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昌
閑暇之時,喜讀《聊齋志異》。蒲松齡確是文字高手,“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每每驚艷于蒲松齡筆下妙趣橫生、干凈利落的文字。往往千八百字,便成一篇,賞心悅目之余,也有規(guī)諷羅致其中,讓人嘆為觀止?!遏骠妗芬黄?,便是其中翹楚,可得見其風采。
故事中有一個名叫羅子浮的人,少年浪跡煙花柳巷,致“廣瘡潰臭”,身無分文,行乞于市。自視“敗絮濃穢”,無顏回到鄉(xiāng)里見江東父老。日暮時分,無所歸止,徘徊無告,想在附近的山寺中休憩。途中遇到一個名為“翩翩”的女子,容貌美若天仙。翩翩見羅子浮如此凄慘,心生憐憫,便把他招至自己的居所。對他療傷,“浴于溪流”,很快就結痂痊愈;又見他身著敗絮,便用一雙巧手用芭蕉葉剪裁,制成衣服。羅子浮見狀,十分疑惑:“芭蕉葉怎能當衣服穿?”等到第二天醒來伸手一拿,一片片芭蕉葉竟然連綴成衣,“綠錦華絕”。羅子浮絕處逢生,十分愜意,兩人從此結好,歡愛如同夫妻。
一天,翩翩的好友花城來訪。但見花城二十三四歲年紀,“綽約有余”,羅子浮舊病復發(fā),又開始想入非非。恰好削果皮的時候誤落地下,羅子浮俯身撿拾,暗暗地用手揉摸花城的三寸金蓮?;ǔ羌偃舨恢?,談笑自如。就在羅子浮淫心飄蕩之時,突然覺得衣褲頓失,低頭一看,身上衣服全都變成了芭蕉葉。羅子浮嚇得不輕,趕緊正襟危坐,不一會,芭蕉葉又變成從前的衣服。隨后,三人歡飲,羅子浮故態(tài)復萌,又去勾引花城,“以指搔纖掌”,花城仍然若無其事。此時羅子浮低頭一瞧,“衣復化葉”,羅子浮害怕了,凜然一驚,“移時復變”。兩次騷擾,兩次衣服變幻,羅子浮“慚顏息慮”,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后面的故事一定也很精彩,但這個倏忽變幻的芭蕉衣讓我停下接著讀下去的欲望,開始天馬行空地聯(lián)想起來。
羅子浮本性難移,即使遇見仙女,仍然“吃著碗里,望著鍋里”,竟然對自己恩人的好友動起了心思。是什么讓他停止了妄想的腳步?是身上倏忽變幻的芭蕉衣:一有非分之想,衣服頓成芭蕉葉,一旦停下黑手,停止了妄想,芭蕉葉才又變成身上溫暖如初的衣服。
羅子浮身上的芭蕉衣隨著他丑陋行徑的有無倏忽變幻,核心在“倏忽”兩字上面。由此,讓我想起了貝卡里亞關于懲罰的及時性論述:“對于實施的犯罪,刑罰越迅速和越緊湊,就越公正和越有效?!碧热魬土P總是遙遙無期,總是“禍及子孫”,就會有“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行我素,鋌而走險,哪怕身后洪水滔天。正如貝卡里亞所說:“對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边@種必定性一定要體現(xiàn)在及時性上,所謂現(xiàn)世現(xiàn)報、現(xiàn)時現(xiàn)報,對于任何惡行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及時地警示、及時地懲戒,一旦做了壞事,懲罰一定如影隨形。利害之間,人總會權衡得失,有了這樣立竿見影的懲戒,還會有人鋌而走險去做壞事嗎?
倏忽變幻的芭蕉衣給出了一個刑罰理論的隱喻?,F(xiàn)實之中,雖然我們永遠無法做到讓所有的罪惡立刻現(xiàn)形,但是我們必須樹立這樣的理念: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讓作惡者得到應有的懲罰。這樣的刑罰才有威力,才會讓人們在作惡之前停下腳步,“慚顏息慮”,于是才會有違法犯罪的最小化,才會有人心向善,才會有社會真正的安定祥和。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說得更直接:“無論是家庭的,學校的或刑法上的懲罰,要想行之有效,就必須是確定不移的,而且相對說來是迅速的,否則它的限制作用就將減弱或者消失?!?/p>
倏忽變幻的芭蕉衣便是這種理念的藝術化的形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