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婷
科幻小說,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文學類型,全稱是“科學幻想小說”??茖W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科幻小說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部編初中語文教材中,增加了劉慈欣的科幻文學作品,閱讀科幻小說成為中學生的必修課。
科幻小說,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現(xiàn)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翱茖W”“幻想”“小說”是科幻小說的三大要素,也是閱讀科幻小說的三把“鑰匙”。筆者認為,“小說”是科幻小說的文學載體,“幻想”是它的表現(xiàn)手法,“科學”是其精神內(nèi)涵。正確把握它們,既能讓我們領略科幻小說的想象藝術,又能讓我們理解其科學精神和主題思想。下面以閱讀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為例,介紹一下如何用這三把“鑰匙”閱讀科幻小說。
第一把“鑰匙”:“小說”
科幻小說是一種小說類型,擁有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基本要素??苹眯≌f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扣人心弦的懸念,閱讀科幻小說應該以快速閱瀆為主,適當兼顧精讀、跨媒介閱讀等方法,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小說的故事梗概,獲得酣暢的閱讀體驗。
快速閱讀是一種綜合的閱讀能力,本欄目相關文章對快速閱讀已經(jīng)做過介紹。閱讀《流浪地球》時,抓住”流浪”這一主要線索和主人公——“我”的人生經(jīng)歷這些關鍵信息,用掃讀、跳讀等方法,快速掌握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例如,我們可以抓住下面的關鍵信息進行快速閱讀:
“剎車時代”(交代地球“流浪”的原因,“我”出生)一“逃逸時代”(地球“流浪”太空,“我”搬進地下城,長大、結婚、生子)一“叛亂”(“叛軍”打算奪取地球駕駛室,結束地球的“流浪”,把地球開回原來的軌道,“我”因妻子死去加入“叛軍”)一“流浪時代”(太陽“死亡”,地球朝既定軌道繼續(xù)“流浪”,“我”的兒子娶妻生子)。
如果能抓住上面的這些關鍵信息進行高效的閱讀,就能快速讀完小說,取得良好的初步閱讀效果。此外,我們還可以進行跨媒介閱讀,把它和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中的相關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進行比較。比如,將小說中的主人公“我”和電影中的主人公劉肩的人生經(jīng)歷進行比較,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科幻小說的文學審美價值。
第二把“鑰匙”:“幻想”
“幻想”,是科幻小說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常跟科學技術、人類對現(xiàn)實世界的探索活動密切相關,是科幻小說家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觸發(fā)點。閱讀科幻小說,用心品味作品提供的豐富多彩的幻想世界,有助于豐富讀者的想象力,提高瀆者的文學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
在閱讀科幻小說的過程中,要做到讀中想、想中讀,充分體會其“幻想”的文學藝術。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人手,體悟科幻小說的“幻想”藝術:第一,品味現(xiàn)有科學技術能夠解釋或有能力做到的相關內(nèi)容:第二,欣賞現(xiàn)有科學技術解釋不了或做不到的幻想內(nèi)容:第三,運用獲得的閱讀體驗、知識儲備,對作品進行個性化想象,創(chuàng)造幻想內(nèi)容。比如,《流浪地球》中對地球發(fā)動機的描述:
地球發(fā)動機分為兩大類,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一
“重元素聚變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現(xiàn)在給你們還講不明白。你們只需要知道,地球發(fā)動機是人類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機器……”
小說中的地球發(fā)動機靠重元素聚變產(chǎn)生推力,來源于人類已經(jīng)掌握的核聚變反應,是讀者容易理解的。但這些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轉,并“流浪”到遙遠的預定軌道,是作者進行大膽幻想的藝術創(chuàng)造,是現(xiàn)有科學技術做不到的。當然,讀者還可以對小說的幻想內(nèi)容及開放式的結尾進行合理想象,獲得個性化的閱瀆體驗。
第三把“鑰匙”:“科學”
科幻小說用科學知識展開情節(jié)、傳遞知識、表達思想和主題,“科學”是科幻小說的基礎和精髓。準確把握“科學”這把“鑰匙”,既能幫助我們讀懂科幻小說中的基本科學事實和科學遠景,理解作品傳達的科學思想,又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傳達的深刻主題。
筆者認為,也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科幻小說中的“科學”要素。一是不斷豐富科學知識儲備,理解作品中涉及的基本科學事實。比如,閱讀《流浪地球》時,了解人類已經(jīng)掌握的地球自轉、重元素聚變、太陽會“死去”等科學知識,是讀懂作品的基礎。二是發(fā)揮想象力,理解、欣賞科幻作品中描繪的科技遠景。小說中,科學家預測太陽將“死去”,人類給地球裝上一萬多座發(fā)動機,將地球“流浪”到適合人類生存的新軌道,這些在現(xiàn)實基礎上描繪的科技遠景,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想象力。三是挖掘“科學”背后的科技思想和作品主題?!读骼说厍颉分?,作者對人類面對太陽毀滅這樣的生存困境進行了科學探索,人類利用科學技術,自我犧牲、堅持不懈等優(yōu)秀品質(zhì)同災難進行抗爭,最終使人類保存了繁衍下去的希望。作者深刻的憂患意識,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思考,是作品傳達的重要主題。讀懂這些,不但能較好地實現(xiàn)深層的閱讀目的,還能有效提高讀者的認知水平。
總之,用“小說”“幻想”“科學”這三把“鑰匙”閱讀科幻小說,既實用又高效,能幫助中學生讀懂、讀透科幻小說。需要注意的是,閱讀科幻小說,我們既不能將其同科普作品等同,又不能過分沉迷其中,而是要注意領略其創(chuàng)意,不斷提高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文學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