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亮 張輝
【摘 要】目的:探討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藥學分析。方法: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盲選分組法平均分為Ⅰ組、Ⅱ組和Ⅲ組,各30例。Ⅰ組給予左氧氟沙星用藥治療,Ⅱ組給予萬古霉素用藥治療,Ⅲ組給予阿米卡星用藥治療。對比三組的臨床療效及用藥不良反應。結果:Ⅰ組及Ⅱ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Ⅲ組(P<0.05);Ⅲ組的用藥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高于Ⅰ組及Ⅱ組(P<0.05)。結論: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用藥治療中,依據患者的具體癥狀表現及生化檢驗結果為其應用相應用藥方案的療效更為理想。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藥學
【中圖分類號】R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00-02
前言: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類型,該病主要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患者在病情影響下多伴有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表現[1]。當前,臨床方面多采用抗生素用藥方法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開展治療干預,而隨著現代醫(yī)藥水平的不斷進步,該病的抗生素用藥方案可選擇性亦有所增加[2]。本次研究主要探討了不同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擇為研究對象,采用盲選分組法將其分為Ⅰ組、Ⅱ組和Ⅲ組,各30例。Ⅰ組中,有男17例,女13例,年齡為28~42歲,平均年齡為(33.6±3.1)歲。Ⅱ組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齡為29~45歲,平均年齡為(34.1±3.3)歲。Ⅲ組中,有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26~43歲,平均年齡為(33.4±2.8)歲。三組的基礎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1)病情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診斷標準;(2)均已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患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2)對本研究所應用的治療藥物存在過敏反應。
1.2 方法
Ⅰ組應用左氧氟沙星進行抗生素用藥治療,用藥方法如下:將劑量為500mg的左氧氟沙星加入至劑量為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充分混合,之后應用該藥液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
Ⅱ組應用萬古霉素進行抗生素用藥治療,用藥方法如下:將劑量為500mg的萬古霉素加入至劑量為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充分混合,之后應用該藥液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
Ⅲ組應用阿米卡星進行抗生素用藥治療,用藥方法如下:將劑量400mg的阿米卡星加入至劑量為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充分混合,之后應用該藥液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三組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臨床療效的判定標準如下:(1)治愈:機體癥狀表現完全消失,病原學檢查結果恢復正常;(2)改善:機體癥狀表現顯著緩解,病原學檢查結果有所改善;(3)無效:機體癥狀表現及病原學檢查結果均未得到明顯改善。
1.4 統(tǒng)計學
文中計數(x2檢驗)資料用SPSS20.0軟件處理,P<0.05表示對比數據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Ⅰ組及Ⅱ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Ⅲ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Ⅰ組和Ⅱ組的30例患者在用藥后均未出現用藥不良反應;Ⅲ組的30例患者在用藥后,有4例患者出現了用藥不良反應,該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3.3%(4/30。三組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Ⅲ組高于Ⅰ組及Ⅱ組,差異顯著(X2值=8.37,P值=0.02)。
3 討論
目前,臨床方面現已證實抗生素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可取得顯著的用藥治療效果,但隨著抗生素濫用現象的不斷加劇,進而致使該病的致病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亦發(fā)生明顯改變,從而對患者的臨床療效產生了較大影響[3]。隨著我國醫(y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現階段可用于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藥物種類亦明顯增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抗生素類型主要包括大環(huán)內酯類、β-內酯胺類、喹諾酮類等[4-5]。
本次研究通過為Ⅰ組、Ⅱ組及Ⅲ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別應用左氧氟沙星、萬古霉素和阿米卡星進行抗生素用藥治療,進而發(fā)現,左氧氟沙星及阿米卡星對革蘭氏陰性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效果更為理想,而萬古霉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效果更為理想,通過依據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類型為其應用適宜抗生素藥物的療效較為確切。依據研究結果可得知,Ⅰ組及Ⅱ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Ⅲ組,且Ⅲ組的用藥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高于Ⅰ組及Ⅱ組;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在Ⅲ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部分患者存在致病菌未明確情況,同時少數患者對于左氧氟沙星和萬古霉素存在嚴重耐藥表現,因此為上述患者應用阿米卡星開展了抗生素用藥治療,進而致使部分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用藥安全性受到了一定影響;從而說明,在為患者開展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用藥前,需給予其準確的病原學及耐藥性檢查,并依據檢測結果為其選用適宜抗生素藥物。
綜上所述,左氧氟沙星、萬古霉素及阿米卡星抗生素用藥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藥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均較為理想,但需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表現及生化檢測結果為其應用適合的抗生素方案,以達到滿意的用藥效果。
參考文獻
于萱.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藥學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9):110-111.
李剛.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學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5):94-95.
劉慶元.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的藥學效果對比分析[J].世界復合醫(yī)學,2019,5(7):64-66.
孫常武,莊梅.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藥學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8,6(12):182-182.
孫燕芬.輕中度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療藥學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7,4(51):10037-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