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虹
基于交際教學理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即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育部 2012)。其中,語音不僅是獲得完整的交際能力的關(guān)鍵(Brown 2001),還是語言整體的基礎(chǔ)(Wei 2006)。
眾多研究表明,語音對二語學習具有關(guān)鍵性作用。首先,錯誤的語音,對學生單詞的識別和拼寫有很大影響。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chǔ),單詞學習困難會阻礙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而這也是學生后期英語學習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在交際過程中語音對意思的正確傳達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Morley 1991)。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往往傳遞著不同的含義,因此,能正確使用語音語調(diào)是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語音能力較弱的學生,往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膽怯于口語交際。
在我國英語課堂教學中,語音教學總是處在被忽視的地位。魏(Wei 2006)總結(jié)出掌握良好的英語發(fā)音對于我國學生來說非常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教師缺乏良好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并且將教學重點本末倒置,即只關(guān)注基本的發(fā)音技巧的講授而忽視語調(diào)、重讀和節(jié)奏等的教授;其次,學生在課堂上語音操練的時間不足。面對語音教學現(xiàn)狀,眾多研究者提出語音教學的兩個趨勢:一是計算機輔助英語語音教學;二是關(guān)注音段和超音段教學的平衡(Morley 1991;Burns&Claire 2003)。此外,對于語音的特征分類,研究者也各抒己見,其中伯恩斯和克萊爾(Burns&Claire 2003)把語音的特征分為微觀的音段特征(發(fā)音)和宏觀的超音段特征(節(jié)奏、連讀、重度和語調(diào))。下文的語音測試,將從發(fā)音、節(jié)奏、重音、連讀和語調(diào)五大方面評估。
英語配音軟件在語言教學中發(fā)揮著良好的作用。它們通常有以下特點:一是采取單句模仿配音。整個視頻1—2分鐘,每句話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二是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上傳。用戶走進輕松又好玩兒的配音學習社區(qū),跟隨APP內(nèi)的精選推送,通過配音練習語音。用戶可以通過UGC渠道生成自己的配音視頻。三是交互性強。英語配音軟件提供了強大的交際平臺,用戶可以將自己的配音作品分享到各類社交網(wǎng)站,并與他人交流分享配音體會。同時,可供英語教師組建有利于教學管理和學習監(jiān)督的班級和小組。
英語配音軟件的使用步驟一般如下:(1)下載軟件,并注冊賬號;(2)打開軟件,進入首界面,瀏覽各大視頻推薦欄目;(3)選取視頻,點擊“開啟配音”進行配音(先整體看幾遍視頻,再逐句配音);(4)配音完成后,點擊合成視頻,等待視頻合成,然后整體觀看配音視頻;(5)點擊“發(fā)布并分享”進行平臺上傳或小組分享。
有關(guān)語言和配音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始于1989年。達夫(Duff 1989)給學生提供了一則非常短的視頻,供其翻譯、模仿朗讀。佐赫雷文迪(Zohrevandi 1994)首次建立了一個配音項目。在項目中,學生先對錄音進行L2轉(zhuǎn)錄和翻譯,再進行L1配音。2005年,伯斯頓(Burston 2005)首次提出把視頻配音作為任務型活動運用在外語教學中,并指出該方法給學習外語的學生提供了發(fā)展語言技能的很好的機會。達南(Danan 2010) 在Dubbing projects for the language learner: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into task-based instruction中重點描述了配音任務型語言學習方式。
中國臺灣地區(qū)學者邱(Chiu 2012)以83名二語學習的大學生為對象,進行電影配音對學生語音影響的實證研究。此研究通過課堂配音展示活動及課后問卷得出結(jié)論:電影配音可以幫助學生減少誤讀;學生語言流暢性提高;學生語調(diào)意識提高;視頻配音符合學生的認知。隨著2014年英語配音軟件的流行,不少初中教師將其運用在英語教學中。代艷杰(2016)和關(guān)振宇(2016)初步探索了英語配音軟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并指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配音軟件的應用對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強化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訓練,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英語配音軟件對初中生英語語音的影響。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英語配音軟件能否促進初中生的英語語音水平?
(2)英語配音軟件對初中生英語語音中的發(fā)音、節(jié)奏、重音、連讀和語調(diào)有什么影響?
(3)學生和教師對運用英語配音軟件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78名來自浙江省杭州市某中學的七年級學生參與本次研究。其中A班(N=40)為實驗班,B班(N=38)為控制班。參與者的母語均為漢語,沒有人有長期留學經(jīng)歷。實驗班和控制班均由同一位教師授課,采用同樣的教材。唯一不同的是,實驗班在課后使用英語配音軟件開展語音練習,而控制班在課后只朗讀教師所給的朗讀材料。
1.語音診斷測試
研究參考莫里(Morely 1994)Pronunciation pedagogy and theory:New views,new directions 中對語音的診斷措施,將語音測試分為前測和后測,每個測試都包含兩個部分(The Perception of Test和The Production of Test),第一部分為聽力測試,包括音素的辨析,節(jié)奏、重音、連讀和語調(diào)的劃寫;第二部分測試為口語表達,包括單詞、句子的朗讀和主題的自由表述。每套測試題均包含五個部分的內(nèi)容(發(fā)音、節(jié)奏、重音、連讀和語調(diào)),每個部分均為20分。其中聽力測試錄音由一位美籍外教完成。測試打分由研究者和參與研究的任課教師合作完成。
2.問卷調(diào)查
調(diào)查問卷的問題是基于邱(2012)在Can film dubbing projects facilitate EFL learners’acquisition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中提出的近年來語言學習者對配音的反饋產(chǎn)生的。本研究的問卷內(nèi)容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學生在每周使用英語配音軟件的頻率和成果之間的思考;第二部分為13個陳述,以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1表示“非常不贊同”,5表示“非常贊同”)呈現(xiàn)。
3.訪談
在研究結(jié)束后,隨機挑選10名實驗班學生進行訪談,同時對使用英語配音軟件的教師進行采訪,以了解師生對運用英語配音軟件的態(tài)度。
將實驗所得的數(shù)據(jù)輸入Excel,并使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分析,分別得出各種數(shù)據(jù)圖表,以及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樣本T檢驗。
本研究從2016年9初至12月初,持續(xù)12周。研究行動方案見表1。
表1:英語配音軟件對初中生語音影響研究行動方案
如表2所示,在實驗前,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的英語語音處在相同水平(P=0.939>0.05)。在實驗結(jié)束后,實驗班和控制班的學生語音測試成績存在差異(P=0.001<0.05)。同時,實驗班前測、后測成績(見表 3)配對樣本值(P<0.000<0.05)表明,實驗班學生的語音測試成績在使用英語趣配音練習前、后存在明顯的差異。
表2:實驗班和控制班在前測和后測語音測試成績上的差異
表3:實驗班在前測和后測語音測試成績上的差異
由表4可見,前測成績結(jié)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語音水平在各項上均在相同水平,并且在發(fā)音、重音和連讀方面比較薄弱。但在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語音水平在發(fā)音、節(jié)奏、連讀、語調(diào)等項上都有所提高,在重音項上,控制班有略微下降,整體上實驗班比對照班在各項上的提高較顯著。實驗班學生整體的發(fā)音、重音和語調(diào)成績的均值提高分別為1.20分,1.50分,1.70分,相比較而言,節(jié)奏和連讀分別只提高0.90和0.60分。圖1顯示,實驗班前、后測各項成績的提高幅度明顯比控制班大。其中,音段中的發(fā)音提高幅度較大,超音段中的重讀和語調(diào)的提高幅度最明顯。由此可見,英語配音軟件的使用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發(fā)音、重讀和語調(diào)水平。
表4:前、后測實驗班和控制班語音測試各項成績表
圖1:實驗班和控制班前、后測語音各項均值成績折線圖
表5是學生對英語配音軟件態(tài)度的問卷結(jié)果,研究者將從投入效力、取得的進步、學生對英語配音軟件的喜好、語言目標的達成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學生投入的時間不太足。學生一般每周用1—1.5小時運用英語配音軟件進行練習,只有2名學生每周花2個小時以上運用英語配音軟件進行練習。
學生整體的語音水平有所提高。整體來講,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語調(diào)、重音和發(fā)音方面有所提高。其中,37名學生認為自己在語調(diào)方面有所提高;30名學生認為自己在重音方面有所提高;28名學生認為自己的發(fā)音更好了。
學生傾向于使用英語配音軟件進行練習,問卷中的 3,4,5,6,7,8 題,均呈現(xiàn)較高的贊同感。學生喜歡英語配音軟件中的視頻,享受配音過程。甚至,學生在使用英語配音軟件中表現(xiàn)出較強的積極性和自主性。87.50%的學生喜歡使用英語配音軟件學習英語,并且表現(xiàn)出較高的自主性。
學生達到了良好的語言學習目標。本研究的所有參與者均良好地完成了每周3個視頻的上傳任務。62.5%的學生表示自己說英語更自信了,也更流利了。
表5:學習者對英語配音軟件運用的態(tài)度表
此外,使用英語配音軟件的教師表示對英語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并發(fā)現(xiàn)學生在研究中語音情況有所改善,尋找到學習語音的樂趣。很多教師表示將持續(xù)使用,輔助學生學習英語。
語音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智能手機鏈接移動網(wǎng)絡(luò)的普及和應用程序的發(fā)展,教育軟件提供了移動教學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研究旨在揭示英語配音軟件對初中生語音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英語配音軟件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語語音水平;(2)英語配音軟件對初中生語音的重音、語調(diào)和發(fā)音的影響較大;(3)英語配音軟件滿足了學生和教師的需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主性。本研究有以下研究意義及存在的局限。
1.教師層面
有助于豐富語音教學手段。良好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教學的有效展開。在以往的語音教學中,存在教學手段匱乏的問題,造成語音教學低效。英語配音軟件提供大量的語音純正的英語視頻,便于教師開展語音操練活動。
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科專業(yè)知識及課堂管理能力,還要具備使用信息技術(shù)豐富教學資源的能力。中學英語教師需要具有開拓精神,將新科技運用在教學中,使之發(fā)揮積極作用。
2.學生層面
有助于提高語音學習的有效性。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關(guān)注讀、寫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基礎(chǔ)的語音問題。在使用英語配音軟件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語音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并且語音意識有了顯著提升。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配音軟件作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手段,可以給其提供更多語音操練的機會和豐富的學習材料。同時,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情景化的配音視頻讓學生對語音學習更感興趣。另外,運用英語配音軟件進行語音練習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在使用英語配音軟件的過程中,自我監(jiān)控整個學習過程,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
3.語音教學層面
增強了語音教學的趣味性。計算機輔助語音教學成為語音教學的趨勢,無疑改變了語音教學的原有方式。學生擺脫了傳統(tǒng)的跟著錄音或者跟教師不斷復述的機械操練,可以選擇更多純正的視聽材料,進行自主配音。
增加了語音課后練習機會。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往往縮短語音教學時間,甚至不進行語音教學。英語配音軟件為學生提供了課后練習的平臺,以此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同時,通過分享和展示配音視頻,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成就感和增加其學習語音的興趣,讓其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操練英語。
雖然綜合各方面因素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但是此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研究時間有待延長。語音學習需要較長時間的教學和操練,今后的研究將增加研究時間;其次,實驗對象數(shù)目有待增加。本實驗選取的學生來自杭州某初中,不能代表整個杭州乃至全國的初中生情況。在今后的研究中,將從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選取足夠的、有代表性的學生作為被試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