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初中教育中的熱點。為讓初中生更好地度過青春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幫助學生釋放不良情緒或壓力,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以便其可以“輕松上陣”應對初中學習生活。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生“內(nèi)部”,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以找到“病根”,從而對癥下藥,根除學生的病源,還學生一個健康的心理,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基于筆者經(jīng)驗,就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guān)鍵詞: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全社會比較關(guān)注的問題。初中學生正值花季,其在學習、校園生活、家人以及社會關(guān)系等方面有著獨立的情感認知,更是對外在的評價與認可極為敏感,他們渴望得到關(guān)注,又渴望自由,渴望獨守住自己內(nèi)心中的小秘密,在這樣的矛盾沖擊下,初中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解決心理問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成為教師值得探究的問題。那么,具體該如何解決初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呢?首先,必須先從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入手研究,如下:
一、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1.被焦慮、緊張情緒所左右
初中學生焦慮是一種常見的問題,其表現(xiàn)為持久地出現(xiàn)煩躁不安以及強烈地擔心等情緒體驗[1]。通過心理健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是因為生活中的小事兒出現(xiàn)煩躁不安以及擔心的情緒,比如,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抱怨自己與周圍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擔心被老師批評,擔心人際關(guān)系不好,被同學嘲笑,考試考不好等等,甚至有些學生會處在過度焦慮之中,往往表現(xiàn)在對學校生活無法適應,比較依賴家人,上課如坐針氈等,這種種情況導致學生神經(jīng)處于高度緊張、焦慮之中,無法放松自己,更不要說集中注意力去學習了。
2.自卑心理
過度自卑問題的出現(xiàn),會摧毀一個花季少年。初中學生到了這個階段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xiàn)自卑心理,有的是因為性格內(nèi)向,不喜融入集體,常常游走在班級邊緣線上,他們往往羨慕言談舉止大方的同學,這些學生往往深得別人的青睞,和老師及周圍的同學關(guān)系都很好,但是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往往沒有勇氣站在“舞臺中央”,成為集體中的“旁觀者”;也有的學生往往是自視過高卻屢遭失敗,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有著天生的優(yōu)越感,在家是家庭的寶貝,但是一旦到了集體生活中,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并不是圍繞自己轉(zhuǎn)”的,他們在家的優(yōu)越感蕩然無存,甚至那樣渺小,導致學生在遇到超出能力之外的事情之時,往往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形成自卑心理;有的是因為身體殘疾而自卑,還有的是因為犯了錯誤念念不忘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等等,不論哪種自卑心理的形成,對學生的成長都是無益的。
3.早戀行為的出現(xiàn)
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其身心發(fā)展處在一個極其不平衡的狀態(tài)之中,其情緒和心理波動比較大,也就是處在所謂的“暴風驟雨”期,情緒說來就來,說走便消失的無影無蹤。這個階段的學生生理上發(fā)生急劇的變化,身高、體重的迅速增長以及性器官的成熟,逐步促使該階段的學生對周圍的異性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會萌生出愛慕之意,他們往往會開始在自己喜歡的異性面前表現(xiàn)的異常興奮或者羞澀不自然,若這個時期教師不予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情觀的話,學生們可能做出讓人后悔莫及的事情。
二、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
為緩解學生的焦慮、緊張的心理,教師應當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實施家校共育,共同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健康、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更多關(guān)懷,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嚴慈并濟”,在學生取得一定進步之時,要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之時,教師可以委婉的方式處理問題,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利用松弛療法應對學生的焦慮情緒。比如,針對學生的考試焦慮問題,教師和家長都可以逐步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考試當中逐步放松自己。
(二)巧用賞識教育,發(fā)掘?qū)W生的閃光點
針對自卑心理嚴重的學生,教師應當巧用賞識教育,幫其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理,發(fā)掘?qū)W生的閃光點,并學會贊美學生,讓其產(chǎn)生被肯定、被需要的感覺,讓學生可以逐步肯定自我,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在班級之中可以逐步綻放自己的光彩。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需要做以下工作:
(1)幫助學生樹立“我雖不完美,但我可以逐步變得更好”[2]的信念。要知道,初中學生產(chǎn)生自卑心理,往往是一種消極的心理防御機制在作祟,學生在學校生活中一旦形成自卑心理,他們會逐步遠離班級生活,形成孤立的自我封閉空間,疏遠別人,不敢與人交流,與周圍的同學之間形成一道無形的墻,“墻內(nèi)的學生”想出去,卻出不去,被困住,所以為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就必須打破學生自卑心理。
(2)正確對待難題,找到提高自身能力之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有針對性的安排一些自卑心理嚴重的學生做一些任務,讓其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找到自己天然的優(yōu)勢,享受每一次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從而樹立學生自信心,讓學生能夠逐步提升他們自身的能力。
(3)肯定學生優(yōu)點,并肯定學生的“戰(zhàn)績”。自卑的學生往往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但是,這無異于“自殺”,逐步消滅自己的自信心。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找到自己身的優(yōu)勢,并在集體活動當中給予這些學生“發(fā)光、發(fā)亮”的機會,讓其在集體生活中“露臉”,將其拉回“舞臺中央”,讓其逐步適應集體生活,為教師今后更好地開展集體活動奠定基礎(chǔ)。
(4)行為遷移。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行為訓練,比如,讓有自卑感的學生昂首挺胸走路,或讓學生和同學進行對視,學生要敢于盯住對方的眼睛,并進行自我暗示,不允許自己先轉(zhuǎn)移視線,訓練學生的自信。
(三)尊重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因勢利導
在發(fā)現(xiàn)學生早戀苗頭之時,教師不應在課堂上采取強硬措施,以防起到負面效果,導致今后的班級不好管理。針對早戀問題,教師需要非常的謹慎,不可不聞不問,亦不可草木皆兵,心急處理。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教師需要一對一和學生進行交流。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確這是異性之間的接觸與交往是正?,F(xiàn)象,這是青春期學生成長中必經(jīng)的過程。通過異性之間的交往,能夠讓他們學習到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讓其逐步了解異性。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如女生可以學習男生的勇敢、果斷及堅毅,男生可以學習女生的溫柔細膩、愛整潔等。第二,讓其逐步明確愛情和友情之間的界限。讓學生在相處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和幸福觀,擴大他們的生活圈,讓其不至于沉溺于兩人的小圈子之中“無法自拔”。第三,學會自尊自愛。性意識的覺醒,是學生逐步趨向成熟的表現(xiàn)。異性之間會對男女之間神秘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興趣,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尊自愛,尊重他人,謹慎處理異性之間有關(guān)性的問題,以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總之,在初中階段,教師要重視初中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學生“內(nèi)部”,逐步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并找到解決之法,以促進初中學生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石漢誠.淺談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94-195.
[2] 對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的一些思考[J]. 王浩. 教學與管理.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