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 楊云珊
正值盛夏,故宮里卻涼風(fēng)習(xí)習(xí),我頓時就想起故宮中鬧鬼的傳聞。我當(dāng)然是不相信的,我更愿意相信,著陣陣涼意,是古老的故宮歷經(jīng)世態(tài)炎涼后的心寧神靜。
穿過午門,太和殿便直壓進我的視野。這是整個故宮中最大最高的建筑。在民間,太和殿還有另一個名字——金鑾殿,此名可謂是恰如其分:琉璃瓦層層疊疊地鋪陳于大殿頂上,恰如精致工整的鎏金;往下便是赭紅的殿身,悠遠(yuǎn)的時光為大氣的紅添入古樸的舊;再往下便是剔透的漢白玉。金,紅,白輝映成了一幅色彩的宏偉畫面,而太和殿無與倫比的體積又使得色彩滿溢而出,從飛檐上的吞脊獸上,從雕花的窗欞中,從漢白玉階梯中央騰云駕霧的蟠龍里,這糅合了時間與空間維度上的恢弘,將每一名仰望著他的游覽者厚厚包裹住,沒有人會不為之傾倒。
太和殿當(dāng)然有宏偉的底氣,自故宮落成的那一天起,太和殿便一直被作為皇家重要典禮和朝奏庭試的場所??梢哉f,太和殿是故宮諸殿中最重要的一座。宏偉是理所當(dāng)然,不然不足以展現(xiàn)出皇家氣派;奢豪是理所當(dāng)然,不然不足以展現(xiàn)出皇家氣派。但在無邊的宏偉與無邊的奢豪中,卻夾雜著幾絲苦澀。
通覽太和殿六百多年的歲月,其能夠恢宏地恰如其分的光景似乎不算多。明初的太和殿倒是一派繁忙景象,形色官員出入其中,皇帝于此治國理政,此時的太和殿才算恢宏地恰如其分。他泰然自若,以氣吞山河的魄力指揮著千里外的水患,萬里外的戰(zhàn)爭,抒發(fā)著壯志天下的豪情,而后熱鬧漸失。直至萬歷皇帝,太和殿經(jīng)歷了一場冷遇,萬歷皇帝創(chuàng)紀(jì)錄地二十四年未上早朝,太和殿自然失去了其主要功能??v使太監(jiān)宮女們每日擦洗凈化,仍無法阻止太和殿的金碧輝煌之上落上一層灰塵,氣勢恢弘之上蒙上一層陰翳。這段時日里,太和殿偶爾也會熱鬧起來,那是在皇帝的生日宴會上。不知當(dāng)往日朝堂上的辯政號令之聲為鶯歌燕語所替代時,太和殿會是一副什么樣的臉色。笙歌消散,人去殿空,太和殿目光迷離,長吁一口氣。
太和殿不斷迎接著新的主人,也眼睜睜地看著大明王朝的氣數(shù)流逝。若說親近之人的死亡會給我們帶來長久的痛苦,而目睹著這一過程,看著他與死亡漸近,便是世間最刻骨銘心的痛苦。終于,修筑太和殿的家族亡了,很快,李自成來了,沒多久,吳三桂帶著皇太極也來了,太和殿就此易主。
新主人很不錯,關(guān)于康雍乾的本領(lǐng),此處也無需多述,只知太和殿不再只是舞樂淫游之所,也只有“康乾盛世”這樣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枺拍芘c太和殿的雄偉相得益彰。
在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風(fēng)頭正盛的太和殿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這些人發(fā)色各異,膚色皆白,穿著華麗但明顯有別于清朝官服的朝服,眾人之前立著一條橫幅,上書“英吉利貢使”。這是英皇派出的訪問清朝的特使團隊,以馬戛爾尼為首。對古老東方知之甚少的他們忽見到太和殿這一雄奇巨殿,登時腿軟目眩,難以置信。他們本以為大英帝國的白金漢宮舉世無雙,但和太和殿相比,就如同斥鴳之于鯤鵬。乾隆皇帝倨傲地立于太和殿前,口吐“天朝上國”云云,君主的傲氣與太和殿的偉度一齊結(jié)實地打了馬戛爾尼一行人一記耳光,也給了當(dāng)時風(fēng)頭一時無兩的大英帝國一記耳光。馬戛爾尼灰撲撲地回去了。臨行前,他陰鷙地盯視著太和殿,太和殿察覺到了一絲危機。
公園一九零零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灰頭土臉回去的馬戛爾尼,他的子孫們帶著槍炮張牙舞爪地回來了。侵略者們見到太和殿也是一怔,旋即尖聲肆笑:擁有如此雄奇巨殿的主人,此刻卻狼狽地向南逃竄,你說可笑不可笑?擁有如此雄偉建筑的國家,此刻卻國勢傾頹,獨留這孤單的宏偉強撐門面,你說可笑不可笑?在四起的狼煙中,越是宏偉雄奇就越顯得蒼涼悲戚,輝煌之色也變成了傷心之色。太和殿的皮骨仍在,而風(fēng)神不存。中國最宏偉的建筑發(fā)出一聲中國最沉重的嘆息。
自然界中有宏偉之物,如高山大川,峻峰險瀑,此宏偉是自在事物的宏偉,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如泰山,如長江,不論人世間如何盛衰,它們始終巋然不動,默不作聲地宏偉著。而人為的宏偉,如太和殿,是與人的意志緊密相連的。在君主勵精圖治,民族興旺發(fā)達之時,方能在瞻望太和殿時察覺出氣瑞升平之感;在君主昏庸腐朽,民族頹圮凋敝之時,觀望太和殿,其又會透露出民族的無奈心痛,這宏偉也變得尷尬,奢豪也變得怪異。傾頹的中華民族望著太和殿,猛然想其起曾經(jīng)的得意與氣派;太和殿望著傾頹的中華民族,恍惚想起此民族曾經(jīng)的輝煌與意氣,于是兩者一齊落淚,一齊痛心,又一齊悲之哀之。
故宮中面積最大的區(qū)域,是后宮。
我邁步于妃子的寢殿間,經(jīng)過了坤寧宮、乾清宮等諸多宮殿,不時透過窗戶朝里張望。其規(guī)制都大同小異,無非是些大小形狀之別。忽隨人群行至一座灰撲撲的小殿,在周遭的金璧中甚是扎眼,引得游人們紛紛駐足觀看,低聲議論著:“這里是冷宮?!?/p>
潑墨般的天空中孤懸著一彎毛月,積雪因夜色的掩映而顯現(xiàn)出死寂的灰色,寒風(fēng)瑟瑟地穿梭于錯綜的宮廊中,發(fā)出可怖的聲音。各妃嬪都早早閉了門,在燈燭與火爐的陪伴下熬過長夜。霎時,幾點微弱的光芒從濃稠的黑暗里浮了出來,那是幾個手提宮燈的太監(jiān),正緊裹大衣匆匆行著。他們拐入了一座灰敗的小殿,將門踢開,便看到一個女人抻著手腳蓬著頭發(fā)趴倒在一團稻草上。太監(jiān)甲用腳粗暴地將女人的身體翻過來,而后一把扯住她的領(lǐng)口將她拔起。女人吐著嘴里的頭發(fā),顫抖著跪伏在地。太監(jiān)乙從腰間抽出一條長鞭,向女人劈頭蓋臉地打去。女人大張著口,想要哭號,但是喉嚨被涌起的血沫給堵住,只能發(fā)出喑啞的嘶嘶聲。長鞭在女人身上舔舐著,直打得女人單薄的衣物支離破碎,填充于內(nèi)的爛柳絮被打得四處飄飛……酷刑終于結(jié)束,女人和著血淚,向太監(jiān)們叩頭拜謝。太監(jiān)們重重地帶上門提著宮燈匆匆離去,獨留衣不蔽體的女人在酷寒里掙扎。
這個女人是珍妃,光緒皇帝的寵妃。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對于光緒的叛逆頗為惱火,于是一口咬定珍妃是教唆光緒變法的人之一,將她打入冷宮,每到節(jié)、忌日及初一、十五,都會令太監(jiān)去責(zé)罵、鞭打,且珍妃必須跪拜謝恩。當(dāng)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時,慈禧在逃難前一聲令下,命幾個太監(jiān)將珍妃給扔進了一口井里頭,那口井也由此成為了著名的珍妃井。
珍妃的凄苦,用言語已無法表述,無論使用多么慘絕人寰的詞語,在其遭遇面前也頓時顯得蒼白無力。珍妃的境遇是可怕的,但令人更加害怕的事實是,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時代中,女人們的地位竟幾乎未有改變,而始終被視為男人的附庸。不論是在宮中亦或是民間,得以善終的女性確是少得可憐。魯迅先生口中吃人的封建禮教,吃女人吃得尤其之多。尤其在宋朝之后,一系列病態(tài)的迫害女性的行為卻被得到廣泛的認(rèn)可。若要細(xì)細(xì)探究這些令人發(fā)指的暴行,請務(wù)必去瞧一瞧那幾尺長的裹腳布中一雙畸形的怪物,請務(wù)必去刨開一座座貞節(jié)牌坊下寸草不生的土地,去看一看那一具具訴說著無奈悲戚的森森白骨。對女性肉體和精神上的暴行,就這樣在臺面上被光明正大地推行了數(shù)百年。
在那個時代,即使女人表露出了超于男人的智慧與才能,也無法擺脫封建禮教所造成的怪象。余秋雨的《十萬進士》中曾記述過這樣一樁事:唐代新及第的不少進士,一高興就到長安平康里的妓院玩樂。令新科進士們驚訝的是,其中很多妓女都才貌雙全,在詩文修養(yǎng)、歷史知識、人物評論等方面都不比自己差。她們只是因為性別,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這些女子,縱有滿腹詩書,一腔才華,卻仍然只能囿于煙花柳巷之中,令人心痛。再如《紅樓夢》為我們所熟悉的眾女子,縱然“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馥比仙”,也只能落得個“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嗚呼!嗚呼!反觀如今女權(quán)運動在中國開展得如火如荼,又如何不是幾千年的摧殘壓迫下所帶來的強力反彈?
從神武門走出故宮,我的心里五味雜陳。抬起頭來,一座不過百余米高的青山橫臥于眼前。我知道這是景山,恍惚間又想起在此自縊的崇禎皇帝。從明到清,再由清回溯到明……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故宮所經(jīng)歷的許多種種,都已令我這個旁觀者為其心痛不已。而步履不停地走過六百多年的歲月的故宮,令人難以想象曾經(jīng)歷了多么深刻的痛與苦,又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品味了六百多年中華民族的辛酸歷史。真是苦了你啊,我們親愛的故宮!
故宮從安寧和風(fēng)雨中走來,從富貴和苦難中走來,背攜著歷史的警醒走來,在世人崇敬的目光注視下,步伐穩(wěn)健,走向未來。