居庸關(guān)城顯得撲朔迷離起來。萬松老人塔元塔的被發(fā)現(xiàn)呈現(xiàn)出塔中裹塔的景象。這樣的景象,西直門城樓被拆時也呈現(xiàn)過,明城樓包裹著元城樓。可惜,西直門城樓被徹底拆了,奇異景象最多也就留下了照片和影像資料。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清代維修加高后的塔。塔高15.9米,折合成樓房的層數(shù)是五六層高吧,不算矮了,挺氣派的。塔基沒有造型復雜的裝飾,就是細磨的素磚壘砌的,基座上與密檐之下部分的塔身比較高,也是素磚砌的,有設(shè)拱券的門,但門卻是虛的,被大方磚緊封住??淳W(wǎng)上的資料,說此塔是可以登臨的塔,實地看塔,卻沒有這樣的跡象,它究竟是實心塔還是空心塔,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有種網(wǎng)上的東西不可信的印象。但也在想,萬一人家說的是真的呢?塔檐看著比較密,檐下均不設(shè)斗栱,為疊澀封護檐,頂部為尖形筒瓦頂,最上層是剎座和寶珠,整體顯得素樸莊嚴,素樸莊嚴中還有一種壯麗感。密檐塔是富有節(jié)奏的,緊湊密實的塔檐在穩(wěn)定平衡的節(jié)奏中體現(xiàn)出一種變化,有一種剛性的線條美。
院墻廊棚下。
展館里展出的磚塔胡同名流著作。
?塔讀空間書店書架。
?書架。
?窗飾。
茶座。
?魯迅住在磚塔胡同時的著作。
塔院門樓。
進院除了看塔,還不由自主地關(guān)注起“磚讀空間”?!按u讀”,自然是借了磚塔的磚,磚塔院兒的磚,不然就說不通了。磚塔院的讀書空間、閱讀空間,順理成章,還強調(diào)了它的地理位置、空間特色,而且這“磚讀”內(nèi)涵頗廣:讀磚塔,讀磚塔院兒歷史沿革,讀磚塔胡同,在磚塔院兒里讀書讀胡同文化,都是“磚讀”。
塔院東圍墻有臨時搭的廊棚,那是臨時建筑,鐵架做柱,頂棚用的材料一般。廊棚有一定的寬度,其內(nèi)貼墻設(shè)桌設(shè)板凳。院里房前和西南棚架下也設(shè)了圓桌、藤椅或長桌板凳,用來供看塔的游客圍桌喝茶聊天歇腳讀書。東墻南頭立書架,書架層層排滿了書,書都被陽光曬變了色,看來不是擺設(shè),是為真的有心在鬧中取靜的環(huán)境中想讀書的人準備的。南邊屋里開的是書店,新書舊書都有。書架不管怎么分類,一排排看下來就覺得介紹老北京、北京老市井老胡同老民俗老風物的書特別多,光介紹北京歷史的書就好幾種版本,有按朝代分卷的多卷本北京史,有或厚或薄的單本北京史,還有著名文物專家寫的薄冊子的北京簡史。我認識的幾個專門研究北京各個行當?shù)淖髡邔V荚谄渖?,見書如見人,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樂得我就像走進了一個老熟人共同攢建起來的文化知識寶庫,有一種親切,還有一種驕傲,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匯集有如此大量的集中介紹老北京的書的書店,還真是寡見。有一個金姓的作者的書出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的眼睛一亮。此公我只見過一面,是我初到旅游雜志社工作的時候,一晃25年了。我得知他的金姓是屬于清代皇族后裔,愛新覺羅氏,大清一亡改姓了!沒見過他寫的文章,竟然有出書。本想把他的書買下,他的那本薄冊子卻不按書價出售,而是按收藏書出售,書價翻了120倍,愛新覺羅后裔的書就這么值錢嗎?大大驚嘆了一回。
展出的門聯(lián)照片。
展出的門聯(lián)照片。
展出的門聯(lián)照片。
?圖說規(guī)矩,讓人更深地了解北京民俗。
圖說規(guī)矩,讓人更深地了解北京民俗。
塔院門聯(lián)展。
坐在院里茶幾旁喝茶聊天兒的少,陽光太喧鬧,有陰涼的棚架下座位本來少,又被人占滿了,還沒有挪位的意思,真是在潛心閱讀塔院兒味道。我倒是沒想坐下享受“磚讀”樂趣,累不累的只想在塔院里轉(zhuǎn)悠。我那次去磚塔院時,院里正舉辦北京胡同門聯(lián)展,標題《刻在大門上的家風》讓人心動。導語煽情:“門聯(lián)是矗立在胡同里的立體書卷,它們或是詞清句麗,詩意濃濃;或是古奧可愛,寓意深遠。通過門聯(lián),宅院的主人可以抒發(fā)心志,自勉自勵,每天進進出出的家人,也會在重復的相見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忘不掉的家風,剪不斷的鄉(xiāng)愁。讓我們在微觀北京中求索北京的靈魂,描述北京這座古都的細部,重溫世代相傳的祖訓,走進北京人的精神世界?!?p>
展館里展出的文物。
展館里展出的文物。
宅院主人刻在宅門上的祖訓都有什么?作者沙立功,一個1934年出生的北京牛人,用20余年的時間,走遍了北京的老城區(qū),將有文化特色的老北京門聯(lián)用相機記錄下來,收錄了230副,分為十類,編成十章,出了一本書。塔院里展出的門聯(lián)照片只是書中的一部分,但也掛滿了塔院南墻和圍塔的展板。聯(lián)文根據(jù)內(nèi)容分為:華門仁里、家聲世澤、古訓持家、修身養(yǎng)性、抒懷明志、文章華國、禮義道德、頌世歌時、祈福求祥、共和維新。是以一個門聯(lián)一個故事的形式講述的。
圖說民俗。
圖說民俗。
門聯(lián),選幾副不常見的。“芝草瑤林新幾席,玉杯珠柱舊琴書”夸耀自家花園內(nèi)有名花異草,且眾多,是倚幾鋪席休閑的好去處,而室內(nèi)則有古書寶琴為相知相識的老朋友。家底厚實的老儒之家吧?!按荷畋毯rv龍甲,花滿天池起鳳毛”是借喻言自家人才輩出?!暗罏榻?jīng)書重,情因禮讓通”講做人做事的道理的。言讀圣賢書被人敬重成道,相互禮讓才好溝通促進感情。
好多門臉已隨拆遷拆沒了,留下的是有心人留存在照片上的記憶。
塔院北面的耳房里還辟有小型展覽館,展陳了少量文物,講述了磚塔、塔院、磚塔胡同的故事。
西四南大街的磚塔,怎么認定是萬松老人塔?為什么說萬松老人塔是元代的塔?是1986年維修時發(fā)現(xiàn)確定的嗎?由所包的塔磚確定的磚塔的始建年代?其實對塔中塔的這個發(fā)現(xiàn)已是后話了。“磚讀”,您會注意到明代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書中就有北京西城《萬松老人塔》篇。開篇先不說塔,而說萬松老人:“萬松老人,金元間僧也。兼?zhèn)淙遽?,機辯無際,自稱萬松野老,人稱之曰萬松老人?!比f松老人,金代名僧,和后來當了元朝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有師徒關(guān)系。萬松老人釋儒兼?zhèn)?,精通釋家的學問,儒家的學問也高,機辯能力和水平讓人敬服,沒有能問倒他的?!捌崴曝莩模灰娎先?,遂絕跡屏家,廢餐寢,參學三年?!蹦菚r的耶律楚材應(yīng)還沒有任職中書令呢,參學時稱為湛然居士,對萬松老人的主張是極為推崇的。萬松老人著《從容錄》,耶律楚材給寫的序。老人81歲圓寂,得到門人厚葬。有史書說他寂于蒙古族建國,卻未立元朝之前的定宗元年(1246年),門人分塔供養(yǎng)舍利。他的舍利塔建了幾座,都建在什么地方,已無可考,而且是否真的如此,也不是一家之言所能確定的,若為真,西四南大街的萬松老人塔則是這幾座分葬塔之一?,F(xiàn)文物部門的資料并沒有提到這一說法。此磚塔是否始建于元代,還是處于一種推測狀態(tài),按《帝京景物略》的說法,是“老人寂后,無知塔處者。今干(甘)石橋之北,有磚甃七級,高丈五尺,不尖而平,年年草榮其頂,群號之曰磚塔,無問塔之僧者?!边@“無問塔之僧者”會引起歧解,是說時人不知塔里的是哪位高僧,還是說塔其時已無僧管理?《帝京景物略》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刊印的,離元滅已267年,那時的這座磚塔,就在今天的這個位置,這個地方確實在甘石橋的北面,離甘石橋公交車站半站地的樣子,不過明代把甘石橋?qū)懽魇歉墒瘶??!兜劬┚拔锫浴返淖髡呓榻B完萬松老人后開始講故事了,說完萬松老人圓寂后不知葬在何處,又說乾石橋北發(fā)現(xiàn)了磚塔。磚塔 “無問塔之僧者”,就是表示誰也不知塔是屬于誰的,強調(diào)了它的荒涼,強調(diào)了它的年代久遠、幾近被棄、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說已無僧人負責管理,人們對它已麻木到視而不見,漠不關(guān)心的程度。塔都沒尖頂了,塔都成平塔了,長荒草,荒草很高了。說到這兒,又緊跟著說: “不知何年,人倚塔造屋,外望如塔穿屋出,居者猶悶塔占其堂奧地也。又不知何年,居者為酒食店,豕肩搭塔檐,酒甕環(huán)塔砌,刀砧鈍,就塔磚礪,醉人倚而拍拍,歌呼漫罵,二百年不見香燈矣?!倍倌甏u塔沒有香火了,不知哪年哪月,人倚塔蓋房子居住了,從外面望,塔像是從屋子里穿出來的了。又不知何年,搭著塔蓋起酒肉店了,賣起酒肉來了,切肉的刀鈍了,磨刀石不好使了,就手用塔磚當磨刀石磨刀,喝醉了酒的拍著塔唱歌吆五喝六罵街打架耍酒瘋。直至萬歷三十四年,一個號樂庵的僧人,驚訝磚塔在店中,進來四處看,發(fā)現(xiàn)刻有五字的石額,曰“萬松老人塔”,遂跪拜哭號,募捐把店買下居住下來守著這磚塔。雖塔仍穿屋而出,賣肉的賣酒的剁菜切肉的自此都沒影了。
也就是說,明萬歷三十四年,發(fā)現(xiàn)了磚塔是萬松老人塔。這座磚塔的始建年代無法精確考證,但肯定是萬松老人1246年圓寂之后,由于這座青磚古塔的存在,塔前的胡同被叫做了磚塔胡同,最早記述這條胡同的書籍,能查到的是明嘉靖三十九年成書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書中的磚塔胡同是作為京城名勝加以收錄的,證明因磚塔而得名的磚塔胡同和磚塔的歷史一樣的古老。元大都是忽必烈建立的,青磚古塔周邊形成坊巷胡同應(yīng)是在元大都建城之后。是否那時就有了磚塔胡同,不得而知,但磚塔胡同確實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因磚塔,胡同的大格局沒有大的變化,變化的是胡同的興衰。
迄今存在的萬松老人塔標志著這里是北京胡同之根。這里的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磚塔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院未定型,規(guī)劃整修的方案正在征集意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