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zhèn),斜暉脈脈水悠悠。
蘇州東部南部的吳中、吳江、昆山水域,水鄉(xiāng)古鎮(zhèn)個個名聲響亮,旅游開發(fā)成熟,我也基本都涉足過。但此番為記錄古橋,還是專挑春秋兩季的非周末,一個個人文底蘊雋永古鎮(zhèn)慢悠悠泡來,看小橋流水掩映在紫藤長廊間,在梧桐葉黃、桂香馥郁里漫走深宅幽巷,喝杯桂花茶,吃點鮮菱角,那種清涼安逸的感覺,縈繞于心,久久不散。
?周莊古鎮(zhèn),桐花簌簌春去矣。
七十二半橋,三對雙橋絕。小巧的甪直古鎮(zhèn)與蘇州古城同齡。穿過古鎮(zhèn)的5.6公里長的河道上,曾橫架古橋七十二座半?,F(xiàn)存最美的,是三對“三步兩橋”的雙橋:和豐橋和環(huán)玉橋、東美橋與交會橋、環(huán)璧橋與金巷橋。和豐橋,建于宋初,橋孔用寬窄不一的青石板構筑,橋面施以圖案典雅的浮雕,橋兩側鏤空石欄立著28根鐫有花紋的石柱,蒼翠的古樹從橋東伸出綠掌,庇護著這座已1000多年的滄桑古橋;與此橋呈直角相連的,是環(huán)玉橋,為東西走向的梁式花崗石平橋,建于明崇禎元年(1628年),橋兩側欄石立四根圓柱,橋面石雕雙龍圖案。這樣橫豎相交組合的雙橋,在東邊和西邊還各有一對。東邊的雙橋為東美橋和交會橋,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年),東美橋橋面由8塊長條石鋪成,上雕八卦和瓶(平)升三戟(級)圖案;交會橋,梁式單孔,欄石間的石柱上各放一只圓圓的石鼓墩,以前甪直一鎮(zhèn)兩治,西半鎮(zhèn)屬吳縣、東半鎮(zhèn)屬昆山,連接兩鎮(zhèn)的交會橋在甪直只能算半座,因此甪直才有了“七十二座半橋”的說法。西邊的雙橋,是環(huán)璧橋和金巷橋,環(huán)璧橋南北走向,梁式單孔,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8年);金巷橋,東西走向,位于環(huán)璧橋東側,梁式單孔,橋上立有8柱。
?十眼橋,俗稱小寶帶橋,花崗石九柱十孔廊橋,像一條長長的彩帶飄舞在錦溪古鎮(zhèn)的古蓮池上,相傳是宋孝帝為紀念陳妃而建。
古橋十六座,雙橋冠天下。貫穿周莊古鎮(zhèn)的南北市河上有16座石橋,其中11座是古橋。周莊的橋,拱度之高、造型之美,冠絕江南。雙橋——世德橋和永安橋,縱橫相接,形似古代鑰匙,是周莊的標志名片。世德橋,拱形單孔,東西走向;永安橋,梁式單孔,南北走向,雙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年-1619年),現(xiàn)存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世德橋所跨的南北市河為鎮(zhèn)區(qū)主水道,這條長1公里的河道上還有全功橋、惟德橋、富安橋、隆興橋、報恩橋等古橋。永安橋所跨的河流為銀子浜,傳說明洪武年間江南巨富沈萬三捐出數(shù)萬兩銀子修筑南京城后,皇帝朱元璋仍貪得無厭,命沈萬三獻出“聚寶盆”,沈萬三不肯,悄悄將所余銀子運回家鄉(xiāng)周莊,藏在這條銀子浜下。
?同里古鎮(zhèn),紫藤花掩映水巷古橋。
錦溪古鎮(zhèn)離周莊僅8公里,淀山湖、澄湖、五保湖、礬清湖、白蓮湖“五湖三蕩”環(huán)抱著這個金波玉浪里的2000年古鎮(zhèn),曾有古橋36座,現(xiàn)在24座保存完好。古鎮(zhèn)還有國內首創(chuàng)的古磚瓦博物館,努力打造著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xiāng)。十眼橋,俗稱小寶帶橋,花崗石多孔平板廊橋,九柱十孔,橋長52米,像一條長長的彩帶飄舞在古蓮池上,與文星閣、長堤回廊構成了一組美麗的古建筑圖畫。該橋始建于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相傳由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宋孝宗趙瑋親自督造。他還是皇太子時帶著陳妃在錦溪抗金,陳妃中箭身亡,水葬于五保湖。趙瑋當皇帝后,一天夜里夢見陳妃大叫胸口疼痛,醒來后心如刀割,命于陳妃水葬處建橋造墓修禪院以超度悼念。現(xiàn)存十眼橋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橋面覆蓋廊棚,綿延別致,為遠近水鄉(xiāng)罕見。
?黎里古鎮(zhèn)的水巷轉角廊棚沐浴在夕陽中。
同里較之周邊古鎮(zhèn)更磅礴宏大,同里湖、南星湖、葉澤湖、九甲湖、龐山湖五湖環(huán)抱間,15條河流將全鎮(zhèn)縱橫分割為7個島嶼,54座古橋串聯(lián)交通,現(xiàn)存明清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士紳豪宅和名人故居超過100處,自南宋至清末出狀元1名、進士42名。江南名園退思園西邊的水巷,三座清中期重建的古石橋——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分跨兩河三街,彼此環(huán)顧。走“吉祥三橋”是同里久遠的習俗,凡婚慶嫁娶必在鼓樂聲中抬花轎過三橋,老人過整十壽日都要在吃過壽面后踏走三橋,以圖吉利長壽。
?黎里古鎮(zhèn),弄橋廟旁明代的八字橋。
“吳江三十里,地號梨花村。我似捕魚翁,來問桃花津。”清代大才子袁枚的詩句,為黎里這個太浦河深處的古鎮(zhèn)添上了令人神往的色彩;偉人毛澤東的“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詩句,讓這個柳亞子先生的故里更有名氣。
近暮時分,下榻古鎮(zhèn)天主教堂邊幽靜的九南居客棧,枇杷花里推窗遠眺,水巷、廊棚、老人、夕陽、狗狗,若一幅雋永的圖畫。江南水鄉(xiāng)小鎮(zhèn)走得多了,同樣的小橋流水、煙波畫船,黎里的古與靜,還是讓我驚艷了!
?黎里古鎮(zhèn),古橋流水,廊棚河街,美若圖畫。
古鎮(zhèn)分東西兩片,水巷幽長,石橋眾多,“三步上下兩座橋”,現(xiàn)古鎮(zhèn)還保留有12座古橋。青龍橋舊名際恩橋,是古鎮(zhèn)的東柵橋,南北走向的單孔石拱橋,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游方僧所建,清道光年間重修。清龍橋,小巧精致的小環(huán)橋,由武康石、青石、麻石砌成,有明代雕刻覆蓮紋望柱4根,兩對龍首橋耳雕刻精致,孫道臨主演的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曾在此取景。黎里古鎮(zhèn)前往西塘古鎮(zhèn)的路上,精美絕倫的六悅博物館不容錯過。這是一位美籍收藏家的藏品,泱泱古物,件件精絕,集明清民間工藝之大成,規(guī)模之宏大在江南無出其右,值得花上一整天細細品味。
?幽幽長巷,寂寂古鎮(zhèn)。
震澤是我國著名的蠶絲之鄉(xiāng),至今還沿用著古法養(yǎng)蠶,盛產(chǎn)中國最好的桑蠶和絲綢。開闊的苕溪水道兩岸古橋、古塔、古寺、古宅相夾,因離蘇州近60公里,位置較遠,游人少至,臨河茶室坐的都是吳儂軟語的本地人,散發(fā)著原汁原味的悠閑氣息。蘇州最小的園林師儉堂在寶塔街上,從街面上看過去并不特別,內里卻小中見大。占地2000多畝共有房屋147間,三面臨河,前門上轎、后門下船,水陸稱便。文昌閣于清道光年重修,四周皆窗,瓊閣連通。慈云寺塔是磚身木檐、翼角飛翹的六面五層塔,相傳始建于孫吳赤烏年間,為孫尚香思望劉備之處,亦傳為南唐公主登高回望故國之所?,F(xiàn)存塔身下三層構件為宋代形制、塔身以上為明代所建,2004年清理塔邊照池時發(fā)掘出原大殿18尊珍貴的青石佛像。
?苕溪寬闊的水道穿過震澤古鎮(zhèn),夾岸河坊廊棚保存完好。
紀念大禹治水的禹跡橋,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建,單孔石拱,橋長43米,頗有氣度,橋下倒映著壯麗的慈云塔。與禹跡橋遙遙相對的,是鎮(zhèn)西頔塘河上為紀念范蠡而建的思范橋,橋身鐫刻對聯(lián)“苕水源來,閱盡蘭橈桂楫;荻塘波泛,平分越尾吳頭”“禹跡媲宏模,望里東西雙月影;蠡村懷古宅,泛來南北五湖船”,講述了范蠡助勾踐滅吳后攜西施泛舟至此,在斬龍湖畔建釣臺隱居的傳說,至今他們居住過的村子仍叫蠡澤。
?震澤古鎮(zhèn),始建于三國時期的慈云塔輝映著古老的禹跡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