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026-01
新課程改革一直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提問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與有效途徑,在培養(yǎng)學生濃厚學習興趣、養(yǎng)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課堂提問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師熱衷提問,但問到關鍵處、引發(fā)學生系列思考的問題卻不多,致使學生在課堂上仍無法占據主體地位,這主要是教師鉆研教材不透、對課改理解不深、問題設計缺乏研究性等原因所致。
1.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如果老師缺少深入鉆研教材的過程,依賴教學參考書設計提問,不思考問題的設計意圖,就難免使問題設置走了樣、變了味,甚至出現學到哪問到哪的窘狀。
1.1 提問過于隨意,缺乏目的性。
問題的指向性不明晰。教師在備課時已設計了相關的教學問題,但一旦學生沒有按自己的思路回答,缺少課堂駕馭能力和教學經驗的教師大多會不知該如何收場,除了僵硬地否定,更多地則是順著學生的思路繼續(xù)發(fā)問,而致使課堂上會出現許多無效問題,浪費了教學時間且收不到教學效果。
1.2 提問過于零碎,缺乏整體性。
新課改下,“滿堂灌”現象越來越少,但“滿堂問”卻呈燎原之勢。一是教學設計中缺少提綱挈領的提問,二是當學生沒有回答到關鍵點時教師缺少有的放矢的追問。這也正是“滿堂問”現象出現的癥結所在,許多老師上完一堂課后會發(fā)現,大小問題提了不少,要解決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實質的解決。
1.3 提問過于簡單,缺乏啟發(fā)性。
如果問題太簡單,就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難度太大則僅僅是針對尖子生所設立的,容易造成大多數學生對課堂提問的忽視。許多語文教師在重點詞語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會直接點出相關詞語,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而缺少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找這些詞語的環(huán)節(jié),使品讀詞語環(huán)節(jié)過于表面化。
2.課堂提問呼喚藝術性
好的提問具有啟發(fā)性,與學生的智力、認識水平發(fā)展相適應,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有助于產生良好教學效果。尤其是作為工具基礎學科的語文教學而言,課堂提問更需要走向“好的提問”,避免“徒勞的提問”。
2.1 精心設問,做有效性提問。
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可以設問的點當然很多,但教學中不能、也不必處處發(fā)問,提問要抓住所謂的“設問點”,即選在點子上,問在關鍵處。要想抓住“設問點”進行有效提問的前提就是吃透教材。
所謂吃透教材,就是教師理清了課文的思路,先弄清課文的重點、難點和特點,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的實際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水平、習慣和方法等學情。然后,教師把課堂學習重點和難點變成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吃透教材,教師就要轉化教材意圖為自己的意圖,轉化教材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才能真正引導學生接受教材。如果把教師比作導演,學生就是臺上的演員,學生是舞臺的主體,但只有在導演的有效引導、組織下,才能發(fā)揮出演員的才藝,才能排出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影片。因此,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每一個課堂提問,做一個好“導演”。
2.2 精細設問,做關鍵性提問。
“疑問是學生在認知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引起探究性反射,產生思維活動?!币虼私處熞氃O問,做關鍵性提問,避免瑣碎的問題重復出現,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
在關鍵處提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時可以設問“樟樹什么樣?”“人們?yōu)槭裁匆谡翗淝昂嫌傲裟??”這樣的關鍵提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讓學生“入文”“入境”“入情”“入理”,容易產生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在教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課文時提問:“你看到了肖邦怎樣的身影?”學生們會在學習與探討中交流得出悲憤欲絕、徹夜工作兩個身影,從而領悟肖邦的赤子之心、報國之情。這樣的提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思考、說話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課堂提問應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個體,致力于整體,適時地提出一些“大問題”,力爭使課堂顯得“大氣”些,這樣就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2.3 精致設問,做思考性提問。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課堂提問,問題涉及要講究發(fā)問方式,改變提問角度,使問題提的巧,發(fā)人深思,要力求新穎,講求新意能到激發(fā)情趣,切忌問題提出平平淡淡,老調重彈。教師應在充分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問題?!队肋h的白衣戰(zhàn)士》一文學完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課文為什么不以《永遠的白衣天使》為題,而要以《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為題呢?學生感到問題很新奇,立刻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說戰(zhàn)士是哪里有困難就出現在哪里,而天使只活在人們的想象中;有的說葉欣是奮斗在“非典”的特殊戰(zhàn)場上;有的說作者歌頌的不僅是葉欣,不僅是所有的白衣天使,而是所有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貢獻的“戰(zhàn)士們”。創(chuàng)造性的提問,喚起了學生極大的說話興趣,同時也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